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報料,華達庭苑公司4月7號後人去樓空,不少市民利益嚴重受損。諸多業主、供貨商和施工工人紛紛加入維權隊伍。今日上午,維權代表來到鳳凰台街道辦事處,與街道辦和芝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鳳凰台監管所工作人員面對面溝通,商討可行維權方案。
維權代表:欠款總額已超280萬元
去年12月起,華達庭苑公司陸續拖欠供貨商貨款、裝修工人工資,拖延業主裝修進度。今年4月1日發布復工通知後,部分業主、供貨商和裝修工人多次聯繫華達庭苑公司,對方答覆始終不明確。4月7日,業主再次來到裝修公司,發現已人去樓空,相關聯繫人的電話也無法打通。
「稿件刊發後,很多之前被蒙在鼓裡的的業主、供貨商和施工工人才知道公司跑路,紛紛加入維權微信群。經詳細統計後,我們才發現涉及範圍比之前想像的大。」會談現場,維權群代表出示了業主、供貨商、施工工人三方被拖欠金額詳單和部分裝修工程合同。目前,共涉及業主50人、總金額2027756.25元,供貨商24家、總金額678112元,工人12名,總工資123074元。代表介紹,目前,還有部分業主和供貨商沒有取得聯繫,最終拖欠金額總計可能超過300萬元。
發現裝修公司跑路後,部分客戶和供貨商已經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多次致電市消費者協會和市場監管部門,希望問題能夠得到儘快妥善處理。" 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商家的監管,提高商家的違約成本。我們雖然和商家簽訂了協議,但似乎到了維權階段,協議對商家起不到約束作用。" 業主於先生的感觸,也是大多數被騙消費者和供貨商的心聲。
事件回顧:付了17萬元裝修款,裝修公司突然「消失」
近期,位於芝罘區只楚路的煙台華達庭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達裝飾」)一夜之間公司大門緊鎖,前任法人、董事始終聯繫不上,幾十家客戶、供應商紛紛上門維權,卻人去樓空。
2018年,市民於先生在華達裝飾簽訂了一份房屋裝修的預訂合同,支付了5萬元預付款,2019年9月正式動工,約定三個月後交房,後又陸續支付了施工款,前後共計17萬餘元。於先生原本滿心歡喜的期待房子裝修好後入住,結果裝修工程卻難以繼續。
然而有同樣遭遇的新房客戶卻不止於先生一人。記者了解到,與華達裝飾簽訂裝修合同的客戶還不少,大多是去年下半年簽的合同,裝修款在8萬多元左右,繳納的裝修款從預付款到百分之九十不等,裝修進度也不太一樣,有的甚至還沒有開始裝修,而即便是裝修得八九不離十的也都發現了供料不足、工期延後等問題。
去年12月,於先生就多次聯繫裝修公司,催促工程儘快進行。受疫情影響,裝修公司推遲到4月1日發布復工通知,於先生再次聯繫裝修公司,開始還有人接電話說材料就快跟上了,結果三天前於先生來到裝修公司現場,卻發現人去樓空,相關聯繫人的電話也無法打通。為此,客戶們十分煩惱,錢花了,房子住不了,該怎麼辦?
裝修工程遲遲不動工,供貨商也十分委屈,「公司一直拖欠貨款,我們也很被動。」因為裝修公司老闆玩消失,供貨商也收到了嚴重損失。為該裝修公司提供全屋家裝定製的郝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去年9月與裝修公司合作,大概從去年12月份開始,裝修公司便開始拖欠貨款。直到現在,公司還拖欠貨款6.9萬餘元。另有價值3.3萬元的樣品被扣在公司內。
4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芝罘區只楚路54號的煙台華達庭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印有「華達宅配」四個字的廣告牌十分醒目,然而公司大門緊鎖,屋內一片漆黑。上午11點,十幾家供貨商陸續前來討要說法,卻無人可尋。
從客戶到合作的施工隊,再到建材供應商,現在都只能等待。為了維權,他們組織了一個微信群, 記者看到,該群里目前共有20餘人,將裝修公司欠款帳目初步統計出來製作成了一個表格。記者從這份表格中看到,其中材料供應商有14家,欠款53萬餘元,「目前統計的只是部分供貨商,還有暫時未聯繫上的。現在還有很多客戶被蒙在鼓裡,不知道裝修公司已經跑路,總受騙金額難以計算。」維權群負責人郝女士說。
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查詢到,煙台華達庭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8月29日。但是從2019年9月起,公司發生多次變更。註冊資金從200萬元變更為6萬元。法人代表也經過多次變更,其他出資人的出資比例和擔任的職位也發生了變化。
不少維權的消費者都告訴記者,他們都是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了解到這個公司的,被他們的所謂全包低價所吸引,現在看來是入了坑了。而供貨商表示,他們也是去年與該公司合作,聯繫的都是公司前幾任董事。但從3月起,相關負責人的電話就無法打通。昨日上午,他們再次撥打負責人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目前,部分客戶和供貨商已經向有關部門報案和投訴,希望問題能夠得到儘快妥善處理。
市場監管部門:建議市民儘快報案或法院立案
會談現場,維權代表紛紛表示遇到了「維權難」的問題。芝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鳳凰台監管所所長劉輝向代表們解釋,因為該公司涉嫌逃匿,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和種種跡象來看,事件本身性質已發生了轉變,經營者已經涉嫌詐騙行為,市場監管部門無法受理投訴進行消費爭議調解,建議市民儘快到公安機關報案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做好消費者的諮詢解答工作。同時鳳凰台監管所將密切關注轄區內其他裝修單位的經營活動,做好裝修類投訴事件的處置和調解工作,確保群眾利益和市場秩序的穩定。
劉輝也提醒在場維權代表和廣大消費者,選擇裝修公司時一定要擦亮雙眼。
第一,要小心報價過低的裝修公司,不要被低報價以及所謂的優惠條件、大贈送所迷惑,一定要考察公司的信譽、口碑、經營時間的長短,是否有自有房產資產等因素綜合考慮後,再簽訂合同。同時,到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該企業是否有違法行為,股東或者法定代表人是否有違規記錄等情況。
第二,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提高合同意識,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細審查合同條款。如定金違約金的約定,付款方式是否依照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方式,商定一個合理的付款比例,按工程進度滾動付款,是否有增項等。裝修款不要一次付清,緊跟裝修進度。確保裝修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第三,在裝修過程中,如果發現裝修公司有拖延工期或者跑路的徵兆,要及時採取措施,儘快向人民法院起訴,充分運用訴前保全措施,保障最後判決得到執行。最好在合同中規定,拖延工期一定期限後,消費者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這樣,消費者可以儘快找其他信譽好的公司繼續裝修,避免耽誤入住。
經過近3個小時的商討,業主、供貨商、施工工人等各方達成初步意向: 儘快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向人民法院起訴華達庭苑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
來源丨YMG全媒體記者蓋鵬 通訊員 蔡超 攝影報道
責編丨魏琳 審核丨楊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