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一艘航母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日本自殺機曾一度證明自身實力

2019-09-15     國家人文歷史

文 | 劉怡

一架改裝過的日本零式戰鬥機突然從低矮的雲層中鑽出,將一枚250公斤炸彈丟向「邦克山」號的飛行甲板邊緣,接著一頭栽進甲板前部已經做好起飛準備的機群里,引起一連串爆炸。短短30秒過後,另一架零式冒著防空炮火開始了自殺式俯衝,它將250公斤炸彈投擲在了3號升降機附近,機身則一頭栽在艦島基座上。「邦克山」號的飛行甲板和上層建築立即冒起滾滾濃煙,不獨吞噬了滿載彈藥和燃料的艦載機,有毒氣體還隨著通風系統進入艙內,使大量艦員因窒息而喪生。有整整402名水兵和航空人員在這次攻擊中殉職或失蹤,264人不同程度受傷。2.7萬噸級的「邦克山」號就此喪失了飛機起降能力和大部分通訊功能,被迫駛返本土進行全面維修。這艘完工剛滿兩年的大型航母此後再也沒能回到前線,不情願地結束了海上生涯。

1945 年5 月11 日,支援沖繩作戰的「邦克山」號航母先後被兩架自殺式飛機擊中

這是1945年5月11日,日本海軍「神風」特攻機群在沖繩海面襲擊美軍「邦克山」號航母時的情景。在戰爭的最後10個月里,累計有4艘美軍護航航母被日本自殺式飛機擊沉或擊毀,21艘大型航母、5艘輕型航母以及16艘護航航母不同程度受損。航母飛行甲板在面對劇烈爆炸時的脆弱性,令攻擊者和防禦者都感到由衷震驚。在那之前,整個海軍界公認摧毀一艘航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魚雷攻擊其薄弱的水下位置;那意味著需要由潛艇在較近距離上冒險開火,或者讓少數最有經驗的機組從低空逼近,穿越防空彈幕實施雷擊。而「神風」機群的戰果顯示:只要派出的自殺機數量足夠多,即使是技術最差的菜鳥飛行員也有希望重創大型航母。而倘若把有人駕駛的飛機更換成無線電操縱的飛航式反艦飛彈,攻擊者付出的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某種意義上,「神風」自殺機正是二戰後蓬勃興起的反艦飛彈的雛形,而推崇非對稱戰略的蘇聯海軍不出意外再度成為這種新武器的倡導者。1953年,他們開始生產最大射程100公里、頭部可攜帶600公斤高爆炸藥的KS-1型亞音速反艦飛彈,可以掛帶在圖-16型戰略轟炸機的翼下。1960年西紐幾內亞危機期間,裝備蘇制武器的印度尼西亞空軍一度計劃派出6架圖-16,發射KS-1擊沉荷蘭海軍的「卡雷爾·多爾曼」號輕型航母(即後來馬島戰爭中阿根廷使用的「五月二十五日」號),但在聯合國的調解下作罷。進入20世紀60年代,最高飛行速度可達2.0馬赫、攜帶有熱核彈頭的Kh-20也開始投入量產,它們將由最大航程15000公里的圖-95重型轟炸機發射。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蘇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日常即預備有近200架專用於執行反艦任務的岸基中遠程轟炸機,包括速度1.88馬赫的圖-22M「逆火」。搭載在這些飛機上的飛彈,也由最初易遭干擾的Kh-20進化成為最大飛行速度4.6馬赫、射程600公里的Kh-22,同樣可以選裝1000公斤高爆彈頭或核裝藥。

1982年9月30日,8架從遠東基地起飛的圖-22M呼嘯著掠過北太平洋,逼近到距離美軍「企業」號和「中途島」號航母戰鬥群僅有200公里處,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模擬攻擊。儘管美方遲緩的應對頗有故意「引蛇出洞」、以便在近距離上觀察這種蘇聯新型轟炸機反艦戰術的用意;但在實戰情況下,這意味著將有24枚Kh-22射向兩艘航母,每一枚都足以在艦體上炸開一個直徑5米、深12米的大洞。從那時起,搭配有重型反艦飛彈的「逆火」就被蘇聯海空軍視為最有力的「航母殺手」。在2002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恐懼的總和》中,再現了「逆火」在北海上偷襲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情景,這一次又是倒霉的「斯坦尼斯」號遭到了重創。

1988 年,一架蘇聯圖-22M「逆火」轟炸機被一架美軍F-14A「雄貓」戰鬥機監視

然而成功率如此之高的攻擊,只可能出現在電影中。畢竟,「逆火」是一種問世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非隱形大型機;當它在2000米低空朝航母戰鬥群突進時,會被E-2C「鷹眼」預警機安裝的AN/APS-145型脈衝都卜勒超高頻雷達(探知距離560公里)輕易捕捉到。此時「逆火」正處於重載狀態,無法以最高速度逃逸,面對接踵而來的戰鬥機群將毫無還手之力。而Kh-22雖然彈頭威力巨大,但和前輩Kh-20一樣存在抗干擾性差、末端機動能力不強的痼疾。在「宙斯盾」系統問世之後,攔截這類採用高空彈道的飛彈同樣不再是難題。

最重要的是,誠如「海權論之父」馬漢所言:倘若一支海軍始終拒絕發展攻勢制海主力艦,而僅僅滿足於裝備在一定範圍內擁有較大殺傷力的岸基武器(岸艦飛彈或空射反艦飛彈),那麼它將永遠只是一支防禦性的「要塞艦隊」。在岸基武器的覆蓋範圍以外,它完全無法保護本國常用的海運線免遭對手截斷;在岸艦飛彈和岸基遠程飛機的火力半徑之內,它的即時力量投送能力依然遠不及航母。類似的評價也適用於近年來大出風頭的反艦彈道飛彈(ASBM)——即使它的最大射程已經延伸到2000公里左右,即使它能徹底解決末端突防軌道問題,本質上依然不過是「要塞艦隊」的拳頭。這樣一種抵消型力量,註定永遠和真正的全球影響力無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1wzsm0BMH2_cNUgEm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