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寫春秋,甘為試驗田,記人民海軍「開封」號飛彈驅逐艦

2019-07-22     顧氏造船廠廠長

參加#盤點退役裝備#活動

109艦屬於批量生產的051D型(定型)飛彈驅逐艦,和051型最大的區別就是用61式雙聯裝37毫米機關炮取代了性能不可靠、長期不能定型的76式雙聯裝57毫米機關炮。而先前建造的051型艦也陸續利用回廠大修的機會用37毫米炮替換下了57毫米炮,雖然背後有很多無奈,但好歹61式雙聯裝37毫米機關炮性能可靠。能快速形成戰鬥力。

完工時期的109艦(本廠長繪製)

1977年10月28日,該艦在大連造船廠開始建造, 1979年11月3日下水,1982年12月25日交付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服役。舷號109,定艦名「開封」,艦名繼承自原東海艦隊退役護衛艦。

服役初期的109艦

109艦服役後,在80年代中期開始承擔一些武器試驗任務,首先是「海鷹」1甲艦艦飛彈的定型試驗。051型驅逐艦原使用的「海鷹」1號艦艦飛彈是在「海鷹」1號岸艦飛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海軍於1983年開始專用的艦艦飛彈「海鷹」1號甲型的研製。從1985年7月開始,首批試製的「海鷹」1號甲型飛彈首先在109艦上進行試驗,在隨後的幾個月內進行了4次發射試驗,均獲得了成功。1987年,改進型飛彈在109艦上通過技術鑑定,被命名為「海鷹」1號甲,隨後開始逐步對現役的其餘各艘051型驅逐艦進行改裝。

109艦上最重要的試驗要算80年代末改裝引進的法制「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試驗,這次試驗使109艦成為中國海軍中第一艘具有真正現代近程點防空能力的水面艦艇。為全面試驗「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的實際性能及裝艦的適應性、可靠性,109艦在布局及雷達系統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裝。中國在1987年花費巨額外匯從法國購入了2套當時較為先進的「海響尾蛇」8Ms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首先裝備一套於109艦進行試驗,該艦在飛彈系統的海上試驗及國產化型號的研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安置「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及裝彈箱,109艦拆除了艦尾平台上的61式雙37毫米艦炮,將8聯裝發射裝置安裝在此處,其後為再裝填彈箱,在不大幅度改動艦體結構的條件下,使「海響尾蛇」具有了一個較好的安裝位置,同時在射界方面也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作為"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系統的一部分,109艦的後桅上改裝了一部「海虎」對空對海搜索雷達,用於提供空中目標數據。

109艦同時還首次全系統安裝了已在105艦上進行過試驗的艦載作戰指揮系統的改型,可與防空飛彈系統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這套艦載作戰指揮系統和「海響尾蛇」艦空飛彈將作為國產第二代飛彈驅逐艦的主戰裝備,從這一點上看,109艦也可看作是國產第二代飛彈驅逐艦的先導試驗艦。

「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是一套非常有效的近程防空飛彈系統。在1991年10月17號的一次試驗中,曾經把一枚YJ-8靶彈擊落。由於空間有限,艦上雖然安裝有16枚備用彈的彈箱,但未安裝自動裝填系統,飛彈由人工裝填。在戰鬥中火力持續性較差。

完成加裝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工程改裝的109艦

1989年10月,051型飛彈驅逐艦109艦現代化改裝工程在大連造船廠開工。按合同規定,109艦應在同年3月進廠,因種種原因,進廠時間拖延7個月,但交工時間不變。該艦現代化改裝工程包括引進新式作戰系統、增裝電子戰系統和引進通訊系統,換裝導航雷達和火炮指揮儀及隨動系統,以及對艦員生活條件和生活設施進行「雙改」等。同時還要對全船進行修理和齊裝配套施工。為確保按期交工,大連造船廠與駐廠軍事代表室、修艦部隊聯合組成工程領導小組及設備專業組,加強對各項工作的領導,對23個關鍵項目分別組織重點攻關,先後攻克了3號基準平台修復、重新確定艦體中心線、武器系統基座安裝與加工、電氣工程中有特殊要求的電線敷設及纜芯處理等重大技術難點。對5大節點,通過網絡計劃層層分解落實到班組,嚴格經濟責任制。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了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降低成本費用185萬元。1990年12月,109艦改裝按期交工,被稱為051DT型艦。通過改裝,不但極大地提高了該艦的戰鬥技術性能,而且為我國研製建造新型飛彈驅逐艦積累了經驗,為海軍裝備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底完成加裝海響尾蛇防空飛彈改裝的109艦(本廠長繪製)

