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燕 孟群舒 洪俊傑 來源:上觀
隨著疫情逐步緩解,滬上餐飲業開始恢復堂吃,市民的消費熱情漸漸復甦。這些餐廳是否已恢復之前的人氣?記者近日探訪滬上幾家網紅和熱門餐廳。
重慶火鍋
「電台巷」排隊有170多桌
傍晚6時,店門口排了二三十位顧客,服務員只能說停止取號啦,改天再來吧。
40多口紅油鍋「咕嘟咕嘟」冒著泡,滾燙的熱氣升騰,像一座座正在噴發的小火山,十多位服務員忙碌地穿梭在150多位食客中間,送菜、添水一刻不停。
這是網紅店「電台巷火鍋」晚餐時段的一幕。傍晚6時,記者到達火鍋店時,二三十位顧客在門口排起長隊,服務員探出腦袋:「已經停止取號啦!前面排了170多桌,改天再來吧。」怎麼有這麼多人?店長馬先生說:「最近這兩周都是這樣,尤其是周末,如果現在不停止取號,就沒辦法準點下班了!」
來自重慶的「電台巷火鍋」在上海吃貨圈裡名氣不小。2018年,電台巷火鍋上海首家分店開業當天,立刻占據大眾點評上海地區火鍋熱門榜第一,兩家分店至今占據虹口區和人民廣場火鍋熱門榜第一。記者在軟體上看到,2月11日恢復營業以來,幾乎每天都有網友評論,總點評數已超1.8萬條,「打卡」成為高頻詞。在店門口,記者隨機採訪多位顧客,很多人表示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出門聚餐。有人在朋友圈看到這家網紅店,兩個小時前取了號,為等號已在周圍轉悠了好幾圈。
火鍋店主打懷舊風,牆壁和地面鋪著綠白相間的瓷磚,模仿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小賣部和洗澡堂。簡易三角凳和不寬敞的桌台,就像重慶的路邊店,市井氣十足。馬先生說,疫情之前,通常營業到凌晨2時;受疫情影響,復工初期限制人流,營業時間調整到晚上10時,前兩天剛把營業時間延後至零時。「目前全天人流量在四五百人,剛恢復營業那會兒每天人流量只有一兩百人。」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附近不少公司職員也選擇到火鍋店聚餐。李女士和同事一行8人下午4時就來到店內,「這是疫情過後和同事第一次聚餐,只有火鍋才方便這麼多人聚一起。」李女士說,看到門外這麼多人排隊還是很驚訝,「可能大家真的憋壞了吧。」
新疆羊肉
耶里夏麗新零售半成品
受疫情影響客流驟減,餐廳變換方式自救,開新零售店是想和居民保持互動。
上周起,耶里夏麗17家分店恢復開放堂吃。中午時分,記者來到南丹東路分店。
穿著新疆民族服裝的迎賓小姐姐熱情招攬客人,桌上放著幾瓶消毒洗手液供顧客使用,每位顧客進店之前都要測體溫。中午11時10分,餐廳已經來了5桌客人。坐在中間位置的王先生是位老食客,他說:「我常來這裡吃,烤羊排是必點的。這次疫情,餐飲業很不容易,我們老顧客肯定要支持一把。」他和朋友點了烤羊排、石河子涼皮等經典菜,還要了新疆啤酒。
一刻鐘過去,店裡客人多起來。11時30分,已有十二桌食客。坐在靠牆位置的周阿姨和老伴點了白灼羊肉、土豆絲、石河子涼皮、烤饢等。「以前我還會點『烤魚』,但菜品還沒完全恢復。」走的時候,周阿姨打包了兩盒羊肉餃子,「回家可以煮來吃」。
「人氣在逐步恢復,大部分都是老顧客。相比疫情前,餐廳已經縮減了桌位,相當於原來的三分之一。現在每天的客座率是以前的20%。」耶里夏麗食品公司負責人龔青說,前段時間,原料供應不上,現在部分已經恢復,食客們又可以吃到來自新疆的羊肉了。
