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抱抱》:沈騰+馬麗,是這鍋湯里最硬的菜了

2021-01-09     毒藥君

原標題:《溫暖的抱抱》:沈騰+馬麗,是這鍋湯里最硬的菜了

當觀眾奔著開心麻花、沈騰+馬麗的招牌,滿心歡喜地前往影院看完《溫暖的抱抱》後,驚喜瞬間變驚嚇。

48萬名觀眾,在豆瓣上打出5.6的評分,其中41%的觀眾甚至怒打出3分。

喜劇變悲劇,溫暖的抱抱怎麼就變成了殘酷的耳光?

文丨付夢珍

編輯丨雷伊斯

天馬行空不等於胡編亂造

《溫暖的抱抱》的劇情和預告片差不多,基本不涉及劇透。

影片講述了,強迫症潔癖症患者鮑抱,想自殺,遇到了女主,兩個人一起踏上了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比賽的路上,他們遭遇了曾經的對手、現在的惡勢力反派男一,最終兩人克服困難,完成夢想,收穫了事業上的成功與彼此的愛情。

片中,男主潔癖、女主邋遢;女主有才卻失意;男主因童年創傷而自閉;腹黑反派身兼女主前男友身份,阻擾二人實現夢想,並用男主傷痛的記憶,將男主推到了靈魂暗夜時刻。這些喜劇商業片的故事套路,該片全盤奉上。

一馬平川的劇情,看到開頭能猜到結局也不會影響觀感。畢竟,秦始皇統一六國眾人耳熟能詳,關於秦王創業故事的電影,依舊此起彼伏。

重點是,劇情上要邏輯通順,尤其是人物的心理邏輯一定要可信,情感轉變自然。在片中的世界裡,要有一套貫徹到底的運行法則。

片中,女主被設置成有才的歌手,唱出來的歌卻平平無奇;男主因沒人喜歡而選擇自殺,為了被人喜歡,因而參加比賽,那為何不直接改變自己?反派男一氣勢洶洶的找到女主家威脅女主,被男主疊得整整齊齊的衣服嚇跑了;女主的房東一盆盆的洗腳水毫無理由的澆在男主身上;比賽總導演前面各種威脅女主,後期轉為其「護法大師」,莫不是愛上了女主?

電影中情節上的邏輯bug層出不窮,不僅嚴重脫離現實,前後矛盾的設置也隨處可見。

媒體人梅雪風曾以《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為例,說明電影中,天馬行空的想像,並不是電影毫無邏輯,胡編亂造的藉口。

「馬爾克斯想寫一個人飛走了,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後來他看到風吹動被單,才找到答案,人是被被單裹著吹走了。你看,即使是飛,對於一個認真創作的作者來說,他也會尋找連接幻想與真實的實在質地。」

喜劇也是要走心的

電影的核心,需要建立在紮實的人物關係上,不管是人與人的關係,還是與世界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童年經歷與現實處境與未來期待等)。

在《溫暖的抱抱》中,這些均令人難以信服。

男主沒人愛,想自殺的困境,來源於自己過度的強迫症與潔癖,這又指向了童年時父母的強迫症和潔癖症。

其父母覺得人的皮膚表面有細菌,不可以互相接觸,接吻也難以接受,最後用試管嬰兒生下鮑抱,可從未抱過他;下雨打雷天,堅持讓孩子獨自睡覺;包餃子量孩子口型,計算餃子大小;送孩子禮物的時候,孩子把禮物扔出去,爸爸去撿東西的時候被車撞死,媽媽進了瘋人院;最後男主看到了爸媽給自己寫的信,說會儘量克服困難去抱他。

怕細菌不抱孩子?且不說邏輯上有多荒唐,這自私心理,也讓觀眾對男主父母難以接受和共情。男主看到父母留下的信,感動的一塌糊塗,但這俗套的設定,毫無新意,也沒有令人信服的細節鋪墊。

男主是個強迫症患者設定,愛乾淨守時,但當女主用手抓他時,卻無不適。男主的強迫症屬於精神疾病,治病靠吃豬大腸,吃不下去喊加油,若如此,病人身後直接跟個人喊鼓勵口號就可以治癒了。男主跑去女主家樓下,被老闆娘接連潑了七八盆洗腳水,難不成店裡專攢洗腳水用來潑無冤無仇的男主。人物毫無行為邏輯可言。

開心麻花電影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主人公真實接地氣,能引發觀眾共鳴。而《溫暖的抱抱》,則如網友評論而言,「一旦你不相信這個人物,那麼圍繞他的一切情節都像是鬧著玩,你鬧著玩了,喜劇效果就沒了——畢竟喜劇也是要走心的。」

「銀幕洗浴中心會員」喬杉扮演的反派王為仁,與女秘書在別人隨意可進的房間裡,摟摟抱抱被撞見,用十幾年前的舊報紙逼男主退賽,比賽前找一群保鏢電暈男女主,關到錄播廳。他就差把「油膩奸詐」四個字,寫在腦門上了。

男主一直在努力治癒強迫症,可片中處處透露著對強迫症的刻板印象。男主在沈騰諮詢室諮詢時,下午兩點準時放屁,炸的三人灰頭土臉;吃飯講大腸排便知識,噁心旁桌人;在自己的遺照上簽名;面對平躺的女主,表情猥瑣後,開始疊衣服。