109艦在90年代中期又進行了重要的現代化改裝,主要項目包括將原有老式、笨重的三聯裝艦艦飛彈發射裝置拆除,用4座四聯裝新型「鷹擊」83中程艦艦飛彈取而代之;用新一代76A雙37毫米自動艦炮取代了艦上的3座老式61式雙37毫米艦炮,增強了對近程低空飛機及掠海反艦飛彈的攔截能力;對一些新型電子戰設備進行了更換和加強,使其整體電子戰能力基本達到了國產第二代驅逐艦的水平。

完成第二次現代化改裝的109艦(本廠長繪製)

第三次改裝換裝的YJ83艦對艦飛彈,保留YJ82的彈體氣動外形和進氣布局,彈頭整流罩由卵形變成了尖錐形,摺疊式彈翼的前面加裝數據鏈天線,YJ83導引頭為脈衝雷達制導和紅外熱成像雙重製導,有末端機動能力。長6.88米、彈徑0.36米、彈重1203公斤、射程130-150公里,巡航速度1.4馬赫,最後8公里加速到2馬赫。巡航高度15米,最後25公里降為5-7米,戰鬥部為165公斤高爆頭。艦橋前部加裝OFD-630光電觀瞄系統、347炮瞄/飛彈火控系統。同時改進「塔維塔克」C3I系統,安裝衛星飛彈航,更新電子戰設備。改造完成後代號改成051G1型(北約代號「旅大II」)。

完成第二次改裝的109艦

2019年5月16日,該艦與「大連」號驅逐艦、「遵義」號驅逐艦、「桂林」號驅逐艦同時退役。結束了光榮的37年人民海軍崢嶸歲月。

經過最後一次改造的109艦

經過最後一次改造並改換新式舷號的109艦(本廠長繪製)

性能數據(051D)

排 水 量:3250噸(標準),3670噸(滿載)。

主 尺 寸:長132米,寬12.8米,吃水4.6米。

主 機:2台鍋爐,2台蒸汽輪機,72000馬力,雙軸。

航 速:32節。

續 航 力: 2970海里/18節。

編 制:280名(其中軍官45名)。

導 彈:2座三聯裝「海鷹-2」(C-201)反艦飛彈發射架;主動雷達或紅外尋的,0.9馬赫時射程95公里;戰鬥部重513公斤。

火 炮:2座76式雙聯裝130毫米炮,85度仰角,發射率17發/分射程29公里;彈重33.4公斤。 4座61式雙聯裝37毫米人工操瞄高射炮,85度仰角,發射率 180發/分,射程8.5公里,彈重1.42公斤。4座61式雙聯裝25毫米人工操瞄高射炮,85度仰角,發射率400發/分,射程2.8公里。

反潛火箭: 2具FQF 250O型12管固定發射器;120枚火箭深彈;射程1200米;戰鬥部34公斤。

反潛深彈:64式反潛深彈發射炮4座。

雷 達:

對空摸索:眼罩354對空搜索雷達。

對海搜索:細網對海/對低空搜索雷達。

遠程警戒:網眼遠程對空警戒雷達。

導 航:海王星導航雷達。

火 控:黃蜂頭(Wasp Head又稱「WokWon」)343火控雷達,用於130毫米炮。 方結352火控雷達,用於HY-2艦艦飛彈。

敵我識別:高杆(High Pole)A敵我識別天線。 方頭敵我識別器天線。

改造後的武備數據(051DT)

導 彈:2座三聯裝「海鷹-2」(C-201)反艦飛彈發射架;1座八聯裝「海響尾蛇」8Ms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

火 炮:2座76式雙聯裝130毫米炮。 3座61式雙聯裝37毫米人工操瞄高炮。4座61式雙聯裝25毫米人工操瞄高射炮。

反潛火箭: 2具FQF 250O型12管固定發射器。

反潛深彈:64式反潛深彈發射炮4座。

改造後的武備數據(051G1)

導 彈:4座四聯裝「鷹擊-83」反艦飛彈發射架;1座八聯裝「海響尾蛇」8Ms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

火 炮:2座76式雙聯裝130毫米炮。 3座76A式雙聯裝37毫米自動高炮。2座61式雙聯裝25毫米人工操瞄高射炮.

反潛火箭: 2具FQF 250O型12管固定發射器。

反潛深彈:64式反潛深彈發射炮4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nyGrmwBvvf6VcSZK7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