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有個港口,美國兩次投標都沒拿下,巴鐵主動交給我國開發

2019-09-02   春秋史館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反過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兩國就永遠是最好的朋友,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就是如此。自70年代以來,巴基斯坦就得到了我國的大力援助,從經濟到教育、軍事到基建,累計投資達數百億美元。很多人知道中巴關係很鐵,卻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鐵。直白地說,只因為巴鐵有個港口。

眾所周知,我國是個貧油國,國內自產的石油根本不夠中國市場這個瘋狂開轉的印鈔機消耗。據最新數據統計,我國過去10的年均產量增速為0.8%,而年均消費量增速為5%,缺口巨大。這個巨大的缺口需要進口石油來彌補,從2017年起我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年進口量達4億噸。除此之外,我國還儲存了一定量的石油作為戰略儲備,儲量大概能維持50-75天,而美國石油儲備為85天,日本為130天。

這些石油中很大一部分是從中東進口的,沙特、伊拉克、伊朗大概占據了我國石油進口份額的28%,俄羅斯和安哥拉解決了25%的進口量。其中除了俄羅斯,這四大石油出口國的石油都要從印度洋和東南亞經過,沙特、伊拉克、伊朗還要從局勢複雜的海灣地區經過。那麼問題來了,一旦形勢發生變化,我國油輪就不一定能從波斯灣和馬六甲海峽順利通過。要知道,馬六甲海峽控制著我國80%的石油運輸量,而沙特、印尼和新加坡和我國關係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為了擺脫這道限制,我國必須另謀出路,不能單單依靠波斯灣和馬六甲海峽,從安哥拉進口石油就是繞開波斯灣的第一道措施。如何繞開馬六甲海峽呢?巴基斯坦給我們提供了一條新的通道。巴基斯坦在阿拉伯海北岸有個港口名為瓜達爾港,距離荷姆茲海峽僅有400公里,是一個能停靠大型船隻的深水港。有了這個港口,我國就能在瓜達爾到新疆喀什之間修一條輸油管,把石油從陸路運回國內!不但如此,還能縮短85%的行程,節省大量的轉運消耗。

如此一來,我國石油運輸就不必看東協國家的臉色,也不用擔心被卡脖子,石油運輸被切斷,而我國與巴基斯坦也從普通朋友變成了血肉相連的親兄弟。瓜達爾港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美國早就盯上了這裡。上世紀90年代,美國石油公司曾兩次投標瓜達爾港輸油工程,結果招致巴基斯坦人民的反對。1999年,巴基斯坦把瓜達爾港開發項目主動交給我國,我國開始正式援建瓜達爾港。2015年,我國取得了瓜達爾港43年租期,全權打理瓜達爾港業務,不但解決了我國石油運輸問題,也給巴基斯坦經濟開發帶來極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