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盼望著,盼望著,暑假結束了,孩子們要開學了。想必今年的假期是孩子們最長的假期了。年初的疫情,現在的暑假,都結束了。無論大中小學,終於都要開學了。但因為在家呆了好長時間,孩子產生了「假期綜合徵」不想去上學。但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謹防出現各種問題。
要說開學,真正最難的就是即將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了。因為從未長時間離開家長,所以勢必會有一些的難捨難分,我們要用一些積極的對策來幫助孩子
更快的適應校園生活。
總是聽說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其實這些焦慮大部分是家長自己產生的,而孩子本身沒什麼。所以想要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自身也需要調整。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分離焦慮小技巧,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一、不要過分強調離開爸爸媽媽
其實在孩子的認知里,上幼兒園就是要跟很多小朋友去玩,如果家長一直強調去幼兒園要離開爸爸媽媽,那孩子自己也會產生悲觀的心理。從正向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幼兒園有好多玩具,有好多小朋友。
二、家長隱藏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感覺孩子成長的太快,不知不覺就上幼兒園了,所以會有很多的不舍。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把這種不舍藏起來,因為你的情緒也會拉低孩子的情緒,家長放鬆一點,坦然將孩子送進學校,孩子適應的更快。
三、爭取做到第一個去接
有很多家長看孩子哭,總會說,你好好表現,我第一個來接你。
如果家長說出這句話了,那就一定要做到,這樣孩子第二天還是會好好表現。一般幼兒園都是採取半日制入園模式,所以家長可以不用很擔心。還有一點就是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要儘快離開,儘量不要讓孩子看到你,這樣孩子的哭鬧程度會小很多,更有利於孩子適應。
其實不止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很多上小學的孩子也會產生這種問題。因為一個假期都處於很放鬆的狀態,忽然要開學了,在心理和生理上就會有很多的變化。比如說開學之後,會出現:頭痛、腹痛、四肢酸痛的肢體症狀,還有的會出現失眠、食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還有記憶力下降等,其實這都是假期綜合徵導致的厭學症狀。
針對這些問題,有的醫院還專門開設了一個科室叫做「厭學門診」。但其實都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家長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循序漸進幫孩子及時調整適應過來即可。
也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給予一定的儀式感
逛超市的時候,帶孩子去文具區選購他需要的學習用品,讓他知道,這是在為他開學做準備。以後開學都可以帶孩子去選購,這樣孩子自然就形成習慣了。
二、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因為假期的時候出去玩或各種事情,孩子的作息規律可能有點變化,所以開學之前,家長要儘快的帶孩子調整和適應上學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上學才不會遲到。
還有定時相約的《開學第一課》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觀看,適當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充分放鬆孩子的心情。
簡談小課堂:新學期就要幫孩子樹立一個新的形象,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及時幫孩子調整心態和狀態,及時應對和接受新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gxOHQBLq-Ct6CZ-E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