世上本沒有路

2019-11-27   汽車自駕游

摘自《汽車自駕游》雜誌2019年12月刊。

路、路線、路途、路況、路牌、路標、路書……

這些信息是常常被自駕游愛好者們所關注的,尤其是《汽車自駕游》雜誌的編輯們,面對所有通向愉悅與未知的「路」都興奮且敏感著。因此,我們總會時不時地結集並推薦一些充斥著滿滿駕駛體驗感的旅遊公路沿線的玩法,以突顯「自駕游」方式的樂趣與激情。

而就在準備這組稿件的同時,其實我們的采編團隊正自駕探訪在一條根本沒有「路」的新興旅遊線路上——通往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達里雅布依村。不久前,已經從於田向北往沙漠裡鋪好了一段柏油公路,但是僅僅只有90 公里。可就是這短短的現代公路,改變了數百年來有著上千人規模的村莊的生活狀態——在柏油路的盡頭建設了一片新興的城鎮,名曰「達里雅布依新村」,實際上是將聚居在沙漠深處一千多人口的牧民搬遷至此定居。

而從新村繼續沿克里雅河東岸北行,是一段大約120 公里直刺沙漠中心的路(更準確地說是「車轍」),即便是四驅越野車,也需要行駛四個小時,一路上幾乎沒有任何有關方向的指示,只能順著留在河岸、沙地、胡楊林、鹽鹼灘上若隱若現的「前車之鑑」駕駛。而克里雅河每到汛期都會泛濫,河水在充盈沙漠綠洲之餘,不但會更改河道位置,也能撫平所有「路」的痕跡;也就是說,每年這條通往達里雅布依老村的路都會被刷新一遍!

千百年來,達里雅布依人逐水而居的遊牧生活自給自足,似乎不需要過多地依賴線性的路與外界溝通,但是這種情況因為遊客的到來而變得雙向需要了——遊客們需要進入古老的村莊獵奇、探尋、體驗、娛樂,牧民們需要將因多數人遷居後騰空了的村莊打理出來接待遊客!雖然95% 的人離開了祖祖輩輩的居住地,但這處守望著沙漠的「營地」卻不會消逝,反而越來越生機勃勃起來。也就用了幾年的功夫,那裡的人從沒有電的日子突然過上了人人可以使用行動電話的生活,就算是一句漢語都不會說的達里雅布依民間樂手,也能用祖傳的都塔爾為我們演奏一曲《我和我的祖國》。

路,在改變交通狀況的同時,其實也影響著所有周邊的人與自然。就在我們不斷發現、探訪、推薦著一條一條新開闢的旅遊公路的時候,其實也能理智且心平氣和地去接受一條一條無比嚮往之「路」被切斷的現實,例如:2018 年5 月24 日起,就不再允許遊客進入扎陵湖、鄂陵湖,因而封閉了前往的黃河源頭的路;2019 年10月27 日起,不再允許遊客攀登烏魯魯,所以拆除了岩石上的鎖鏈,等等。

我們的路很長很長,有按捺不住的精彩;我們在路上的故事很多很多,希望有你的共鳴!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作者版權,該篇只採用小圖示意,

歡迎關注《汽車自駕游》雜誌刊載的全文、美圖及地圖。

更多自駕遊資訊與交流,請關注頭條號「汽車自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