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裝發展史

2020-01-17     雲衣時代

翻翻家裡的老物件,肯定能在抽屜中或者塵封的大皮箱中,發現父親年輕的時候,充滿年代感的帥氣西裝照片。西裝在中國的發展,到如今也近100多年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西裝在中國的發展史。


西裝自民國時期開始在中國大地上流行,那個時候西裝隨著眾多的外國人,歸國留學生和大量的歸國商人一起進入神州大地,讓還穿著長袍馬褂的國人慢慢意識到了還有西裝存在。


1911年,民國政府將西裝列為禮服之一,促進了西裝在中國上層社會的流行。1919年後,西裝作為新文化的象徵衝擊傳統的長袍馬褂,中國西裝業得以迅速發展壯大,逐漸形成一大批以浙江奉化人為主體的「奉幫」裁縫專門製作西裝。



進入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西裝加工工藝已經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上海、哈爾濱等城市相繼出現一些專做高級西裝和禮服的西服店,如上海的培羅蒙、享生等西服店,以其精湛工藝聞名國內外。



新中國成立之後,占服飾主導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裝,西裝的熱度慢慢退散,一時間很少有人穿西裝。


關於中山裝,孫中山先生本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禮服在所必更,常服聽民自便……禮服又實與國體攸關,未便輕率從事;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又多是進口的,費事費錢。」


這一式樣與歐美的西服有明顯的不同,突出表現在關閉式的立領,鈕扣直線排列均勻,背有縫,腰節略加收攏,穿起來收腰挺胸,凝重幹練。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思想的解放,經濟的騰飛,以西裝為代表的西方服飾又一次湧入中國,欲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國人似乎以一種挑戰的心理來主動接受這種既熟悉又新鮮的服飾文化。


八十年代開始中央高層開始了服裝改造大計劃:先是在北京展覽館辦了一個全國新號型服裝展銷會,把西裝風吹進來。而後又在《北京晚報》的頭版頭條上,大搞特搞,發表提倡穿西裝的言論。

這讓習慣通過上層政治人物的各種細節,來猜測社會變化的中國民眾徹底意識到:西裝,就是改革開放的符號,就是未來最正確、最潮的打扮。於是,一股「西裝熱」席捲中華大地,中國人對西裝表現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熱情,穿西裝打領帶成為一種時尚。

西裝的穿著狂熱,從沿海地區開始,當時的城市居民把他當成了新鮮物件,跑到商場門口排著隊購買,一時間成為供不應求的稀有資源。

隨著國人思想的解放,經濟發達,以西裝為代表的西裝服飾以不可阻擋的國際化趨勢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欲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國人,似乎以一種挑戰的心理來主動接受這種並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鮮的服飾文化。

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定製西裝發展迅速,西裝定製已經逐漸成為了男士西裝的首選。男士們需要的不再只是頂著國際大牌名號昂貴卻撞衫的西裝,而是一件量身裁體、絕對合身的高質感版型。



所以,趁著即將到來的2020年,你要不要也來定製一件具有高質感的西裝呢?雲衣定製,專注品質成就精英男士風範,定製你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a1oHXAB3uTiws8KO5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