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塊錢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到底可不可信?醫生的答案來了

2019-09-20   腫瘤專科醫生

一則舊聞,但不斷有人提起,什麼舊聞?這是一則2016的報道:「浙江醫生真牛!用十幾塊錢的小蘇打餓死了癌細胞」,一時間網絡多方熱議,有人關心前景和實用性;有人科普闢謠,控訴記者亂報道。「十塊錢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到底可不可信?

這個確實是2016年的舊聞了,但還是有人在問這個問題,畢竟花十塊錢就能餓死癌細胞,這等好事當然很有誘惑力。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其實吧,醫學上還真有「餓死癌細胞」一說,但不是大家所說的不吃不喝餓死癌細胞,如果有人真的不吃不喝的話,癌細胞沒餓死,病人自己先餓死了,這是同歸於盡。醫學上所謂的「餓死癌細胞」指的是,通過切斷癌症病灶的血液供應,從而也就是切斷了癌細胞的營養供應,當然就「餓死癌細胞」了。這聽起來很有道理,那如何才能做到呢?當然不是前面說的「同歸於盡」式不吃不喝,而是通過介入的方法選擇性栓塞癌症病灶的供應血管,或者通過某種藥物來抵抗癌症的新生血管生成。前者的介入栓塞療法在原發性肝癌中已經是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法,後者則是所謂的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比如貝伐單抗、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恩度)以及很多小分子的抗VEGFR靶向藥。

來說這個「十塊錢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其本質仍然是介入治療,且目前只限用於肝癌,它只不過是對之前傳統的介入療法的改進,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多打了碳酸氫鈉,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小蘇打非常便宜,於是就有了所謂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報道,這顯然是媒體記者不了解真實情況的結果,既有標題黨,又有誇大其辭,很容易讓不明真相的普通老百姓誤以為只需花十塊錢買點小蘇打來吃就可以餓死癌細胞。其實,這種改進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據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達到100%,所謂客觀緩解率,也就是影像檢查看到腫瘤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縮小,這個結果是可喜的。但必須注意,這仍然只是一個小樣本非隨機對照的初步研究結果,尚不足於下結論;適用對象仍然只是巨大肝癌,適合介入治療的情況。而且必須明確,不是吃小蘇打就能治癌,遇到這類報道,好好向專科醫生諮詢清楚,不要被媒體的博眼球的標題黨所忽悠。

聲明: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轉載到任何平台!否則將追究責任,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