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X郭光華:把Polkadot與Cosmos相比,不是不懂,就是別有用心

2019-08-13     31QU



2019年7月17日,在區塊鏈里傳揚已久的Polkadot宣布推出Kusama測試網。

「Polkadot是現階段區塊鏈領域裡,技術最好,最值得關注的一個產品。」ChainX CEO郭光華告訴31QU,「而且在我看來,Gavin Wood是能夠和中本聰並駕齊驅的傳奇。」

他認為,中本聰作為加密貨幣的領頭人,而Gavin Wood則是區塊鏈技術的領頭人,「也正因為此,ChainX才會選擇Polkadot。」


文 / 31QU 張宇



ChainX選擇了Gavin Wood

「與其說我們選擇Polkadot,倒不如說我們選擇了Gavin Wood。」郭光華告訴31QU。

Vitalik雖然發起了以太坊項目,初步構思了白皮書並完成初稿,但是,直到Gavin Wood擔任了以太坊的CTO,並發布了素有「以太坊黃皮書」之稱的《以太坊虛擬機》,以太坊的技術實現才走上正軌。可以說,Gavin Wood奠定了以太坊的技術基石。

此後,以太坊市值一路走高,最終成為僅次於比特幣的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但這在Gavin Wood看來,只不過是練手的工具。

在以太坊的這段時期,Gavin Wood也意識到,日漸成熟的以太坊架構無法「推倒重建」,無法按其設想的方向發展。

「於是Gavin便將厚望寄托在Polkadot上面。」



2014年,Gavin Wood在出走以太坊社區前夕,推出了比以太坊更為先進的Polkadot概念。

而幾乎就在同時,Gavin Wood還在《Why We Need Web 3.0》一文中,闡述了對「Web 3.0 」的構想。書中表明,Web 3.0將創造一個新的全球數字經濟,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打破像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平台壟斷,並產生大量自下而上的創新,削弱政府對我們的隱私和自由的打擊,例如廣撒網的數據採集、審查和鼓吹將變得更加困難。

在Gavin Wood看來,Polkadot就是踐行其理想的最佳舞台。

「這個概念,比世界計算機更加偉大,也更加遙遠。」技術出身的郭光華很嚮往,「但我們不能因為遙遠就不去做。因為只有做了,新的時代才會到來。」

中本聰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Gavin Wood的時代正在到來。



Polkadot時代的ChainX


作為被Gavin Wood寄予厚望的項目,Polkadot自然有其獨特之處。

Gavin Wood在Polkadot白皮書中開門見山地介紹了Polkadot是一種異構的多鏈架構,旨在實現以往區塊鏈努力實現的3個目標:互通性、可擴展性、共享安全。

Polkadot由一個中繼鏈(Relaychain)以及一系列平行鏈(Parachain)組成。

其中,中繼鏈負責共享安全、共識以及平行鏈之間數據、消息和交易的跨鏈傳遞。

平行鏈則需要綁定Polkadot的Dots以租賃一個平行鏈插槽,以此來連接中繼鏈。

而對於已經無法改變共識機制、Token(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老牌公鏈)或者不願意改變共識機制以及共享安全的區塊鏈,則可以通過轉接橋的方式連接Polkadot生態。

在Polkadot生態中,ChainX專注於資產跨鏈,目標是成為Polkadot生態的資產跨鏈的網關。作為Polkadot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官方錢包支持的首批項目,ChainX承擔了Polkadot資產跨鏈的重擔,為鏈上用戶提供資產跨鏈服務,以及幫助各個接入生態的公鏈將資產轉移至Polkadot網絡中。

此外,因為有Polkadot的技術支持,ChainX還能發行各種智能合約的Token,並且,只要接入ChainX的項目,都能無縫對接到Polkadot上去。

「除了資產跨鏈和部署智能合約功能,ChainX還為比特幣做了個擴容。」郭光華說。

7月15日,ChainX上線比特幣鎖倉挖礦服務的第一天,便從用戶手上收集到了2000多枚比特幣。

郭光華將這些成績歸功於ChainX在比特幣擴容方面的成績,和其他比特幣擴容明星項目諸如RSK、閃電網絡相比,ChainX更受幣圈用戶的歡迎。

郭光華表示,RSK一直以來還停留在白皮書里,沒有正式落地,誰都不知道真正功效如何,而相較於此前備受關注的擴容方案——閃電網絡,儘管該技術可以提升比特幣的交易速度、以及處理小額支付的效率,但在處理大額交易的時候,效果並不理想。

