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鈣,先調理好這三種情況,孩子不再缺鈣

2019-11-14     胖爸爸小兒推拿

孩子例行體檢,發現缺鈣怎麼辦?

父母通常會給孩子做一些富含鈣的食物,或者按照醫生的方法吃一些鈣片,可後來發現湯也煲了、鈣片也吃了,為什麼依舊缺鈣呢?

孩子缺鈣,中醫一般從脾胃系統來考慮,脾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是後天之本。

脾胃虛弱會導致孩子對食物消化、吸收、轉化利用的能力下降,造成孩子營養不良、體虛、免疫力下降等,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此給孩子調理脾胃是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基礎。

以下三種情況會導致鈣的吸收:

一、孩子經常挑食

挑食是幼兒常見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指飲食過程中對某些食物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很多兒童不吃蔬菜水果。

健康的孩子,一般情況下,如果做到飲食均衡,比較少出現缺鈣的情況,如果孩子缺鈣,我們需要重新去考慮下飲食結構。


中醫對於飲食結構的建議是: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孩子如果是因為挑食或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缺鈣,需要從根源上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孩子經常積食

小兒食積,是指小兒傷於乳食,損傷脾胃,而致脾胃運化失司,積聚留滯於中,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為特徵,為小兒常見病症之一,發病率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孩子日常的飲食很豐富,卻依舊缺鈣,我們需要考慮孩子是否經常積食,導致食物都堆積在體內,沒有被有效利用。

積食的表現:

晨起口氣、睡覺翻來覆去、大便變很臭、手心比較熱、沒有食慾、舌苔很厚甚至有時候嘴唇和臉蛋變很紅、飯後腹脹腹痛。


如果孩子時常積食,要去考慮問題的根源,是否因為選擇食物的品種和量超過孩子的消化能力,比如有些孩子對奶油消化不好,只要一吃奶油蛋糕就積食,我們就需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解決了導致積食的問題根源,不僅解決孩子「缺鈣」問題,關鍵解決孩子因為積食引發的時常發燒、咳嗽、便秘等問題。

三、孩子是否脾胃虛弱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弱,即便飲食合理,體內也可能缺乏某個元素,問題關鍵就是脾胃太弱,導致食物消化吸收的有效率很低。

脾虛表現

1、頭髮乾枯發黃,面色缺少光澤。

2、孩子很瘦或很胖,同時伴有肌肉鬆弛、不結實的問題。

3、孩子不愛吃飯,或者很能吃又容易餓,多吃不長肉。

4、說話聲音或哭聲低微無力,不夠洪亮。

5、容易便秘或大便粘膩,粘馬桶,不容易沖洗乾淨。

6、膽小、很容易受驚,不愛運動,缺乏活力。

給大家推薦健脾胃的推拿方法:

【捏脊】

定位: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

操作:用捏法自下而上稱為捏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三下再將背脊皮提一下,稱為捏三提一法。

作用: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

【摩腹】

定位: 整個腹部。

操作:用掌心順時針推拿孩子腹部,5分鐘。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補脾經】

定位:拇指橈側緣,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際處,或拇指末節羅紋面。

操作:將患兒拇指屈曲,循拇指橈側緣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100-500次。

作用:補脾經能健脾胃,補氣血。

【清胃經】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節(或魚際橈側赤白肉際處)。

操作:自掌根方向向拇指根直推為清,稱清胃經。100-500次。

作用:清胃經可清中焦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

【揉板門】

定位:手掌魚際平面。

操作:指端揉,稱揉板門或運板門。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止泄,止嘔。

【按揉脾俞】

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各一次。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3分鐘。

效果:按揉脾俞能健脾和胃、促進食物消化。主治孩子胃痛、嘔吐、腹脹、腸鳴、積食等疾病。

【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左右各一穴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3分鐘

作用: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調中理氣的作用。

中醫講脾屬土,脾胃虛弱的孩子平常多去大自然中,踩踩土地,曬曬太陽,特別是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體內陽氣升發,增強孩子體質。

健脾益胃的食物

玉米、紅薯、 蓮子、南瓜、小米、蘋果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aUMa24BMH2_cNUgBS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