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台《乘風破浪的姐姐》在今年夏天掀起了一陣旋風,收視率屢創新高,優酷趁熱打鐵推出《追光吧!哥哥》,引發了一波回憶殺,從初舞台的得分排名便可知曉一二,前五名分別是陳曉東、明道、陳志朋、汪東城、付辛博。
這與《浪姐》最初的觀感大致相同,雖然80後、90後、00後評分觀眾同為100名,但即使是00後,對於陳曉東《情有獨鍾》這樣的歌曲也一樣非常入迷。
哥哥們的話題集中在「去油膩」、」身材管理」和「舞蹈僵硬」這三個方面,而且參賽人數21人離《浪姐》的30人少了近1/3,但有些演員的表演依然讓人眼前一亮,比如肖順堯的《197653》,演唱出了韓戰英雄們鐵骨錚錚的氣概,甦醒的《真實時光2020》,一開口又讓80後回憶起當年那個轉音王子的餘音繞樑。
這檔節目設置為混齡男團競演真人秀模式,其中並沒有年齡的限制與淘汰一說,一切都以7人成團為最終目的,這成為決定節目收視率的雙刃劍。在我看來,與其定義為」競演真人秀」,不如改為「成長類真人秀」,因為要想提升人氣和知名度,在專業能力上都要有所突破,前後的「成長變化」才應該是最吸引人的一點。
01、比身材管理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對舞台的熱愛!
身材管理對於像21歲的丁澤仁這樣的年輕藝人來說沒有任何問題,反而像49歲的陳志朋、40歲的明道卻是一道坎,縱觀「浪姐」的成員,清一色的大長腿、小細腰,對於30歲以上的姐姐來說,身材和容顏是最為重要的兩點,而這背後其實包含了她們對舞台的熱愛。即使是現在很少上節目50歲的鐘麗緹、49歲的陳松伶,她們都在努力控制著身材,因為她們依然留戀著舞台,這比男藝人們簡單的「我熱愛這個舞台」來的更為動人。
艾福傑尼28歲,但卻是一個靈活的胖子,金星的點評是「你不需要減肥」,原因何在?因為他熱愛這個舞台,rapper身上的勁頭一直流淌在血液中,這種發福並不是不注重身材管理導致的,而是因為易胖體質。相比來說,39歲杜淳的身材很好,跳的舞蹈卻被鄭爽點評為「淳哥要混不下去了」,金星說「噁心了一點」,網友說「跳的有點像大猩猩」。
調侃杜淳英文水平的笑話更是讓很多人捧腹大笑。杜淳:「a little bit 蛋餃肉絲(dangerous)」。服務員「少了些鵪鶉蛋(安全感)」。金星看到杜淳唱跳《情人》想到了「老杜」(杜德偉),這也印證了鄭爽的那句「天啊,竟然是這首歌,竟然一句沒聽出來」。
雖然之前不認識符龍飛,但他在演唱《I』mOK》時,全身都在發光,因為他準備的十分充分,舞蹈跳的很炸,更讓金星頗為讚賞「這是第一個讓我鼓掌的舞台,我記住你名字了」,觀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哥哥們的狀態更多體現的是他們做事的認真程度。像王菲菲和孟佳,在《浪姐》之前恐怕很多人都不認識,但每一次舞蹈都體現了她們對舞台的熱愛,每個看完的都會深受感動,過去的已經過去,只有把握好現在,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在這點上,哥哥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這種敬業感決定了他們受到觀眾的熱愛程度。
02、真人秀換為淘汰制更為有效,成長空間與年齡無關
正因為沒有淘汰制,所以哥哥們並沒有危機感,印小天、丁澤仁和伍嘉成排名後三位,受到的懲罰是在野外搭帳篷住宿,每個人裹著厚厚的被子,這樣的用意何在?既不敢太冷,怕凍著哥哥,又起不到懲罰的意義,還不如換成增加訓練時間等方式,不痛不癢的懲罰相當於沒有幫助。
即使是出道時間很久,每個人對舞台的感覺也並不相同,陳志朋這幾年一直處於自我放飛的階段,肚子上的肥肉油膩到家了,應該是很久沒有表演機會,但汪東城卻表演了一些肢體比較柔軟的動作,由此可見,即使是成名已久的藝人,對於這檔節目的理解也並不相同,很多人還是很珍惜這個舞台。
檀健次的嗓音辨識度很高,他和肖順堯同屬於初代男團MIC,可惜有些「生不逢時」的味道,就像知名編劇汪海林說的「日本主要是養成系男團,因為地方小,就那麼點地方」,國內的養成系男團是最近幾年才蔚然成風,所以運氣也是成名很關鍵的一個因素。檀健次和肖順堯參演過不少的電視劇,比如《鬢邊不是海棠紅》、《軍事聯盟》等,但4年的唱跳訓練和努力依然讓他們無法忘懷,所以當肖順堯一開口,檀健次就哭了,而他演唱的炸裂程度同樣表明他的不甘心。
胡夏的情歌一直溫暖人心,但同樣避免不了「不火」的尷尬局面,在節目中,他的舞蹈已經比較顛覆了,這就是他邁出的一步,而憑藉《三十而已》爆火的李澤鋒則給人另一種踏實的感覺,嗓音低沉,飽含激情。
年齡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努力越久,越會珍視成名的機會,也會做出更多的努力,但如果僅僅把這個舞台當成是表演的機會,而缺乏了向上野蠻生長的動力,那麼即使「成團成功」,關注度也可能泛不起任何的水花。
03、回憶殺不可能長久,提升內功在任何年齡都尤為關鍵
儘管在初舞台上,大部分明星都選擇了成名曲,但僅靠回憶殺是不可能長久的,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觀眾對個人的看法才是關鍵,而提升唱跳水平則成了決勝的關鍵。
印小天沉寂了很久,但他的舞蹈還是很輕盈,鄭爽說「有種看遼寧春晚的喜慶感」,其實說的是印小天身上的樂觀精神,儘管印小天在內投時排名倒數第一,但我依然很看好他,因為他夠努力,而且對這個舞台充滿了敬意,技術層面完全可以通過努力得到改變。
李汶翰在年輕一代中有很高的人氣,他也是《青春有你》的冠軍,但最近卻頗受爭議,在《我就是演員》中被於正批評」尬綜藝」(同時參加兩檔綜藝),其原因無非是增加曝光機會,但從效果來說卻適得其反。其實李汶翰的唱跳能力很強,與其在演員道路上淺嘗輒止,不如在歌手道路上深耕,「突破桎梏」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應該用行動告訴觀眾:「我具有無限可能性」。
在節目之初,一份關於藝人不得提及男藝人黑料的問題不脛而走,除了燒餅和付辛博沒有緋聞外,其他明星都或多或少涉及,這種不打自招的方式並沒有給節目增加好感,反而有些敗路人緣,節目組想要通過明星們的成長提升收視率是正確的,但這種迴避方式卻並不穩妥。
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提升專業能力和採訪談話來扭轉觀眾們的印象,說到底,競技類真人秀好看之處就在於轉變。
讓觀眾們了解明星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進而加深好感,這比避而不談要好很多吧。希望哥哥們不僅能夠「追光」,更展現出自身的陽光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