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3月16日召開的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我省疫情防控有關工作,日前,省委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通知,明確若干防控措施。
通知要求,對所有入境來魯人員,除入院治療和接受醫學觀察外,一律百分百實行集中隔離。特殊原因不宜集中隔離的,需經市級領導小組(指揮部)批准後,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一起釆取隔離措施。中轉的入境來魯人員除確診病例、核酸檢測陽性、疑似病例和有發熱等症狀患者就地隔離治療外,其他人員一律乘飛機抵魯。所有入境來魯人員在抵達隔離點當天和隔離期滿前一天,由抵達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進行1次核酸檢測。入境人員核酸檢測陽性的,按規定進行診斷治療和醫學觀察,並將相關信息進行網絡直報。
通知明確,對不明原因發熱、或無發熱症狀但呼吸道症狀明顯等病人,進行實驗室檢測、影像學檢查和隔離觀察,及時發現報告病例。一旦發生疑似疫情,迅速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病例救治、密切接觸者排查和重點人群管理、疫點消毒等工作。
通知明確,全力抓好現有境外輸入病人的醫療救治工作,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強化確診患者出院後管理工作,進一步明確患者出院後的居家觀察、生活保障等事項。
通知要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通過電話、手機APP、微信公眾號、預約挂號平台等形式,全面推開門診完全預約制。對於急危重症患者,按照相關制度和診療規範給予及時有效救治;對於門診慢性病患者,視病情將其處方用量延長至12周;對於腎功能衰竭、腫瘤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重症患者,提供不間斷的醫療服務;對於孕產婦、兒童、新生兒等重點人群,嚴格執行相關診療規範和轉診流程,保障母嬰安全;發揮罕見病協作網成員單位作用,保障罕見病及時救治。
通知要求,開展隔離點等涉疫場所安全隱患排查,全面查找安全管理隱患並限期整改,特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隔離點,立即停止使用,更換符合標準的場所。
通知明確,嚴格執行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有關待遇政策,按照國發明電[2020]10號精神確定一線醫務人員名單,不得擴大泛化也不得縮小一線醫務人員範圍,對領導幹部從嚴把握。嚴格履行登記、審核、報批程序,及時公示公開,及時將臨時性工作補助、衛生防疫津貼等津貼補貼發放到位。對有章不循、巧立名目、截留侵占、虛報冒領違規發放、擠占挪用的,以及隨意縮小範圍,導致一線醫務人員應發未發,損害一線醫務人員切身利益的應依紀依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做好援鄂人員返魯休整管理服務、相關政策兌現等工作。
對近期湖北入魯返魯人員,通知要求,組織社區(村)和單位對在湖北的人員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和報備登記,以縣(市、區)為單位設立湖北人員集中點,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交通場站設立湖北人員專門通道。對於入魯返魯人員數量較多、目的地相對集中的,可由當地政府或單位組織,通過包機、專列等方式,安排「點對點」運送一站直達。
通知要求,做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家屬心理危機干預,開展線上心理諮詢援助和危機干預,組建心理諮詢服務團隊,開通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依託「健康山東服務號」開設線上心理諮詢服務,為特定人群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
日前,省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山東省健康通行碼應用工作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健康通行碼的辦理途徑、申領流程、規範應用、加強管理等有關事項作出規定。
《規定》要求,統一健康通行碼辦理途徑,出行人須選擇應用「健康山東服務號」微信公眾號,或愛山東APP,或支付寶「電子健康通行卡」等渠道申領健康通行碼。出行人申領健康通行碼僅需填寫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手機號碼、國籍(地區)、居住地址、14天內接觸史(包括境外、武漢旅居史等)7項基本信息,並做出承諾後,即可領取健康通行碼。
對於老年人、兒童、中小學生等不便使用健康通行碼的,《規定》明確,可在健康通行碼「為家人代辦」模塊綁定家人健康通行碼,代為出示或列印紙質健康碼出行,有效期14天,與電子健康通行碼具有同等效力。
《規定》要求,出行人申領健康通行碼並獲得綠碼後,無需每日上報體溫,由省健康通行碼系統與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全省防疫資料庫等進行實時比對核驗,無異常者可保持綠碼狀態。出行人如發現健康通行碼變為黃碼或紅碼,請立即報告當地疫情防控小組,並自我隔離。
《規定》要求,省內持有健康通行碼綠碼的居民和各類服務人員亮碼通行,不再進行場所碼掃碼和人工掃碼核驗。任何機構、任何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由阻礙進入,不得採集個人其他健康信息。工作人員發現黃碼或紅碼的,應立即報告當地疫情防控部門。低風險省份來魯人員須通過「來魯申報」模塊轉碼為山東省健康通行碼,持綠碼一律通行。各地不得設置通行附加條件,不採取集中或居家隔離措施。非低風險省份來魯人員仍按原規定執行。出省人員按當地政策執行。自境外入魯(返魯)人員隔離期滿後,經檢測合格的通過「來魯申報」模塊申領健康通行碼,經大數據比對自動賦碼。
《規定》明確,對於不按照以上規定執行的,可直接撥打當地12345熱線舉報。被多次舉報的地方和單位將追究責任。
來源丨大眾日報客戶端、山東發布
責編丨魏琳 審核丨楊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