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戲的娛樂圈一哥,都是吃什麼出道的?

2019-05-09     美味來了





總看綜藝的人會發現,如今的演藝圈似乎都是同門師兄弟,不是睡過同一張床,就是在同一個教室練過形體,彼此熟知生活習慣,連哪一節課被老師點名都記得一清二楚。


上海戲劇學院,一所魔化大學,胡歌、陸毅、李冰冰、郭京飛等人都曾在這裡就讀,從老戲骨到小鮮肉,它的優秀學子撐起了娛樂圈的大半邊天。


這裡的靚女靚仔也是出奇的多,想當年好餓君還是個懵懂的女孩,曾經一次又一次地假裝路過華山路,就為了看一眼校門裡青春陽光的小哥哥。




不過大家都打心眼裡的好奇:同樣是四年,人家怎麼就長這麼好看?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會不會是學校食堂有專門的「減肥餐」供應?




其實80%的上戲人都會很無奈的告訴你:「我們吃食堂和外賣啊!」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座名聲遠揚的大學,竟然小到只有一個食堂。



從進入校園開始,你就不能放過任何一處小細節。華山路校區是上海戲劇學院的老校區,雖然面積很小,但是地處上海市區,也是當今許多一線明星的母校。



進門顯眼的位置放了校園地圖,一眼就能看明白學校的布局,從頭到尾只有一條主街道,但處處都藏著明星同款。





學校的戲劇表演會定期再上戲實驗劇院上映,有收費的也有免費的,從來都不缺觀眾和掌聲。


離著劇院不遠處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紅樓,裡面是不同專業的教室,從基本的英語課到專業的形體課都有。


這些大大小小的教室,藏在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可以看到沒有課程安排的教室里,有一群學生在討論學業。


和普通大學不一樣,這裡的教室似乎有點特別,每一間教室門口都貼有課表。





形體教室的桌椅很少,都被挪到了兩邊,中間的空地供大家做形體練習。





紅樓門口的長椅是明星密集駐紮地,如果哪天你路過,發現金世佳在這裡躺著閉目養神,千萬不要驚訝,他可能只是看劇本看累了而已。



旁邊的紫藤廬因門前茂密的紫藤得名,是留學生和研究生的教室,想來等到花開時一定很美。



學校的圖書館雖小,但是無處不彰顯著藝術感,三面透光的觀光電梯,木頭和黑色欄杆的現代藝術感結合,在陽光正好的時候選上一本好書細細品讀,這便是大學時光里的一份美好記憶。



門口這隻」招客「三花貓存在感實在太強,只要有人靠近就會上前喵喵叫,蹭腿撒嬌,這大概也是驅使大家去圖書館學校的動力之一。



轉入一個隱蔽的小巷子裡,發現了「九億少女的夢」,林更新的同款琴房。


還沒有走進門就聽到了悠揚的琴聲,有婉轉的歌聲和琴聲應和。



一間琴房雖小但應有盡有,每間都配置了空調,不用大夏天熱得汗流浹背,也不會在冬天凍得手指冰涼。



雖然上戲華山路校區地理位置優越,但是學校周圍卻被內環高架遮擋,另外一側是醫院,附近生存的小餐廳實在太少,所以學校里就一個食堂,成了大家平日覓食的主要地方。


食堂名字也非常簡單粗暴


一樓是傳統的食堂飯菜,雖然寫著11點開始售賣午飯,但不到11點就已經陸續出鍋了。


別看食堂小,這菜式可一點都不少,甜口咸口,從素到葷,平均一頓十來塊錢就能吃得撐破肚皮。


著急上課的同學可以到右手邊的打包處,阿姨直接把飯菜裝好飯盒,刷卡,走人。


上戲人專用飯票

中午十一點,食堂已經人滿為患,有剛下課的同學,也有著急上課的老師,學校還開設了校外人員用餐卡,所以也有少量附近的居民過來用餐。


還站在排隊的隊伍里時就已經開始張望菜品,選上幾個常吃的,再挑一個沒吃過的,15塊錢有葷有素。


小酥肉炸得比飯店還酥,外層的脆皮厚薄適中,內里的肉似乎用醬料腌過,肉質鮮嫩,非常入味。


花捲拿到手時還熱乎乎的,蒸得非常蓬鬆,撕下一小塊來就著清炒包菜,一口吃下今日份的VC需求。


咖喱雞塊似乎是高校的經典菜,土豆燒得很綿軟,筷子輕輕一戳就能戳起一塊。雞肉就比較考驗運氣了,吃到大腿或是翅膀的部分,肉就又滑又嫩,如果吃到雞胸肉,柴柴的也算是鍛鍊咀嚼肌了。


這份沾滿番茄醬的炒蘋果實在是太驚艷,外層的醬汁酸甜可口,有了高溫加持後蘋果的香味被完全激發,沒想到傳說中的黑暗料理味道還不錯。


從一樓的出來左轉,大概走個十米就能看到二樓的清真食堂。


二樓的面積更小些,但依舊擋不住大家前來覓食的熱情。



入口處的餐具機器被好餓君一眼鎖定,伸手到感應區稍作停留就能取餐具,衛生便捷,真是恨自己太早畢業。


二樓都是小盤菜,分量剛好夠一個人吃,如果和同學一起結伴而來,可以多拿幾個一起吃,感覺上和外面的「大食堂」餐廳很像,不過菜價只是外面的1/2哦。


二樓的菜吃起來口味重些,好餓君對這盤茄子真的愛到不行,入口微辣茄汁鮮美,就著白米飯能吃三大碗!



