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移栽後,發現有些苗會枯死是怎麼回事?可能和移栽不當有關係

2020-04-01     匯晟元


這個季節雖然不是草莓移栽的季節,但也有人問在草莓移栽的季節,在將草莓苗移栽以後,會有部分的草莓植株出現枯死的現象。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這個問題,因為在秋季稻穀收穫以後,可以移栽的時候注意這個問題,以免再發生移栽死苗的現象。

在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草莓的特性。草莓屬於草莓屬淺根植物,抗旱能力較弱,不耐高溫,喜在涼爽環境下生長,光合作用最適溫度15~25 ℃時匍匐莖發生最快。另外,草莓不僅不抗旱,還不耐澇,長時間或連日大水漫灌會積澇成病,使土壤水分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便造成根系窒息死苗。

草莓移栽多在秋季,這個時候雖然氣溫不如夏季高,但也不低,甚至有時候和夏季也不相上下。這個時候的氣溫可以說是時高時低,如果到初冬移栽,還會出現低溫天氣。不管是高溫還是低溫,對草莓移栽都非常不利,因為會對草莓緩苗紮根不利,特別是剛移栽的草莓苗根系和葉片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緩苗困難,病菌極易從斷根傷口處侵染,引起爛根、死苗。

除此以外,我們很多草莓露地栽培的人,大多都是這麼一種操作模式,即在春季採摘完草莓後,整地栽種其他農作物,等等秋季其他農作物收穫以後,又繼續栽植草莓苗。可以說這算是連作了,一般連作的年限一長,就容易導致一些病蟲害發生嚴重,而在移栽草莓前,整地過程中又不對土壤進行無害化處理,直接就定植草莓苗,最終會讓草莓苗的病害多發頻發。

這些原因導致草莓移栽後出現死苗,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的死苗,也就是溫度過高、施用土壤消毒劑或化肥未充分拌勻或過量、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土壤鹽分過高、栽植過深以至淹沒苗心等情況引起的死苗;一種是病菌侵染死苗,也就是草莓苗在苗期或者定植後侵染了病菌,導致植株生長不良,根系、葉片變色等,最後全株死亡。

所以,針對這些情況,在草莓定植前、定植時以及定植以後,都必須要特別注意幾個方面的事項:

首先,在定植前,整地非常重要,如果是連年連作的土壤,需要將上茬作物徹底清理乾淨,包括雜草等,然後噴藥殺滅土壤表面的病原菌和蟲卵。整畦後再次殺菌滅蟲,施足定植肥以後才可移栽幼苗。

其次,定植時要注意選苗,必須選用脫毒三代以上產量高、抗病性強的草莓苗。草莓苗要健壯,不能選用有病蟲害的幼苗,尤其是不能有炭疽病病症,否則定植後會造成嚴重死苗現象,所以必須剔除病蟲苗。在選擇好苗以後,定植的時候還得特別注意:

A注意帶土坨移栽。草莓定植時儘量採用帶土坨移栽的方法,以縮短緩苗期,提高成活率。準備移栽前一天,先用水澆濕苗地,以免切取秧苗時土塊散碎不能形成土坨。從苗圃直接取苗,由於苗圃內秧苗密度較大,可以切成三角形的土坨。假植的秧苗密度較小,取苗時切成適當的方塊土坨即可。

B注意秧苗處理。不帶土坨的草莓苗,在移栽前先摘除秧苗的部分老葉,只保留2到3片葉,再疏除黑色的鬚根,以減少水分蒸發,刺激新根的發生,利於成活。然後再將修剪後的秧苗每20-30棵捆住,放在清洗乾淨的盆里,倒入濃度為5-10毫克/升的奈乙酸或奈乙酸鈉溶液,浸泡2-6小時,以促進次生根的發生和生長,提高秧苗成活率。

C注意創造適宜的外部環境。移栽時儘量選擇陰雨天進行,可避免陽光暴曬減少水分蒸發,但在雨水過多時要注意排水防澇。晴天移栽時可選擇早晨或傍晚進行,避免曝曬,失水死苗,並做到隨栽隨澆水。栽後遮蔭也是提高成活率的很好方法,用遮陽網等對栽後的草莓苗進行遮蔭,待秧苗成活後及時撤除遮陽物。定植的時候,定植深度要適宜,應使新莖的頂部和心芽的基部與土平齊,不可過深,否則苗心被土埋住,特別是在暴雨後,易發生淤土埋心造成爛心死苗。過淺根莖外露,不易發新根,新莖被裸曬,容易引起秧苗乾枯死亡。

再次,定植以後,還得繼續加強管理,草莓屬於精細化栽培的農作物,稍有不慎,不是出現死株,就是出現病蟲害,或者果實品質不高等等問題。所以,定植以後要注意管理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管理好水分。草莓秋季定植時,屬於雨水較少的季節,所以在定植後必須要加強水分管理,在定植後一個月內要保持土壤濕潤。二是管理好光照。定植後3天必須進行遮陽,可以用遮陽網,也可以用棉被。三是防治病害。雖然定植前對土壤以及進行了消殺,但移栽後也依然存在病菌侵染的情況,尤其是炭疽病,所以定植後要繼續用殺菌劑噴洒預防病害。四是注意施肥。定植後到緩苗期間,不可使用化肥,但可以沖施一些有機營養物質,如胺基酸、甲殼素、海藻酸、菌液、糖等,促進根系生長。

此文轉自農記,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H3aN3EBrZ4kL1ViLT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