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金寨:金秋走進仙姑井

2019-10-07     視覺金寨

大別山的金秋,總是萬紫千紅般的美景,進入山中就象走在畫中間。去年金秋,我們要去一個讓人心曠神怡景點。

山區的地名和美景是外地人士總想去探密的好地方,從紅三十二師誕生地斑竹園向西,自二一零省道驅車來到傳奇的金山村,一行摩托車隊踏上向北方的水泥村道上山,從第一個大村莊東灣與從該村有一個大大的一個水塘和老村穿過,一路盤旋而上,兩邊放眼群山,儘是赤橙黃綠青藍紫。金山,小河悠悠,它就那樣九曲十八彎地在山中歡唱;山道彎彎,金山的山民們在這裡走過了一年又一年。

大美金寨:金秋走進仙姑井

我總在想,這裡為什麼叫「金山」?在我們來到金山林場的場部時,我們請問已經83歲的儲長立老人能否說些什麼。

金山,方圓數十平方公里,山高林密,主峰海拔近800米,逶迤延伸至黃花寨、黃眉尖、長嶺關、康王寨等同一山脈百公里。戰亂和文革期間,一批批百姓和受迫害者隱進深山密林的金山里。各類野生食物讓進山者得以生存。這是鄂豫皖的結合部,是天生的保護避難地。

在我們彎彎曲曲地上到了叫做三斗田灣,小莊前有一棵近30米高的斗樹,樹徑要三人合圍,這棵鬱鬱蔥蔥的大樹中間卻是空心,我走進大樹的空心裡,真的想到了「背靠大樹好乘涼」!村裡的72歲的陶友國老夫妻向我們說:我們金山口口相傳,仙姑井原有四個仙女般的女寨王,她們各有神通,保護四方百姓,仙女分別姓黃、花、楊、何四姑為山民救苦救難萬分顯靈......

告別小村又向上進發,來到叫做小良寺的一個獨戶小莊,門前一棵巨大的銀杏樹,金黃金黃的銀杏葉在樹間飄飛,地下和各種農具、房屋都被金黃的銀杏葉所覆蓋,寺廟已不復保存,古寺址若隱若現,除了一戶68歲的戶主楊恆全一家,周邊的大山好象原始森林一般,我們走過金黃的銀杏,穿過青綠的竹園,再邊看紅紅的五角楓......在高高的山崗上我們已看到了對方好遠好遠的仙姑井了!

接近山頂的仙姑井是一個岩洞,峭壁上的沁水總在一滴滴地滴下仙井裡,一個小小的水井周邊如仙草般綠翠翠地生長。登高望遠的仙姑井面向東南,是峭壁中部的一個洞穴,洞前用高高的石塊壘起兩方下部的駁岸和上部的城牆環繞保護著仙姑井;院內正中座著菩薩像,右邊是深深的洞穴里的仙姑井,左邊有一小小的石房子;門前是九步台階和一塊小小的廣場,廣場中有一棵高高的不知名的樹好像生長了近百年。

大美金寨:金秋走進仙姑井

我和同行的金山村支部書記漆先盛、大學生村官小安、還有金山的好友邢剛為我們當嚮導,我們走進仙姑井,岩壁中的水滴在滴嗒嘀嗒地滴進仙井中,井邊有人放在此處兩個碗,我們四人為甘甜清涼的聖水而暢飲......

此時,已下午兩點了,為了美景我們已經忘記了時間,五個小時過去我們才想到開始下山吧。

邊下山我邊向同行者說了一首打油詩:「我駛摩托順勢風,朝上金山仙姑井。方期金秋尋美夢,不許仙姑斷聖水。晨鐘暮鼓求玉兔,深山野嶺起蛟龍。美女曾有四寨主,總為山民保安定。」

大美金寨:金秋走進仙姑井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0d5pm0BMH2_cNUgK9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