這天天吃食堂,偶爾也有膩的時候,周末睡個懶覺,食堂都已經關門了,只好到附近找點餬口的東西。


周末不給充值,任性的充值窗


校門外右轉二十米開外的小巷子口,有一個簡易的小攤,還沒走到攤前就能聽到超大的音樂聲,招牌已經換過很多個,但依然是手寫的。


據說這是胡歌當年常常光顧的小攤,只有勤勞的人才能吃到老胡同款雞蛋餅,7點以後起床幾乎不可能吃到。


買好吃的到旁邊餐位就坐,一張桌子大概能坐下六七個人,實在坐不下在旁邊站著也要吃上一碗。


來晚了不用擔心,雞蛋餅沒了,餃子和麵條還是有的。麵條15塊錢一碗,是大爺自己做的土豆哨子,裡面有一整個雞腿。要是大爺眼熟你,少收你三五塊也很正常。




餃子也是大爺自己親手做的,從餃子皮到餃子餡,中午12點就準時售罄,大爺還要著急忙慌地趕回家包餃子。


12塊錢一共12個,價格還不算太便宜,韭菜肉餡的餃子味道很鮮,沾上點醋和辣椒,一口一個一會兒就吃完了。




再往前走兩步就到了丹妮小賣部,據說曾經有鄧倫出沒。




別看店鋪很小,裡面什麼都有,甚至有剛出爐的水餃,懶得出門吃飯的時候就過來拿盒泡麵,再加根火腿腸,也算沒虧待自己。




咕嚕咕嚕轉的烤熱狗,肉多的五塊,肉少的兩塊,每次路過都忍不住買一根解饞。




沒想到這個店裡還賣現磨咖啡,招牌是老闆自己手寫的,上課前端一杯美式提提神,10塊錢買不來吃虧買不了上當。




馬路對面的谷心是一家茶餐廳,一般中午都只有甜品賣,不得不說他家的芝麻糊味道真的很贊,芝麻磨得很細,一口暖暖的特別香。




學校另一個門口的全家便利店也是日常外出的覓食之地,還記得那些便當,吃來吃去還是更愛咖喱豬排,約會快要遲到的時候,也會到這裡買個金槍魚飯糰充飢。




上戲華山路校區的宿舍大門是朝外開的,宿管阿姨超級親切,拉著你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宿舍不存在斷電一說,不過期末通宵的時候真的很崩潰。




因為宿舍是男女混住,所以在馬路邊經常看到穿著拖鞋的仙女仙男們取外賣。偶爾外賣小哥等急了,宿舍又不讓進,乾脆就整整齊齊地碼在門口台階上。




這個宿舍的硬核之處就在於,宿舍一樓竟然開著一家蘭博基尼店。




超大的空間裡,零零星星放了幾輛車子,光是在店門口就感受到了「買不起」的氣息。聽一個路過的小仙女說,即便是住在蘭博基尼頭頂上,也從來沒有進去過。




其實上戲賦予了大家太多期望,從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每一個人都要比著學長們成功樣子成長、學習。




在外人看來,上戲是一個有趣又有錢的地方,其實恰恰相反。枯燥的理論課總是背到頭禿,各種課程排練忙到飛起來,從早到晚都沒心思吃下一口飯。


從入學時的滿心期待和好奇,到畢業時的留戀和不舍,青春,汗水,眼淚,笑容... ...那些充滿閃光點的日子,都留在了紅樓的教室里,端鈞劇場裡,最後定格在佛西樓的門前。




雖然校園很小,但是卻很方便,偶爾貪睡十分鐘,也不會因為路程太遠而上課遲到。


這裡藏著各種各樣的貓,時不時地就會跑出一隻小精靈來,校園裡也隨處可見他們的溫馨小窩。




多希望時間可以再慢一點,雖然食堂一樓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離開之後卻很想念那個味道。




每天都期待著下課以後,和喜歡的人一起,慢悠悠的盪馬路,從華山路盪到武康路,其實也就二十來分鐘而已。




去sunflour坐坐,喝點飲料,吃些點心。




或者吃一碗阿拉餛飩,一行人被餛飩燙得直哈氣,一邊說著「好燙好燙」,一邊忙不迭地夾起下一個。



我想,你初次來到這裡的時候,也曾嫌棄它不夠華麗吧,不過那些對學校的吐槽,面對學業的不滿,還有對食堂的嫌棄,到後來都成了戳心窩窩的地方。






*掃下方二維碼,可進入公眾號「魔都好餓」,更多好味等你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OFCmwBmyVoG_1ZNe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