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背景下的「百萬負翁」!擁有百萬房產,一件衣服穿了5年

2020-08-20     遠舒

原標題:高房價背景下的「百萬負翁」!擁有百萬房產,一件衣服穿了5年

高房價背景下的「百萬負翁」!擁有百萬房產,一件衣服穿了5年

很多事物都具有年代性,20世紀60年代前後,人們結婚講究「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三大件,隨著改革開放以後,這些東西都逐漸被時代所淘汰了,只是還存留在幾代人的記憶當中,或許今天還有人會感嘆和懷念當初那個純真的歲月。進入21世紀以後,結婚所需要的三大件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價值上也是很多普通家庭所不能承受的,這三大件為「房子、票子、車子」。就這三件東西想完全獲得,恐怕並非易事,就拿房子來說,多少普通人透支了30年的消費力才獲取得到,而票子的概念就更模糊了,1萬元是票子,10萬元、100萬元同樣都是,那擁有多少才是標準呢?答案當然是越多越好!或許就車子這件東西稍顯容易一些,少則幾萬元就能實現。

具有年代感的事物除了上述物質型的,還有非物質型的,比如有個詞叫「百萬富翁」。20世紀末這是給富人貼的一種標籤,旨在形容某個人很有錢,那時筆者正值年少懵懂期,甚至還美滋滋的幻想過未來自己也會成為一個百萬富翁,20年後的今天,「百萬富翁」這個詞基本已經成為過去式,鮮有人再提及,或者說百萬已不敢再稱之為富翁,它已經不再屬於富人的標籤。

高房價背景下的「百萬負翁」

想來也是,且不說20年前,就說10年以前,拿著100萬元去三四線城市買房不是隨便挑嗎?市中心、大戶型都能同時擁有。而如今拿著100萬元能去哪裡買房呢?就算是三四線城市恐怕也不可能地段和戶型兩手抓了。街上我們隨便問個人都擁有一套百萬房產,可能有人認為筆者說的話過於誇大其詞,不相信我可以,但要相信權威,根據央行公布的調查數據表示,我國城鎮居民住房擁有率已經達到96%,還沒買房的人就是剩下的4%。

為了不成為僅剩的4%,過去10-20年我國老百姓都在爭先恐後、全力以赴的買房。關於這種現象,總有專家信口雌黃地說「就是因為我國人均買房年齡太早,才導致房價上漲,所以過早買房的人沒有資格抱怨高房價。」筆者認為,其實這句話的邏輯正好反了,就是因為我國房價上漲勢頭太猛,老百姓想等都等不及了,就只能「先下手為強」,事實證明這些早買房的人都賭贏了。

當時樓市的火熱程度讓人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很多家庭只要孩子已成年或者大學畢業,下一站就直奔售樓部去簽購房合同。家裡有錢的且不提,因為對於富有的家庭而言,擁有10套房和擁有11套房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買一套房送給孩子不過就是個成人禮或是畢業獎勵,類似情況筆者看到過不少。

對於廣大普通家庭來說,雖然沒有資本直接送給孩子一套房,但掏空6個錢包湊個首付款總還是沒問題的吧,再加上孩子年輕有資本,按揭30年,百萬房產我們照樣能夠撬動。源於此,舊年代的「百萬富翁」不再具有富豪的象徵意義,取而代之的是新時代高房價背景下的「百萬負翁」。

有房、有車,一件衣服穿了5年

網絡上有這樣一段視頻,一個寒冷冬夜,地點顯示的是湖北鄂州的某條公路上,一個年輕的男性朋友對著媒體的鏡頭(可能是交警執勤時的拍攝畫面)哭著嘶吼說「我每月房貸6000多元,車貸3000多元,我一個月才賺1萬多一點,每天都是在公司蹭飯吃,一件衣服穿5年了……」此時旁邊有人勸他「放鬆點、精神上放鬆點」。視頻主人公說他月收入1萬多元,但他本人卻因為壓力大到崩潰,平心而論這個收入水平已經超越了我國大部分工薪族人群,奈何這百萬房產卻成為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關鍵因素。

說到底,是甘願做「負翁」,還是選擇過輕鬆自在的平凡人生,不為物質條件所困,在於每個人的取捨,雖然大部分人為了現實生活屈從於前者,但仍有人選擇了後者。有一個叫做張昆瑋的年輕人,初中畢業時考了全省第一名,2009年直接被保送到了清華,入學後又被選拔進了由國際知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創辦,從這個班走出的畢業生就可以進國內頂尖網際網路企業去工作。

隨後,張昆瑋繼續攻讀考完碩士,又進修了博士所有的課程,但他放棄了考取博士學位就選擇上班去了,當時應聘了兩家企業,一家是現今國內頂尖的阿里巴巴集團,另外一家是國際知名的摩根大通銀行,張昆瑋選擇了後者,並在幾年之後又跳槽到了谷歌。某一天下班的晚上,張昆瑋徘徊在北京街頭,感覺這個城市熟悉又陌生,也沒有什麼歸屬感,他並不想過著別人眼中成功的生活,在這個城市努力打拚奮鬥,然後去換一套幾百上千萬的房子,過著被套牢的人數,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為此,張昆瑋在谷歌工作滿兩年毅然決然的辭職離開了北京,回到了山西老家,在一所二本高校當了一名老師,一切從零開始,月薪3000元,第二年漲到了5000元,進入到自己口袋裡的錢少了,但這個28歲的年輕人認為得之我命、失之我幸,而且他也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尋到了自我。身處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隨了大流,比如擠進大城市,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換來的是我們個人心態上的急躁焦慮、患得患失,以至於迷失自我,過著一種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是自己承擔不起的別樣人生。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_VuEHQBeElxlkkay7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