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樹
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部署,2020年是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的關鍵時間點。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也是許家印在南海邊栽下的「花」的花開時刻。
十年前,恆大在海南島對標杜拜棕櫚島、總投資達1600億興建了海南恆大海花島,2020年,海花島將全面營業。
時間巧合的背後,恰是許家印和恆大一直為行業所津津樂道之處,即對經濟發展周期脈搏的精準把控和緊隨國家戰略起舞的發展思路。從恆大地產到恆大足球,從恆大造車到恆大文旅,一貫如此。
10月7日,恆大海花島十年歷程攝影展在海南舉行。攝影展全面呈現了海花島從無到有的十年發展歷程。
作為填補國內空白的世界頂級文化旅遊勝地,恆大總投資1600億,邀請了600多名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大師操刀設計的海花島項目,擁有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博物館群、童話世界、水上樂園、海洋世界、國際購物中心、現代酒店群、五國溫泉城、華夏影視基地等28大業態之多。
目前,海花島各項主體工程已全面竣工,計劃在2020年全面開業。十年磨一劍!一個世界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配套最全的頂級文化旅遊勝地——「東方棕櫚島」正從夢想照進現實。
若把時鐘調回十年前(2009年),人們會發現恆大海花島的開發,與中國旅遊業頂層戰略啟動及海南島國家戰略地位提升,竟都在同一時間。
那一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對旅遊業提出全新定位,即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宏偉目標。
那一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正式步入正軌,並提出在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自此,海南島作為我國旅遊強國戰略的戰略支點地位得以確立。
同是那一年,恆大啟動了海花島的調研規劃工作。於2012年先後取得國務院的海洋功能區劃批覆、國家海洋局的區域建設用海規劃批覆、用海規劃海洋環境審查批覆,2013年取得填海指標批覆,2015年完成填海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恆大通過招拍掛獲得土地使用權,並開始建設。
2018年,海南再迎重大利好,全島獲批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最終目的是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同年5月,海南省對59個國家的人員入境實施免簽政策(國內其他地區則10個不到)。
可見,過去十年是海花島大夢初成的十年,也恰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和國際消費中心建設大夢初成的十年。
也許會有人問:我們國家為什麼如此強調發展旅遊產業?為什麼如此重視海南國際旅遊島及國際消費重心建設?恆大投入巨資打造的海花島,未來發展前景能否承接海南打造旅遊島的重任?回答這些問題,需要用上那句老話:風物長宜放眼量。
一、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及日益增長的文化旅遊需求,被譽為「幸福產業」的旅遊業,正在迎來黃金時代。
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旅遊人數26.41億人次,2018年國內旅遊55.39億人次,翻了一倍多。而入境旅遊1.41億人次,國際旅遊收入1271億美元,是2011年的三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世界最大的國際旅遊消費國。
(資料來源:國家旅遊局)
(資料來源:國家旅遊局)
而據國際旅遊局預計,我國旅遊度假行業將形成10萬億級支柱產業;就全球消費趨勢而言,文化休閒、娛樂、旅遊度假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下一個經濟大潮,並席捲世界各地,產能紅利可觀,
毋容置疑,這是大眾樂於消費的朝陽行業,預示著文旅產業的投資窗口已然打開。十年前,正在思考恆大轉型的許家印,預知到走入小康的中國人,在旅遊消費上的增長前景。要麼不做,要麼就做最好!大舉進軍文旅產業,成為十年前恆大戰略發展目標。
二、我國旅遊資源雖然豐富,但因缺乏投資策劃、開發層次較低、加之設施落後,使得很多旅遊景點和項目大都處於粗放發展狀態。
如同質化嚴重,不少旅遊項目缺乏獨特性,營造休閒的環境和氛圍不足,導致用戶黏性較低。對於有志於在文旅行業大展拳腳的恆大來說,顯然這意味巨大的結構性市場機會。
三、我國是旅遊大國,卻不是旅遊強國。這一現象,又間接導致了中國服務業貿易逆差。
旅遊業的粗放發展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中國雖是旅遊大國,卻不是旅遊強國。如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旅遊業綜合競爭力位居全球第17位,與美國、法國、西班牙等旅遊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我國雖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國,卻僅是第三大入境旅遊接待國,每年有近1.5億人次出國,消耗外匯2500多億美金,成為中國服務業貿易常年的逆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這也決定著,新時代下的中國企業必然要肩負起做強中國旅遊產業的歷史使命。
四是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旅遊業對國民經濟、就業的貢獻越來愈大,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2018年,我國旅遊業對GDP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占我國國內GDP總量的11.04%。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和社會就業綜合貢獻均超過10%,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因此,旅遊產業也是重要的民生產業,解決旅遊業問題,本身也是在解決民生問題。
旺盛的消費需求,大而不強的旅遊業現狀。無論是純粹的商業考量,還是企業組織在國家產業戰略中的角色和社會責任,基於過往經驗,都決定了許家印和恆大會all in文旅產業。
如今文化旅遊產業已成為「新恆大」戰略布局(地產為基礎,旅遊文化、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兩翼之一。據悉恆大旅遊打造填補世界空白的拳頭產品「恆大童世界」,15個項目已完成布局,2021年起將陸續開業。而海花島則是恆大眾多旅遊項目中「最靚的仔」。
海花島,是許家印十年前用心栽下的一枝「花」。
許家印在海花島項目上傾注了大量心血,從構思到親自手繪規劃草圖,從整個業態選擇和布局規劃,到每個建築內的功能分區、平面設計、樑柱布局,再到外立面的造型和線條,許家印都是親力親為,從構思、規劃、業態、設計到填海施工,整整七個年頭不知道花了多少日日夜夜,不知道組織了多少次會議與各領域的大師進行反覆研討和修改,最後鑄就出這一世界頂級文化旅遊勝地。
可以說,許家印就是海花島的總規劃師。
這種執著和用心,既是許家印個人做事風格的固有體現(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也是恆大企業精神文化的彰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工匠精神),更是海花島戰略地位的必然要求。
據稱在恆大內部,海花島的興建,都被當做是集團旅遊業務的一個標杆,對恆大在其他地方的文旅項目而言,更有著項目策劃、開發和運營等多重指導和示範意義;
對海南而言,海花島,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國際消費中心和自貿區建設的重要一環,而且從區位上看,其是連同海口與三亞的關鍵支點,重要性更是毋容置疑;
對中國旅遊強國戰略而言,海花島將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其全球頂級文化旅遊勝地的標籤,不僅會讓其成為全球文化旅遊產業的中國民族品牌(就像棕櫚島之於杜拜一樣),也將為中國從旅遊大國邁向旅遊強國作出貢獻,如吸引更多外國人進入中國旅遊,縮減服務業貿易逆差等。
海花島能否成為東方棕櫚島?海南能否成為東方杜拜?大幕已經拉開,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