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孩子:我們會和春天一起,回到你的身邊

2020-03-06     曉語文

致孩子:我們會和春天一起,回到你的身邊

林莘 教師博覽

一場疫情,可以短暫的阻斷我們的相聚,卻不能阻斷我們對彼此的思念。疫情關上我們外出的門,卻不能關上我們心裡的門。我們特別分享福建省福州市融僑賽德伯學校總校長林莘校長寫給孩子們的信,感受到愛可以穿越空間距離的阻隔。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好!

早已到了開學的日子,但在這個特殊時候,我們的相聚卻不能如期。

2月3日我就回到了學校,一直在等著你們,校園裡繁花似錦、鳥語花香掩不住對你們的思念。親愛的孩子們,這個假期你們都好吧,這次疫情,是超越你們年齡的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思考,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確定的自己。

常懷感恩之心

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鍾南山,一位84歲的耄耋老人,一位秉持「真話和真藥一樣重要」信念的無私無畏的長者,我們感謝他毅然揭開了疫情神秘的面紗,一句「會人傳人的」話促成了全國總動員,避免了更壞局面的發生。

李文亮,一位真誠的「吹哨人」,最早發出了預警,感動了無數國人;

數萬名醫生護士"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他們義無反顧地奔赴湖北「抗疫」最前線,成了這個時代「最美的逆行者」。

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正是他們在一線的奉獻,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涌動著一股股暖流。

就在我們身邊,融僑集團第一時間就捐贈了1000萬元,並持續在國外多方籌措「抗疫」最急需的物資送到前線,送到學校。我們的家長中,不少企業家也通過不同渠道捐款捐物,他們的善舉令人感動,值得點贊。

北宋哲學家張載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但我們應該知道,不是每個人經歷了艱難困苦都能成器,我們不僅要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更要做一個有情懷、有溫度的人,愛國、愛鄉、愛家、愛自己。

有溫度的愛才是大愛,帶著溫度去愛,這個世界就不會寒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就不會是一句空話。

不懼眼前風雨

做一個有信念的人

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所有人都面臨著一場大考。有的人唯恐天下不亂惡意散發、傳播謠言;有的人缺乏敬畏沒有公德,隱瞞病情、行程,一個人拖累了一座城;有的人不守規則,無視居家隔離要求,頻繁串門;有的人甚至在「戰場」上當了可恥的逃兵。災難是一面「照妖鏡」,魑魅魍魎一一現形。「不畏浮雲遮望眼」,讓我們睜開智慧的雙眼,學會甄別、分析、判斷。碰到具體事情,我們要常問自己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對的,還是錯的?

更重要的是還須追問為什麼,通過追根溯源,發現事物的真相;通過反思和深省,避免在錯誤的道路上前行。

中華民族是堅強的民族,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磨難延續至今,就是有無數的仁人志士在災難面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我們堅信,面對這場「疫情」,有堅強領導核心,有中華兒女堅韌努力,我們必將越過災難,歷劫重生。


堅持突破自我

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在這場「抗疫」戰中,有一位快遞小哥感動了我,他叫汪勇。平日裡他「從早到晚,送快遞、打包、發快遞、搬貨,日復一日的拼搏,夠得上一家三口開銷。」從大年三十開始,汪勇一直在為武漢金銀潭醫院做志願服務。

從接一名打不到車下班回家的護士開始,拓展到為醫護人員免費備餐、送餐、訂製生日蛋糕……他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決問題,他說「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停下,但只要醫護人員呼喚我,我隨時都在。」

汪勇是一個沒有任何資源的人,一路堅持,在他的周圍竟已形成一個團隊,對接服務了1000名醫護人員,接下來還要對接3000名馳援武漢的醫療隊。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對於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讓我們有了擔當的力量。汪勇說:「人這一輩子碰不到這麼大的事情,不管做什麼,盡力做,不後悔。」

他的初衷很簡單,接送一個護士能為她節省4小時,接送100個醫護人員就是400個小時,這得多救多少人啊!樸實的話語,映射出一個普通人的責任感。

我們這個社會總要有人挺身而出,也總會有人挺身而出。我們有民族的脊樑,同樣也有千千萬萬普通人在平凡中孕育著偉大。這個世界沒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用決心和毅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孩子們,現在不需要你做「逆行者」,但我希望,你們也要扛起自己的責任,突破自我,勇於擔當。

要勇於突破學習舒適區。延長假期不代表著我們不用學習,習慣的學習方式使大家不適應網課。網課是信息化時代的趨勢,希望孩子們適應並挑戰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把學習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線上,學會自主學習、自主管理。不用擔心,老師也不習慣當「主播」,也都在學習之中,讓我們一起努力!

傳承科學精神

做一個有目標的人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有很多未解之迷。新冠病毒從何而來?為何傳染性這麼強?除了飛沫傳播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傳播途徑?目前為止,新冠肺炎還沒有特效藥。這些迷和難題都需要人類去探索、去追尋。

「科學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殺手鐧,科學精神是穿透疫情陰霾的陽光。」立志攀登科學高峰的基礎是學習,學習不僅僅只是學校到家庭的兩點一線,要拓寬學習的寬度,「終身學習」,「多維學習」,為自己帶來心理上的自信和實際行動的底氣,實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終極學習目標。

親愛的孩子們,螢火微光,可以映雪,驅散黑暗的希望也在你們身上。「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我們會和春天一起,回到你的身邊!

祝孩子們平安健康!學習進步!

你們的老師、朋友:林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wHSs3AB3uTiws8K05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