演技上,男主不耐煩就翻白眼,女主搞笑就是扮鬼臉。本來人物設置就不合理,在他們的詮釋下,更是全程無感。最後女主成功,男主抱得美人歸,怎麼看都是導演的一廂情願。

片中的眾多配角徹底淪為工具人,每個人物都在自己的世界裡,看不到他們情感的任何變化。

觀眾看了前三秒,就能猜到下一個包袱怎麼抖。影片通過反差和低俗內容,營造惡趣味笑點的梗,實在是毫無新意。屎尿屁的搞笑情節,也早已在早期的港片中用爛了。

電影與小說類似,要麼重於情節,要麼重於人物。該片情節囫圇吞棗的推進,人物也潦草浮華,讓人愛不起來。

人物動機不合理,自然也就談不上人物在面對真實困境時的掙扎和自救。這註定了《溫暖的抱抱》是一部只見其殼,毫無靈魂的影片。

好電影是留白不是直給

《紅樓夢》第54回,賈母看《鳳求鸞》劇目名,問是什麼故事,說書的講:公子進京趕考遇大雨,遇一女子,兩人一見鍾情......

賈母打斷:「別說了,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才子佳人。」

百年前的曹雪芹,在《紅樓夢》的開頭就告訴我們,「佳人才子等書,千部共出一套。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

於是,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塑造了983個有血有肉的人物。

上文賈母說道的這種「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套路,沿用了百年,甚至能套在《溫暖的抱抱》里。

套路化的故事類型,讓很多人誤以為,創作很簡單。於是,大批人進入看似門檻很低的影視行業,做起了導演,從歌手到演員,甚至煤老闆,不拍兩部電影都不敢說自己是搞藝術的。

但電影,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

它需要創作者熟知電影視聽語言、劇作等各方面技巧,對電影細節,有著準確的判斷和展示,節奏有著交響樂的精準拿捏。尤為重要的是:創作者對人性與世界的理解洞察與表現,拍攝出人物內心深處的轉變和慾望。

前者可以從編劇工具書《救貓咪》等各種模板里套,但後者,需要天賦和頓悟。

這也是為什麼《溫暖的抱抱》看起來劇情完整、人物齊全,演員不錯,但如同一副骷髏,空有骨架,沒有血肉筋脈。段子等調料混雜其中,燉出來一鍋亂湯,沒有餘味。

《溫暖的抱抱》中所有的情節和表演,都是直給。而好電影應該是如中國畫般留白,以視聽語言為媒介講故事,帶領觀眾進入現實無法抵達的真實,才顯得如此彌足珍貴。令人珍惜那兩個小時,黑暗中的觀影時光。

開心麻花還能讓人開心嗎?

《溫暖的抱抱》這樣的電影作品,不僅是影視圈這幾年,部分自恃有才的導演縮影,也是很多開心麻花系電影的通病。

2015年起,開心麻花憑藉《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三部電影,打響了開心麻花的金字招牌。多年的舞台經驗,讓開心麻花的喜劇故事,更能貼合觀眾的笑點,成為其製作電影的創作沃土,這三部電影票房與口碑都不錯。

於是乎,不少開心麻花演員開始拍片,據不完全統計如下(以開心麻花出品和開心麻花演員執導為主):

從上述列表可以看出來,江山易打不易守,《羞羞的鐵拳》後,開心麻花的電影,掙錢,基本沒問題,口碑則參差不齊。經過幾部電影的洗禮,觀眾多熟悉了開心麻花電影的敘事套路:挖掘故事的荒誕感+人性與金錢的主題+小人物逆襲之路+段子和惡搞的笑點,這幾乎是開心麻花系電影的萬能模板。

《溫暖的抱抱》也不例外,但荒誕感被嚴重缺乏邏輯與人物合理動機的劇情消解,人性與金錢的選擇毫無張力,笑點老套亦平庸。作為喜劇電影最重要的諷刺內涵與批判精神,它也丟掉了。

接下來,即將上映的開心麻花電影系電影還有黃才倫的《日不落酒店》、宋陽的《超能一家人》、沈騰的《高能遊戲》。希望這些具備一定知名度的演員,不要繼續消費自己和他人,而是潛心創作,對得起電影觀眾的電影票錢。

畢竟,不提卓別林和周星馳兩座喜劇電影高峰,從1998年馮小剛導演開啟的「馮氏喜劇電影」,到徐崢的「囧系列」,再到開心麻花電影,國內值得觀眾信任的喜劇招牌,沒幾家,要珍惜。

《溫暖的抱抱》上映5天,票房已經達到5.3億。如此電影水準下,觀眾依舊願意掏出那30多的辛苦錢,買張票,足以可見中國電影觀眾的寬容與大度。畢竟,過去的一年,我們都過得不容易,大家期待走進電影院看個喜劇片,圖個樂呵,放鬆一下。友情提醒,看此片,降低期待,也會降低失望。

不過,年輕人,海報要講武德,雖然沈騰出場不到十分鐘,貢獻了80%以上的演技,但放在C位,也不合乎電影的江湖規矩。

「毒藥」歡迎讀者來稿,主題方向包含綜述梳理、熱點評論、影評等,一經採用,稿酬優厚,另有電影票、精選好書等福利相送。稿件投遞郵箱:

商務聯繫微信:duyaosi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wgN8XYBct9sAqDcmm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