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房產過戶給子女要慎重,業內:「新禁令」下有3個弊端

2019-12-16     藍白觀樓市

把房產比作一個家庭的財富支柱,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經過20年以來的高速增長,我們的房產市值已經逼近了300萬億元,居民6成以上的財富跟房地產有關,按申萬一級行業來劃分,23個行業中,有12個受房地產直接影響。

舉個例子,上海的經濟總量大概是2.5萬億,住宅套數大概在1000萬套,面積10億平方米不到。

假設平均價格在5萬左右,市價就達到了50萬億,如果按5個點貸款利率算,利息高達2.5萬億,和GDP都差不多了多少。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房價越高的城市,房子越珍貴,這是一個家庭一輩子為之奮鬥的最重要財產,哪怕是三線以下小城市,最近幾年房價水漲船高,

對絕大部分父母而言,辛苦操勞一生,把名下的房子過戶給子女,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假如你還沒有做出過戶的決定,現在離年底只剩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從2020年起,房產過戶給子女,務必要慎重。

調控的「新禁令」越來越多。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指出,1-10月份,各地出台的調控政策高達482次,相比2018年同期上漲超過20%,平均每個工作日有2次以上的房地產調控,刷新了歷史記錄。

頻率增多的同時,限購、限貸、限售、限商、限價各類措施也豐富了起來。

單以大家最關注的「限購」來說,目前杭州市區本地家庭限購2套,單身限購1套;外籍3年內連續繳納2年社保或個稅限購1套。暫停企業購房。

在寧波,不能提供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個稅或社保的,暫停在限購區購買住房。

在南京,本地家庭限購2套,單身限購1套;外籍3年內連續繳納2年社保或個稅限購1套。暫停企業購房。

還有西安,外地戶口買房,需要名下沒有房產,還要提供5年以上的個稅或社保。

成都、蘇州,包括關注度最高的京滬廣深,一個比一個嚴格。

這些規定對父母過戶房產有何影響?

假如你的孩子年齡尚小,或正在高中或大學就讀,你根本不知道他未來會去哪裡買房,人往高處走,孩子以後想去大城市闖蕩,恰巧這些城市都有限購或限貸的「禁令」,子女名下有房不能滿足首套條件,或者首付額度較高,都是有可能出現的。

值得留意的是,2018、2019連續兩年調控次數突破歷史新高,明年的熱點城市,繼續收緊購房政策是很有可能的。

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好心好意把房產過戶給子女,反而會影響到未來的置業方向,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好心辦壞事」。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新禁令」下,房產過戶給子女,還有3個弊端。

第一,過戶之後,父母不能隨意處置房產。

這一點很重要,不少父母的想法很簡單:房子是我買的,就算過戶給孩子,處置權還是在我,啥時候想賣房,想轉讓,都得聽自己的。

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按照正常程序,孩子名下房子只有在孩子年滿18周歲後,經其同意才能被出售。

如上文所說,假設要在大城市買房,或者家裡有急事用錢,手上這套需要賣掉變現,此時必須要經過孩子同意才行,如果孩子未滿18歲,還要有公證、簽保證書等程序才行。

還有一點,雖然孩子「不孝順」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因為贍養父母造成的爭議和糾紛也不少,過戶之後,家長是無權再收回房屋的,這一點也是在房產過戶前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

第二,牽涉到財產分割問題。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18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結婚率已經連續六年下跌,離婚率則是連續15年上漲,2017年已經升至3.2‰。

夫妻雙方感情破裂離婚,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給子女過戶房產前,這一因素也要考慮進去。

登記在孩子名下的房產是不可被分割的,即使是夫妻雙方共同出資購買也不行。因為從法律角度來說,該房產屬於子女,只是由獲得孩子撫養權的監護人代為管理。

第三,過戶方式不當,會影響未來房產的交易。

很多父母把房產留給子女,都會採用贈與和繼承這樣的辦法。

以房產贈與為例,不需要繳個稅,需要交納3%的契稅,還有總價0.05的印花稅,以及數額很小的公證費就行了。

雖然看起來費用很低,但是,假如你的孩子以後要轉賣這套房產,而且房子不是「產權滿5年,家庭唯一」的住房,就會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別小看個人所得稅,根據規定,贈與或繼承房屋再次出售的,要按(再次轉讓的收入-受贈時產生的費用支出-再次轉讓時產生的其他稅費-其他合理的費用支出)*20%計算應交稅額。

關鍵就在於這個「再次轉讓的收入」,因為子女接受贈與時的成本為0,相當於要足額計算房屋差價,20%的稅率,動輒就是幾萬乃至十幾萬的費用。

尤其是最近幾年,在限購、限貸等「新禁令」的影響下,很多熱點城市的房價出現了倒掛,二手房價格居高不下,如果你的房子過戶子女的方式不當,未來孩子們要轉賣房產,會被收取高額的個人所得稅。

在最後,筆者要強調一點,要不要給子女過戶房產,每個城市、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盡相同,重要的是「適合自己」,假如你正準備在明年房產過戶給兒女,把以上這些弊端考慮周全後,再做決定不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6YBFG8BMH2_cNUgE9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