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充值1.2萬餘元「吃雞」不到一個月花掉父母一年積蓄

2020-04-09     香城都市報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王奇峰)如果不是上街購物時發現餘額所剩無幾,何先生仍然對兒子用手機充值玩遊戲的行為一無所知。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個月時間,兒子小武(化名)就偷偷用微信「Q幣充值」,幾乎花掉了他家一年的積蓄。

少年長期沉迷遊戲

今年39歲的何先生是咸安區向陽湖鎮人,兒子小武今年13歲,讀六年級。何先生和妻子常年在浙江溫州務工,小武長期交由母親照顧。

「家裡經濟負擔重,不出去打工日子難過呀。」何先生介紹,父親前年患病後過世,家中除了有個未成家的弟弟,還有一個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的妹妹。

何先生說,小武原本成績還可以,但去年迷上網絡遊戲後,成績下降明顯。疫情期間,小武一直居家上網課。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何先生將手機交給小武后,就忙自己的事去了。他不知道的是,兒子套取了他的支付手勢密碼。

「我和他媽媽文化程度都不高,學習的事我們不懂,對手機、遊戲這些更是一竅不通。」何先生表示,正是他的一時疏忽,卡里的1萬多元被「消費」得僅剩300多元。

充值只為「炫酷皮膚」

在何先生出示的「充值服務」帳單中,記者看到: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上千元——3月11日至4月5日期間,小武共用手機充值12256元,其中3月30日單日充值1600元,4月1日更是高達2200元。

在何先生的追問下,小武交代他玩的是一款叫「和平精英」(俗稱「吃雞」)的遊戲。而每次充值,都是為了購買遊戲中的「皮膚」。

「如果我不充值,在遊戲中的皮膚就不夠酷炫,就會被隊友們踢出去。」小武說,為了能加入「戰鬥」,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充Q幣。

「班上同學玩網絡遊戲的現象很普遍。」小武告訴記者,課餘時間總有幾個同學在討論遊戲,他為了跟他們「交朋友」,漸漸就上了癮。而每次用手機充值後,為了防止父親發現,他都會快速刪掉「微信支付」的記錄。

希望警示更多家長

「小武是未成年人,他充值的費用遊戲商家應該退還,但我卻不知道怎麼聯繫上對方。」何先生表示,他和妻子辛辛苦苦打工一年,收入也不到10萬元,刨去兩個孩子的教育經費和全家的生活開支後所剩不多。年前,夫婦倆好不容易攢下這點積蓄。

「孩子他媽還不知道這個事,我都不知道怎麼跟她交代。」說到這裡,何先生止不住流淚。

「作為班主任,聽到這個消息真是非常痛心。」小武的班主任吳老師表示,疫情期間,學生居家上網課是客觀需要,家長對孩子的監管起到主導作用。受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存在盲目攀比、跟風心理,與家長疏於管教和防範也有一定關係。

「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他的時間太少。」何先生表示,他已決定今後就近找一份工作,多陪陪孩子。同時,他希望,通過公布他家的遭遇,警示更多的家長提高防範意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XlvXXEBnkjnB-0zV1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