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哪怕大雨讓世界傾倒,你也不應該「失心瘋」

2019-11-04     小配角的電影放映室

因為歷史原因,中國觀眾對日本電影的接受度並不高,即便是征服世界的日式大片,也會在華語市場「受冷遇」。

當然,也有兩個例外,一是漫畫大師宮崎駿,二是俘獲無數青年男女內心的新海誠。

宮崎駿的成就自然毋庸置疑,但新海誠在華語市場的封神之路卻充滿著質疑與爭議。

《你的名字。》狂收6億人民幣,創造了日本電影在華的最好成績,豆瓣評分8.4,擠入頗具指標意義的豆瓣T250。

一戰成名後,《秒速五厘米》、《肆式青春》,太多關於它的作品湧現了出來,新的、舊的,甚至與他八竿子打不著的《煙花》也蹭著「新海誠」熱度,混入中國市場。

精緻的畫面,絢爛的構圖,煙火瀰漫的日式城鎮,新海誠的作品有著專屬於他的氣質,故事也執著於用少年眼光解構成人世界。

天真浪漫,童趣十足,浪漫絢麗,他的宇宙引人入勝,令人沉醉,但若進入不了,只能一頭霧水、鬱悶難平。

這次,我就被《天氣之子》「拋棄」了。

《天氣之子》

青春總是惹人沉醉。

艷陽高照,年輕的我們會跳到街道,手舞足蹈,用身體接觸陽光,不用擔心曬黑;暴雨來臨,世界因此傾倒,我們也會勇敢擁抱,用溫暖驅散雨夜的寒冷,無需預防感冒。

無論天氣如何,青春能夠驅散陰霾,孕育溫暖。

《天氣之子》卻打破了我對青春的既有看法,用「晴女」的青春換取成人世界的艷陽,將自覺的犧牲與被迫的成長聯繫到一起,讓雨背起了男女主「失心瘋」的鍋。

別怕大雨傾盆,你還有我

烏雲濃郁厚重,暴風裹挾著驟雨傾瀉而下,城市上空霧氣瀰漫、難以驅散。

一開場,新海誠就創造了一個媲美好萊塢犯罪片的雨夜場景。

隔著螢幕,我就感受到了他對雨天、對城市生活的厭惡,仿佛連影院空氣中也瀰漫著汽車尾氣與PM2.5。

壓抑、鬱悶,城市中的男男女女也被壞天氣所影響:遇到芝麻小事,就大發脾氣;警察智商掉線,對待「小盜賊」毫無招架之力;被視為違禁品的「槍械」,也成了街道垃圾箱的常見品。

所有的一切都失控了,所有的正常都已經失常。

暴雨來臨,久不見雨的內陸城市或許會因此傾倒,對沿海城市東京而言,城市居民的反應顯然失常了。

無法解決的家庭矛盾,堆積如山的工作任務,都市生活的緊張壓抑,眾多原因促使下,都市生活的失常尚且能勉強解釋得通。

但是面對危機,我們只能硬著頭皮,竭盡全力地適應社會的變遷,改變生活、社會的窘境。

《天氣之子》中,維護世界和平,讓都市重回正軌的重任落在了一對少男少女的身上。

男孩森島帆高,一個離家出走的小鎮青年,初入東京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雨,窮游夢泡湯了,連一日三餐也成了奢侈品。

女孩天野陽菜,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合手祈求就能夠驅散雨夜,讓陽光普照城市。

大雨傾盆,陽菜成了照亮光明的人,而代價便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年幼的弟弟,心愛的帆高,她熱愛的與熱愛她的,所有的美好都在竭力挽留她,讓她留念人間,但她毅然決然地卻放棄一切,用生命換取一個艷陽天。

《你的名字。》中,三葉竭盡全力挽救小鎮居民的安危,毫無疑問,這樣的選擇與付出是值得稱讚的。

《天氣之子》中,促使陽菜作出選擇的驅動力顯然缺失了,如果帆高喜歡雨天,那陽菜又該如何是好呢?

離家+執念=成長?

日本電影中,「家」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無論是失戀、失業,還是事業有成、登上人生巔峰,主角總免不了與家產生連接。

《戀愛迴旋》中,失戀後一無所有的新垣結衣在故土重披戰袍,成了桌球冠軍;《小偷家族》中,被社會邊緣化的小人物抱團取暖,體會到家的溫暖;《千與千尋》中,千尋之所以堅持下去也是為了找回父母。

家是他們的起點,是他們的歸途,更是他們戰勝自我,獲得成長的動力。

《天氣之子》中,帆高與陽菜對待家庭有著完全相悖的觀點,有著完全相反的選擇。

帆高離家出走,獨自踏上異鄉,家是他的起點,離家出走是一段顛沛流離的成長;陽菜的世界,家意味著她與弟弟相依為命,不富裕,卻有著滿滿的溫馨。

一個主動切斷了與家的所有聯繫,一個對家抱有最後的執念,命運卻讓兩個人相遇,並產生了超越親情的情感聯結。

男孩不再離家,照顧女孩以及她的弟弟,女孩也決定放下對家的執念,用犧牲換取整個世界的光明。

故事最後,晴女放下了執念,回歸學校,男孩也回到故土,繼續完成學業。

雨水將東京淹沒,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樣子。

但是這樣顛沛流離的青春真的是青春嗎?這樣充滿自我犧牲意味的成長真的是成長嗎?

這樣的青春不廉價嗎?

上映四天,票房近兩億;豆瓣評分破7,淘票票8.8,貓眼9.1,若不是《少年的你》大爆,《天氣之子》的成績一定會更為驚人。

可惜的是,對「新海誠」的質疑更多了,矯揉造作、故事廉價,前作中暖化人心的朦朧愛意也換成了主角口中的「黃段子」。

瀧長大了,但導演卻還想用著「瀧的故事」感動《天氣之子》的觀眾。

用少年的視角解構世界、拯救世界,讓電影既能夠感動成人,又能完成少年心中的大願望。

新海誠的電影宇宙成了成人世界與少年世界的窗口,讓我們能夠隨意切換身份,在絢爛、精緻的漫畫世界肆意徜徉。

這樣的效果《你的名字》實現了,《天氣之子》卻適得其反,成人世界集體患上了「失心瘋」、少年們則「被迫長大」、「被迫犧牲」。

大雨將要摧毀城市,成人們放棄抵抗,消極對待社會,期待「晴女」出現,用生命換回世界的陽光。

少年們蓄勢待發,渴望拯救世界,哪怕頭破血流,哪怕明天依舊有雨,哪怕世間有無數牽掛,也必須用「犧牲」感動世界。

大雨傾盆,他們抬頭45度仰望天空,一個選擇假成長,一個選擇真消極,這樣的青春真的不廉價嗎?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m1qSG4BMH2_cNUgGN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