「ChainX能讓比特幣從以前10分鐘打包一個塊變成現在2秒就能完成,這就是ChainX有意思的地方。」郭光華不無自豪的表示。

「但更有意思的是,ChainX並不是主動對比特幣進行擴容改造的,而是在探索Polkadot技術的過程中,恰巧發現Polkadot的技術能為比特幣帶來新的變化。」

郭光華告訴31QU,「我們就把比特幣跨鏈了一下,讓比特幣能和其他公鏈互相流通,這就算擴容了,對吧?」

在郭光華看來,在區塊鏈世界裡,比特幣毫無疑問匯聚了最強的共識。任何項目,只有和比特幣有所關聯,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他認為,任何技術都有發展的高潮和低谷。比特幣是靠共識撐起來的,共識不倒,比特幣不滅。

ChainX自然也不例外,因此,ChainX除了「碰瓷」比特幣以外,還不斷地對自身的發展模式進行創新。


ChainX沒有採用Polkadot的社區治理模式

據Polkadot白皮書介紹,Polkadot治理的核心是權益加權投票的概念,即DOT持有者在社區提出的全民公投中進行抵押投票,對Polkadot的所有變更需要大多數選票才能通過。

和Polkadot不同,ChainX在治理方面,並沒有採用Polkadot的治理方式。

「Polkadot的治理機制比較複雜,我們需要觀察一段時間。」郭光華解釋道,「治理和共識、智能合約不同,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不是技術之間的關聯。因此需要更加謹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郭光華極為推崇的一句話,他認為,如果在實踐過程中發現Polkadot的社區治理模式的確卓有成效,那麼不是不可以借鑑。

目前,ChainX採用的是POS共識機制,並且借鑑了比特幣的模式,其發行Token總量也是2100萬枚。不同的是,比特幣是4年減半一次,而ChainX兩年減半一次。

「我們採用比特幣分發模式,但採用的是節點治理。」郭光華表示。

之所以選擇這種治理模式,用郭光華的話說,是為了防止「集權」現象出現。

「現階段,市面上大多數項目的Token基本上都是以太坊的同類型產物。這些Token在一開始大多經過私募,這樣一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首批投資人自然而然就會成為鏈上治理權力最大的一批人。」

7月29日,ChainX社區治理的第一屆議會正式成立,議會成員選取參與競選節點總得票數在區塊高度2780000時的排名前十位。

「節點全靠選舉,而選票和自身持倉量無關。這樣一來,就不會有集權作惡的人出現了。」


不要再把Polkadot和Cosmos相提並論


自今年1月以來,Polkadot背後的瑞士非營利組織Web3基金會,嘗試通過Token私募(private token sale)籌措6000萬美元的資金。

據媒體報道稱,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有三家中國基金同意對該項目投資1500萬美元,但這三家投資機構同意對該項目投資的條件是將該項目的估值拉低到10億美元以下,低於Polkadot的預期。

雖不清楚這三家中國基金購買了多少Token,除了這三家以外還有多少投資者參與,但一位消息人士指出,Polkadot原本預期銷售50萬枚Token,但目前來看只能售出70%。

「這不要緊。」郭光華認為,這並不是市場不看好Polkadot的表現。「Gavin Wood是技術出身,在推廣和運營方面比不過孫宇晨、BM那種專業人士。但總得來說,Polkadot技術沒問題。」

此外,對於市場上很多人把Polkadot和Cosmos拿來對比的現象,郭光華有他自己的看法。

「單純的混為一談,真的很淺薄,在我看來,現在還在提倡這個說法的,要麼就是真不懂,要麼就是別有用心。」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

「現在市場上還對Polkadot持懷疑態度的人們,可以都去感受一下Polkadot的測試網,」郭光華對Cosmos不屑一顧,「Cosmos現在連一個產品都沒有,有什麼資格和Polkadot相提並論?」

在採訪過程中,郭光華不止一次的表示他非常崇拜Gavin Wood。

「所以當Gavin說他要做Polkadot時,我當時就覺得,這將為區塊鏈帶來改變。

「因為我覺得,就整個社會而言,最好的共識可能不是比特幣的共識,但最好的區塊鏈技術,肯定是Polkadot。」郭光華告訴31QU。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lvui2wBvvf6VcSZY8Dh.html






幣圈CEO往事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