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佛弟子梅蘭芳的佛教繪畫藝術

2019-08-31     益路行文化傳媒

梅蘭芳,一代京劇泰斗,家喻戶曉。除了演戲,他還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在繪畫方面的造詣。

梅蘭芳(1894—1961年),名瀾,字畹華,藝名蘭芳。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出身於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成為一代京劇大師、「四大名旦」之首。

梅蘭芳生活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如種花、養鴿子等,能夠做到觸類旁通。而他在繪畫上的造詣也是令人矚目的。

其中在畫佛像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

梅蘭芳天女散花定妝照

1917年12月1日,23歲的梅蘭芳在北京吉祥園首次演出了他自創的《天女散花》,各界好評如潮,一時梅氏新劇之盛名,如天女散花般,傳遍大江南北。

據說,梅蘭芳為這場舞劇精心設計了那對飄揚曼妙的長綢帶,帶子用印度綢做成,八九尺長,六七寸寬,每一邊各用一種不同的顏色。在舞台上,梅蘭芳使其隨舞翻轉,構成各種令人目不暇接,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造型,再現了神話曼妙意境。

梅蘭芳畫的佛像 尚小雲書寫的心經

當然,這只是在所謂俗世層面,梅氏與佛教結下的因緣。其實,在當時代的京劇圈子裡,名角名師篤信佛教,經常布施禮佛,這在京城裡早已蔚然成風。其中梅蘭芳則尤其擅畫菩薩像與達摩像送人以結佛緣。

梅蘭芳之所以在繪畫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並非偶然。他出身於梨園世家,祖父、父親都喜歡書畫,他自幼受家庭薰陶,也酷愛書畫藝術。他也收藏了很多畫,如清代宮廷的戲畫、臉譜,還有大量花鳥畫,所以梅蘭芳的繪畫品位很高,不管是筆墨、構圖還是線條,都比較講究傳統和規律。他在「四大名旦」中,是最擅長繪畫的。

梅蘭芳曾師從陳師曾、陳半丁、齊白石等諸位書畫大家,經受過正規的訓練。梅蘭芳最擅長的是花鳥,然後是人物、山水、花卉等,在繪畫上也是一位多面手。

梅先生與齊白石、豐子愷、吳湖帆、葉淺予等書畫大師交情深厚,亦師亦友,併合作創作了不少書畫妙品。再加上梅蘭芳的勤奮和天賦,成就了他繪畫上的造詣。抗戰期間,梅蘭芳曾一度蓄鬚明志,賣畫為生。

作為一位虔誠的佛教居士,梅蘭芳所造佛菩薩像下經常落款「佛弟子梅蘭芳」。

梅蘭芳從青年到中老年,在其舞台生涯之餘,都一直熱衷於佛教繪畫。

梅蘭芳藝術生命的瑰麗多姿,也間接接受並融匯佛教思想,其經典劇目「天女散花」本身就源自佛經故事。再加上整個京劇文化圈中普遍存在的佛教信仰所薰染,日常性、經常性地從事一些佛教活動,是其自然而然的生活組成部分。

所有這些,都可以間接說明梅蘭芳今生今世的佛緣。

那些曼妙的佛緣丹青,如歌亦如詩:

悟妙道好一似春夢乍酲,猛然醒又入夢長夜冥冥;未修真便言悟終成夢境,到無夢與無醒方見性靈。

這乃是,梅蘭芳在《天女散花》一劇中,出場所唱的一段「二黃慢板」,既暗含佛理,也反映了人生真諦。

註:來源網絡,僅作分享,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f8X52wBJleJMoPMEd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