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所有愛孩子、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都會花許多心力、時間去建立正面良好的親子關係。
因為幾乎所有家長都明白: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可是,相比親子關係,還有一種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夫妻關係。
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首先,研究資料顯示,從幼童時期開始,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有賴父母之間良好的關係。
美國心理學協會有報告指出:生活在經常發生衝突家庭的孩子,會有更多的行為和學業問題,例如出現攻擊性行為、反社會行為、自我形象低落和抑鬱症。
相對於離婚、單親家庭,父母經常爭執的家庭,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
在香港和其他華人家庭進行的研究,同樣顯示父母的婚姻關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和行為。
例如,香港有研究發現,父母的婚姻關係直接地影響青少年的自我形象和無望感。
其次,夫妻衝突對孩子的影響還非常深遠,有研究發現,在學前時期就經歷過父母衝突的孩子,在青少年階段會有更多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負面的婚姻關係對孩子影響深遠,而另一方面,也有研究發現正面的婚姻關係,可以為孩子帶來長期的正面影響:婚姻滿意度高的家庭,孩子較少的表現出過度活躍和攻擊性行為。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看:
孩子教好了,婚姻關係不一定能改善;但婚姻關係好了,孩子的教育情況卻能得到改善。
那麼,如何培養積極正面的夫妻關係?
有以為研究婚姻關係的著名學者,名叫John Gottman,他研究發現:
若夫婦的關係穩定和滿足,夫婦的正面和負面互動的比例最少是5比1。
正負比例是5:1而不是5:0,這說明啥?
說明關係再好的夫妻也是會吵架,會有衝突的。
所以,關鍵不是衝突本身或衝突的次數,而是夫妻如何處理衝突?
一項對幸福夫妻和不幸福夫妻的比較研究發現:幸福的夫妻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有更好的溝通技巧;而存在長期嚴重問題的夫妻關係有三個模式:互相防備(包括牢騷不斷)的關係;互不相讓的關係;互不理睬(僵持)的關係。
如何增進夫妻間的溝通?
一、不要算總帳
算總帳,就是指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和抱怨的事情都記在心裡,等到發生爭吵的時候一次性傾倒出來,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
算總帳對於雙方關係的破壞性是很大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感情,都應該隨時表達出來,不要越積越深。
二、感情公開
幸福的夫妻不僅交談多,而且更多地像對方表達個人情感,對配偶的感情也更加敏感。
健康的關係中,每一方都能自由表達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自己的願望、希望、感情和衝動,另一方也能誠實地對此作出反應。
有眼淚、歡笑,也有煩惱、氣憤,和孩子氣的行為。
三、不可惡語傷人
任何時候表達消極感情時,都應該是對「我」的感情的陳述,而不是譴責對方。
比如,我們可以說:
「你把髒襪子亂扔,我看到就生氣」。
但最好不要說:
「你把髒襪子亂扔,你這人真噁心」。
更要注意的是,吵架時別用「總是」、「從不」這種詞來傷人的心。
這個溝通方式在教育孩子時也非常重要。兒童心理學家Thomas Gordon,建議父母應該多將關於「我」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而不是只傳遞「你」的信息。
舉個例子:
媽媽想休息一下,但孩子很吵鬧。這時候很多家長會用關於「你」的信息作出反應:
你給我出去玩!
你別吵人家休息!
你是不是就愛惹人生氣?
真是把你寵壞了!
而關於「我」的信息如何表達呢?
「媽媽好累,你弄這麼大聲音,媽媽很難受,媽媽沒法休息了」
這樣不僅清楚地表明媽媽反對某種行為、還告知了孩子行為的後果以及家長的感覺。
四、不要試圖「打贏」戰爭
建設性的爭執旨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要決出誰是誰非、誰優誰劣。
在爭執中,人們通常有四種反應方式,分別是:
宣洩:指尖叫、威脅離開、怪責或向伴侶作人身攻擊等行為。
忽視:從關係中抽離,忽略伴侶或減少與伴侶一起的時間。比如:「我現在懶得跟你說」。
忠貞:這個詞看上去很好,但在這裡的意思是指被動地等待情況改善。
表達:指積極地改善情況的行動,例如向伴侶表達感受、與伴侶討論及互相協調,以及尋求別人的意見等。
研究指出:只有最後一種,即「表達」,才能對關係帶來長遠的益處。
夫妻之間意見不一致是無可避免的。
能夠在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懂得運用幽默和對彼此的愛意來進行對話,才有利於經營出健康幸福的夫妻關係。
即便雙方在討論時表現得有點煩躁,這也無可厚非,但他們絕不會讓負面情緒升溫。
五、生氣是合宜的
情緒這個東西沒有對錯,生氣也應該表達出來,要是一直憋著,難道要等到有一天算總帳嗎?
只是,生氣要針對真正的問題,也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比如,不能一生氣就說「我要跟你離婚!」這種特別傷感情的話。
六、從對方的立場看問題
是否具備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的能力,與婚姻是否和諧關係密切。
每當發生衝突時,自己如果能先冷靜一下,從對方的角度想一想,那樣就能提醒自己:在爭論中沒有一方是完全正確或完全錯誤的。
七、不要用對方的想法「堵人」
我們當然要在意對方的想法,但是先猜測對方的想法,然後譴責對方,這是非常傷感情的。比如:
「你就是不喜歡我媽,不然你剛才不會這樣說」!
想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應該直接問。而不是假設對方的想法和感覺,然後還評價對方的想法和感覺,這樣做會嚴重的干擾和阻礙溝通。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如何建立夫妻間更積極的互動。
前面提到過:John Gottman研究發現,若夫妻的關係穩定和滿足,他們的正面和負面互動的比例最少是5比1。
那麼,這「5」份的正面互動關係是怎麼來的呢?
是努力建立得來的。
Gottman觀察到那些關係不斷進步的夫婦,每星期會花5小時在鞏固婚姻上。
5小時,好像聽起來很多,每天要工作、要帶娃,哪裡有時間?
其實,這5小時並不是刻意的、額外的5小時。
這5個小時,進行的不過是日常活動。但這些日常活動,就擁有提升婚姻關係的「魔法」:
1、道別
早上道別時,互相了解一項伴侶當天的日程
2、重聚
每一天工作完了,談一些輕鬆的話題來幫助舒緩彼此的壓力
3、欣賞與感激
每天用一些方法向對方表達愛意和互相欣賞
4、表達愛意
以親吻、擁抱、牽手、觸摸對方來表達愛意
5、每周約會
每星期安排一段輕鬆、沒有壓力的時間二人相處;也可安排一段時間討論婚姻關係中的事項。
正面互動的關係建立得好,也有助於化解夫妻間的衝突。
在沒有衝突時,夫妻雙方的正面情緒越多,越能幫助大家在衝突發生時保持正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