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單親家庭的少女為愛獻身,甘願放棄人生,卻感動數萬人

2020-06-29     軌道電影

原標題:《無限》:單親家庭的少女為愛獻身,甘願放棄人生,卻感動數萬人

奇幻類動畫片《無限》也叫《想哭的我戴上貓的面具》,由《美少女戰士》導演佐藤順一、吉卜力導演柴山志龍和《未聞花名》編劇岡田麿里聯袂打造。

受疫情影響,該片在6月18日登錄Netflix(網飛)播出,開播便擠進動漫排行前十名,其新穎的設定、唯美的畫風以及對少年內心的窺視感動了數以萬計的觀眾。

01、單親家庭之殤,需要一生去治癒

初二女生美代原生家庭並不幸福,她的父親再婚,和後媽薰生活在一起,而親媽對她不管不顧,這成為美代心結的開始。

對她來說,父母的離異更像是一種拋棄,更加糟糕的是,自己唯一的朋友小賴也因為世俗的眼光曾經放棄過她,這讓美代從小產生了極強的自卑感。

她說「小賴也好,爸爸也好,我才不要呢」,看似是一種賭氣的話語,卻能感受到美代對生活的絕望。

每個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總是感覺到自己是「上帝的恩寵」,應該得到所有人的關愛,可是現實生活中總有各種的煩惱,原本應該得到的愛也逐漸被生活所磨平。

美代逐漸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每天強顏歡笑,儘管在外人面前表現的非常活潑開朗,但夜深人靜之時的委屈與悲傷只有美代自己知道。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美代渴望得到愛,既然無法從家長和朋友身上獲取,她開始尋求異性之愛,同學日之初便是她暗戀的對象。

她把對日之初的表白寫到信上,卻遭到同學的哄搶,甚至公然在全班面前朗讀,而日之初聽完之後竟然直接回絕了,這種表白遭拒的感受更加劇了美代的自卑,她開始逃避,想要換一種生活,直到她遇到了貓店長。

02、得到貓的面具,放棄美麗人生

貓店長其實是日本妖怪文化的一種體現,他通過提供貓面具的方式獲得人類超過貓生命的時間,由人到貓的過程不可逆轉,而開始時,美代並不知情,她只是想要得到幸福。

美代之所以會喜歡上貓的生活源於日之初對貓的喜愛。變幻形態的美代可以依偎在日之初的懷中,聆聽日之初每天的所思所想。她逐漸沉淪到這種舒適的生活中,這種生活給了她無法體會的美妙感受,卻由此面臨人生還是貓生的選擇。

對於美代來說,貓的面具可以讓她逃避現實的煩惱,重獲嶄新的人生,但由此失去親人的關照,只能在遠方默默關注曾經帶給她傷害的親朋好友。

貓的人生就必定一帆風順嗎?表面上看,貓不用勞動,每天等待著主人的喂養,平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不用付出責任,但主人的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日之初未來還會戀愛、結婚、生子,所有的愛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

人生固然有它的煩惱,但也有其中的快樂。當日之初知道美代為了他甘願成為一隻貓之後,日之初為了救她來到了貓島,戴上了貓的面具長出了毛茸茸的爪子,成為了一隻半貓。

我想,日之初隱藏自己的感受其實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他明知道自己喜歡美代卻不敢表達,害怕的正是被拒絕的感受。

正像村上春樹說的「哪裡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03、自卑的美代,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自卑的美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松子正是因為家庭不幸導致一生缺愛,她用一生苦苦追尋,哪怕愛上黑社會分子、哪怕遍體鱗傷,她仍然相信愛可以治癒一切的傷痛,直到生命終結。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說「生而為人,對不起」。

如果可以換一種生活,他們願意嗎?《無限》通過奇幻的世界為我們展開了這種可能。對於美代來說,她願意為了愛放棄自己的人生,這正是有過絕望的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本片以新海誠式的甜美畫面+宮崎駿式的人物設定讓不堪重負的美代實現了靈魂交換。一切願望的達成都需要付出代價,美代交付生命的過程讓人無比心酸。

影片很像新海誠《秒速五厘米》、《你的名字》等作品,每一個動畫都流露出青春的氣息,正是因為愛的存在,日之初選擇了面對,美代也重獲新生,相對於太宰治和松子,他們是幸運的,日本動漫往往以美好的團圓作為收尾,讓觀眾在喜悅中收穫信心。

《無限》中的美代是幸福的,她還有選擇的權利和愛她的人。我們需要承認生活中的成長總會遇到種種挫折,用愛治癒童年的不幸,直面慘澹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wmiAHMBnkjnB-0z4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