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嫌8歲孩子不敢張口說英語,報班需謹慎,孩子天賦需要鍛鍊

2020-04-26     布丁媽媽私享會

表妹是一名英語教育機構的老師,因為工作的緣故經常接觸的到很多低年級的孩子,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英語的學習, 基本從幼兒園階段就有英語課了。

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大多數家長都不滿意幼兒園僅僅是背點單詞、唱點兒歌的英語教育模式,特別想讓孩子能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善於表達和交流,這樣的要求對於不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孩子來,沒有交流的語言環境和大量的練習是不太現實的。

家長就一直堅持讓孩子上校外的各種輔導機構,他們一般是在周六日來機構補習英語,讓孩子不間斷學習英語。

表妹就遇見了一個很清秀的女孩子,她媽媽送她進入教室的時候特別跟她說要積極發言,積極練習,要不然就白來了。女孩子唯唯諾諾的答應後就進教室去上課了,那位家長也沒有走,就在家長休息的地方等孩子。

英語課程一節課就50分鐘左右,如果不是住得很近,來回折騰也沒啥必要。那天輪到朋友在家長休息室值班,當朋友回到工位的時候,那位女孩子的家長就站在那裡,明顯的是要有問題諮詢。

朋友就跟她聊了起來,她說女兒已經上了2年級了,今年8歲,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在學英語,但是她覺得女兒口語這塊是越來越弱了,原來在幼兒園的時候還敢上台表演,到了小學就打死也不肯了。也不知道為什麼,難道真的是越大越迴旋?

很多家長是不是也有這種困惑,孩子原來很大膽,怎麼越長大越不敢表現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的情況呢?

第一、 孩子年齡增長後,自尊心比較強,所以怕出現了失誤以後丟面子,就不像在幼兒園的時候那麼膽大了,變得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了。

第二、每周來一次,機構裡面上的課都是有內容和進度規定的,只有完成了進度的前提下,老師才能有時間帶孩子練習口語,但一個孩子練5分鐘的話,以最小班容量6個孩子,也要半個小時,除非專門的口語課,平常的授課一節只有45分鐘,不可能完全在練習口語。

第三、最主要的是孩子還是沒有鍛鍊的機會,對她們來說,短暫的課上純英語的交流教學模式每周一次,如果課下沒有人專門指點她們的發音和交流的內容就基本沒有時間再去練習了。

其實就是老師科班出身,英語起碼要過了6級才能有任教資格,但是他們都不能保證跟外國人的交流就會非常的順暢,這是需要多年的專門的口語練習的。

作為一個8歲的孩子,要讓她達到非常流利自如的運用英語,除非全家人在家的時候都用英語交流,父母能夠給她創造這個語言環境,否則她不會有那麼多機會去練習的,這樣的話要求口語流利是有點要求過高了。

孩子真的無法做到口語流利嗎,那倒也不完全是。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益進步,可以有些方法彌補這樣的缺憾。

第一、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平台進行語言交流,這就要從網絡上找到那種專門交換練習口語的網友,比如說互相交換著練習,你家孩子教對方英文,對方孩子教你家孩子英語,這樣的話雙方都可以得到練習,而且發音很地道,不會出現語音偏差。

第二、在練習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去參加英語短劇表演之類的演出,這種活動在大城市的英語角或者專門的英語協會裡面都會有這方面的內容。只要留心,也有時間的話,對孩子的表達力是個很好的鍛鍊,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上台的恐懼感。

第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教材的掌握程度、熟練程度、表達程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堅持下去,孩子的英語口語綜合水平會得到很快的提升,如果能交到志同道合的英語愛好者會有更好的效果。

在英語的學習中,孩子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孩子被磨得失去了興致,那就是得不償失了,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不要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

只要孩子不逆反,家長能夠堅持下來,英語學習的效果日積月累肯定會顯露出來的,這個過程是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能辦得到的。

家長也應該進行自身的提高,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爭取能達到跟孩子鍛鍊口語的水平,其實這也不是很難的一件事,這樣既提高了自己,又是最有效的幫孩子練習的方式。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l4StHEBfwtFQPkdCh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