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健康杭州」 可以訂閱哦!
「醫生,我的血為什麼這麼黑?」
「醫生,怎麼要抽這麼多管子啊?」
「醫生,你給我少抽點,我貧血」
每天,在緊張有序的抽血窗口,總有患者在採集血液標本時發出這樣的三連問。用懷疑、好奇,還有點擔心的眼神望著你,特別想了解點什麼。然而,在忙碌、快節奏的窗口工作中,醫務人員往往來不及說明,下一位患者又要開始采血了。今天,小編找來了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李奕萍來為大家講講抽血那些事~
「我的血為什麼那麼黑?」
血液標本的類型分為動脈血、靜脈血、末梢血。動脈血主要用於血氣分析,因其血氧含量高而呈現鮮紅色。末梢血適用於僅需微量血液的檢測項目,主要用於嬰幼兒采血。一般來說,我們主要採集的是靜脈血。
不同人的靜脈血顏色是有差別的,主要取決於血紅蛋白含氧量。一般靜脈血血紅蛋白含氧量少而呈暗紅色。當靜脈血被採集到試管中,看上去並不像是電影畫面里染在布上或者車禍現場一灘血跡那麼來的鮮艷、直觀。而是呈現出一種暗暗的紅色。若發生貧血,血紅蛋白下降,則血液顏色偏淡;若含有較多的高鐵血紅蛋白或者其他血紅蛋白衍生物,則呈紫黑色。
但光憑血液的顏色無法判斷血液是否正常,還需要進行血液檢測進而分析得知。
「血清的顏色為什麼不同?」
血清是血液離體凝固後分離出來的液體,主要用於化學和免疫學等檢測。正常血清為淡黃色透明液體,當機體發生一些疾病時,血清的顏色也會發生改變。若發生溶血,血清呈紅色;若血清中含有大量膽紅素,則血清呈黃色;若含有乳糜微粒,則呈乳白色渾濁。
「怎麼抽這麼多管,不同管子的區別?」
每次抽血條碼打出來,貼在不同的試管上,一堆試管擺在患者面前,患者總是發出驚嘆:「為什麼要抽這麼多管子啊?」後頭還補上一句:「醫生,你給我少抽點血。」
李主任介紹:首先,醫生根據患者的疾病選擇檢驗項目,而我們采血者根據檢驗項目選擇不同類型的試管。其次,我們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採集不同的血量。
黃色試管用於外送檢驗項目,它含有促凝劑和分離膠。促凝劑有助於血液凝固,便於盡快離心。分離膠,顧名思義,它能使離心後的血清和血細胞分離,防止運送時血清與血細胞重新混合。
紅色試管是我們最常用到的一種,主要用於生化免疫等項目。
綠色試管含有肝素鋰/肝素鈉,一般用於血粘度和微量元素等檢測。需要強調的是,血粘度檢測血量需要5ml。
藍管內含有0.2ml 109mmol/L的枸櫞酸鈉,主要用於凝血功能、D-二聚體、血栓彈力圖等檢測。當紅細胞壓積(HCT)正常的情況下,抗凝劑與採集的血液之比為1:9。采血時應注意采足血量,以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紫管常用於血常規、血型、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測。它含有 EDTA抗凝劑,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成鰲合物,從而阻止血液凝固。
黑管一般用於血沉檢測,含有枸櫞酸鈉抗凝劑。當紅細胞壓積(HCT)正常的情況下,其抗凝劑與血液的體積比為1:4。當抗凝劑比例偏高或偏低都可能引起結果的不準確。
最後,李主任表示,常規檢驗的抽血(采血)是不會導致貧血的,大家不必擔憂。如果短時間內急性失血,超過了人體的造血能力和速度,可能會導致貧血。
供稿 / 淳安縣衛健局
封圖、配圖均由方秋月繪製
轉載請註明「健康杭州」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