記者注意到,餐廳縮減的座位區辟出一角做「新零售」。「受疫情影響,客流驟減,我們變換方式自救,開了新零售店。」龔青說。新零售店新疆特色濃,有自製的饢、牛肉包、饅頭、水餃,最惹眼的是熱氣騰騰的現燒手抓羊肉,現切現賣,性價比高,「開新零售店是想和居民保持互動,顧客如果不想在店裡堂吃,可以在這裡選一兩樣半成品帶回家。」
花與西餐
花廚午餐客流「絡繹不絕」
剛復工時給來店客人送一小束鮮花,希望在非常時期能給大家的生活添點顏色。
從廣元西路進入徐家匯One ITC國貿匯商場,眼前就是「花廚」:一家在北京小有名氣的餐廳,今年初才來到上海,開業僅7天就因疫情不得不暫停營業,2月下旬才恢復堂吃。周六中午11時30分許,花廚門口店員戴著口罩和乳膠手套給顧客測溫,店內12張桌子已坐了8桌客人。
20天前採訪花廚的創始人孔婕時,她還很擔心——當時,一整天堂吃客人可能只有一兩桌。「這兩天真的越來越好了。春天來了,感覺一切都在復甦。」
花廚的特色是花與美食。桌上的鮮花是暖暖的黃色調,淡粉和淡黃的桔梗、黃色的刺玫瑰和跳舞蘭,窗外的陽光斜斜地照在上面,充滿春天的味道。從天花板垂下來的蒲公英模樣的吊飾,與春天的氛圍很契合。記者打算在大眾點評上選幾個網友推薦的招牌菜,發現花廚已有「徐匯區西餐熱門榜第1名」的標籤。孔婕說,當初暫停營業時,花廚在熱門榜上排第三,後來因暫停營業跌落榜單。沒想到短短几周就後來居上了。「從3月中旬開始,天氣暖和了,店裡人氣也高了。我們努力保證花朵新鮮,花瓣邊緣有一點點乾枯捲起,就立刻換掉。今年冬天太長,希望走進來的客人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當天店裡的客流用「絡繹不絕」來形容並不誇張。客人落座後摘下口罩,拿出手機拍照。有四個年輕人在餐點上桌後,對著餐桌拍個不停,接著又把餐點拿起來,在餐廳里找合適的角度、合適的光線,忙著自拍、合影。
店員思思說,前兩周,生意還很慘澹,但一個獨自來用餐的女士說因為喜歡鮮花,特地來店裡消費。還有一對夫妻,常來這裡喝下午茶。「剛復工的時候,我們給來店的客人送一小束鮮花,他們很驚喜,還問會不會加重我們的經營負擔。可我們想,如果在非常時期能給大家的生活添一點顏色,那就值得。」
中式快餐
老鄉雞官微咯咯噠賣萌
外賣還沒到年前水平,總體恢復80%左右,「特殊時期,要求不多,盈虧平衡就行。」
記者上周六來到老鄉雞中山店。這家門店中等規模,是老鄉雞標準化裝修,取餐區和後廚全透明,門口設有測溫處和洗手台。大廳木寮下的紅色紙燈寫著「添好米」「吃飽飽」,堂吃顧客三四個,店員五六人,餐檯上菜品十餘種,比較冷清。
這個中式快餐品牌連鎖店在全國超過800家,上海現有9家。中山店店長宋先生介紹,3月初店裡已恢復堂吃,但來的人不多,外賣還沒有達到年前水平,不過總體恢復80%左右,大概每天能有兩三百單。他說:「特殊時期,要求不多,盈虧平衡就可以了。」營業時間也縮短很多,年前早上6時開門,晚上10時結束營業;現在是早上8時開門,晚上8時結束營業。員工實行兩班制,中午顧客稍多一些,所以早上2/3的員工在崗,下午是另外1/3。
一個人來吃飯的安徽小伙兒說,疫情期間因為想這個味道,點過外賣,恢復堂吃之後來過好幾次了。「老鄉雞的官方微博常發『咯咯噠』賣萌,被老闆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