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藥劑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近期天氣變化無常,醫院帶狀皰疹患者明顯增加,老少皆有。帶狀皰疹,俗稱"纏腰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是潛伏於感覺神經節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後發生的皮膚感染,會引發神經痛,若治療不及時,頑固性神經痛將一輩子如影隨形。
症狀及表現
帶狀皰疹患者可根據其皰疹分布具單側性,呈帶狀排列和伴有神經痛確診,以沿身體一側周圍神經出現呈帶狀分布的、成簇出現的皰疹為特徵。一般初次感染時全身散發小紅疹,其中央水皰瘙癢但可自愈。若初次感染未根治,其潛伏病毒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時將復發,形成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患者病發前一般伴隨身體疲乏、發熱、精神不濟、四肢酸軟無力、食欲不振等症狀,其好發於三叉神經、肋間神經、臂叢神經及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的皮膚。病程一般持續2~3周,其重要特徵之一是神經痛,兒童疼痛較輕,年老患者則疼痛劇烈,皮損患者癒合可遺留為頑固性神經痛。
治療方法
治療帶狀皰疹,要從抗帶狀皰疹病毒,減少疼痛和炎症,促進癒合等這幾方面著手。
(1)抗帶狀皰疹病毒藥:如口服泛昔洛韋膠囊,3/日,500 mg/次,共7天;口服伐昔洛韋膠囊,3/日,1000 mg/次,共7天;用於早期帶狀皰疹的抗病毒治療。
(2)鎮痛藥:帶狀皰疹伴隨神經痛,應加用鎮痛藥。如布洛芬、曲馬多等。
(3)皮質類固醇藥物:帶狀皰疹水皰破裂可傳染,要抑制炎症,減輕後根神經節炎症及其後的纖維化,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如潑尼松治療,但因其可抑制免疫功能,有使帶狀皰疹擴散的可能,因此要慎用。
(4)干擾素:用於帶狀皰疹的輔助治療,用於嚴重或免疫功能明顯減弱的患者,還可用B族維生素,如口服維生素B1片或肌肉注射維生素B1注射液,營養神經,減輕疼痛和損傷。
(5)局部治療:用於水皰吸收、收斂、乾燥、消炎,預防皮損繼發感染,如病損局部可塗抹1%甲紫和爐甘石洗劑。
(6)藥物聯合物理療法:崑山中醫院對65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rb-bFGF)聯合高能紅外線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皮損修復及神經痛症狀,療效確切。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在對40例帶狀皰疹患者的研究後認為,加巴噴丁聯合高能紅光是治療頭面部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7)中西藥聯合:有人用口服阿昔洛韋聯合五福化毒丸治療30例,發現療效明顯優於單獨口服阿昔洛韋。
(8)中醫非藥物療法:有人採用針刺夾脊穴聯合刺血拔罐療法治療帶狀皰疹34例,發現總有效率為94.1%,療效優於對照組(口服阿昔洛韋片,阿昔洛韋軟膏患處塗抹)的7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臨床效果良好。
預防及護理
(1)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身體抵抗疾病的機能提高了,將是一切疾病的防護傘。應堅持適當的戶外活動或參加一些體育項目,用以增強體質。保持愉悅心情也是增強免機體疫力很重要的方法。
(2)增進營養。應注意飲食的營養,多食豆製品,山楂,甘蔗和梨等偏寒水果,禁食辛辣溫熱食物,慎食油膩製品,少喝咖啡等興奮神經的飲品。
(3)預防感染。感染是誘髮帶狀皰疹的原因之一。應預防各種疾病的感染,提高機體防禦能力。尤其是在春秋季節,冷暖交替,稍微不注意就極易感冒,要適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引起感染。若一旦感染,一定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治療,千萬要重視,若任其發展,將導致病情加重並難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