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也是紅樓夢裡的大笑星,只要她想表現,沒有幾個不捧場的。大家的笑聲,都是對她最大的讚賞。她自己也對鴛鴦說,大家樂一樂,有什麼不好的。
可是,薛寶釵卻不願意捧這個場。她時刻將臉繃得緊緊地冷視這一切。直到劉姥姥走後,才滿是欣賞讚美林黛玉用春秋的筆法,道明了劉姥姥的特點。總算因劉姥姥笑了一回。
那麼,劉姥姥在的時候,薛寶釵因何要如此地漠視她呢?
1
首先,這一切還得從她援助史湘雲說起。
因為薛寶釵對史湘雲的援助,榮國府一干人等,可謂是大飽口福。宴席之後,王熙鳳沒有吃過癮,又讓平兒到大觀園裡拿幾個大的回去。
平兒回來後,臉上春色盎然,惹得張材家的、周瑞家的羨慕得不得了,恨不得下次也要賴去吃。周瑞家的說:「早起我就看見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秤兩個三個。這麼三大簍,想是有七八十斤。」
當時,劉姥姥也在場。莊稼人看到有大的花費總要算算帳。只見她一邊計算,一邊感嘆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十五,三五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要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
劉姥姥不知,她這一算很是輕巧,卻得罪了最善於算計的薛寶釵。那場螃蟹宴,是薛寶釵精心布置下的人情宴,本是難得糊塗的事情,只要大家覺得她寶釵好就可以了,劉姥姥卻把它算得明明白白。
劉姥姥的話傳開後,人們的心底又怎會不生髮出一些問號——薛寶釵花這麼大的價錢到底為了什麼?
援助史湘雲,支持海棠詩社?顯然是有些過火了。姐妹們一起作詩,史湘雲要做東道,買一點小點心來就很不錯了。幹嘛要這麼大費周章地開螃蟹宴呢?薛寶釵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次,史湘雲是榮國府的親戚,要舉辦什麼活動,自有榮國府的主子姐妹們在。而薛寶釵卻貿然為史湘雲花這麼大的價錢,實在是有些反客為主吧?如果我們也是榮國府的主人,看一個外人在自己家出風頭,心裡肯定有所不高興吧。
再次,她這樣超出一般地對史湘雲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對一個人十分好,隨時都可以。那需要在特殊時刻。在這些尋常的事情上,超出一般的好。其動機如何,就最是會引發他的人揣摩了。
還有,史湘雲也只不過是事情的表面。薛寶釵對史湘雲好,更多的還是想讓榮國府的的人大享口腹之慾。於是,她贊助史湘雲,只不過是想直接籠絡榮國府的一些主要角色。薛寶釵在榮國府如此大費周章地收買人心,是不是又要讓人再次地審視一番她的動機呢?
如此,薛寶釵的一點小心機,是不是一下子就被劉姥姥在無意之中捅破了?本來只是情誼的事情,現在大家都從金錢與心機上來考量這件事,薛寶釵的努力,在劉姥姥的話語之下,可謂是功虧一簣了。
試想一下,劉姥姥的這番話,傳到薛寶釵耳朵里,她一定會狠她恨得咬牙切齒吧。往後,帶著這樣的心情,面對的劉姥姥的激情表演,她哪還有心情笑呢?她對劉姥姥只有恨罷了。
可見,薛寶釵表現得與眾不同,沒有像大家一樣,不是因為她懂得悲憫,而是因為小肚雞腸。而且,她如果那麼高尚,她也不會為林黛玉的雅謔拍手叫好。
只是她不懂,她花的錢再多,對榮國府那些人,都只是小恩小惠,如何能夠真正贏得人心呢?只有史湘雲依然傻傻地感激她。
2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是薛寶釵在劉姥姥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眾所周知,劉姥姥到榮國府來,不是簡單的走親戚,而是打秋風。她那麼樣地討好眾人,一方面是自得其樂,享受在其中,另一方面也想有所收穫。大家開心了,她往後自然就是榮國府的貴客,隨時可以來串門,豈不是天大的美事。
薛寶釵呢?他們家一直賴在榮國府不走,又何嘗不是一種打秋風呢?只是她跟劉姥姥所圖不同罷了。而且薛寶釵的所圖更大。
劉姥姥剛開始是為了金錢,後來是為了有一門好親戚,能夠跟榮國府繼續交往下去。薛寶釵的目的則是金玉良緣,想入主榮國府。她一直討好榮國府的眾人,又何嘗異於劉姥姥惹大家開心呢?
因此,薛寶釵看著這一切,她的內心只會生出悲涼與自我厭惡感,絲毫沒有心情去跟大家一起笑。
不同的是,她在劉姥姥面前又有著一種優越感,她會暗示自己與劉姥姥大不同。她因此也嘲笑劉姥姥是母蝗蟲,而不覺得自己也是母蝗蟲。此景況類似於「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如果所圖甚大,而且成功了,就更是名正言順。薛寶釵如果成功,往後的生活很好,就更是勵志的典型。可惜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部紅樓夢,沒有多人能夠成為甄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ul7e3EBiuFnsJQVGY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