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已進入二九,雖然農村老人們常說,進了數九天氣就開始變冷了,但是從進九後,我國大多數地區氣溫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還有上升的趨勢,就連冬天的代表-雪花,在進九後也沒有見到過。
在以前沒有預測未來天氣的設備,古人只能根據多年的生活和勞作積累下的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比如人們要想知道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時,便會用「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來判斷。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頭九時沒有下雪,那麼整個冬天便會很暖和,雖然用六月形容冬天的天氣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如果在頭九沒有下雪時,冬天會很暖和,是個暖冬。說到數九天氣,便不得不想到耳熟能詳的數九童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連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從數九童謠中可以看出,在進入到數九天氣後,氣溫並不會突然變冷,而是在前半個月的時間中,只是微微冷,到了三九四九時天氣才會最冷,就連日夜湍急的河水也會結冰。
到了五九六九時,氣溫會慢慢回升,發芽最早的柳樹便已經有了發芽的跡象,到七九八九時,河水也解凍了,燕子也從南方飛了回來,等到了九九和十九時,農民也開始了一年的耕作。
雖然一年之中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時候,但是從冬至節氣後,氣溫會慢慢降低,到了三九四九時氣溫會降到最低點。氣溫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尤其是在冬天,氣溫下降時多會伴隨著降雪等天氣。
如果在入九以後每天都是晴天,在太陽的照射下,氣溫不僅沒有下降的跡象,反而還在上升,那麼便代表著今年冬天冷氣流不是很活躍,降雪等降溫天氣也不是很多,所以才會有「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的說法。
那麼今年冬天冷不冷呢?
雖然說這兩天北方多地的確已經陷入嚴寒,但這個月的冷空氣強度只能說是一般般,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12月1日-12月29日,我國西北華北江淮江南華南多地的氣溫都已偏高為主,尤其是西北江淮江南等地,氣溫偏高更是達到2-4度,僅在青藏高原東部和東北有比較明顯的偏低,但範圍都不是很大,和大範圍的氣溫偏暖相比,這個12月基本可以確定是偏暖的一月了。
即便是目前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恐怕也難以撼動我國目前這樣的偏暖態勢——中央氣象台的預測指出,未來10天(12月12月30日至2020年1月8日),除了東北地區中北部、華北東部平均氣溫將比常年偏低外,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西部、黃淮及其以南地區、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平均氣溫將普遍偏高2-4度,這樣來看,未來10天我國天氣的主旋律仍然以偏暖為主,12月氣溫偏暖幾乎已成定局。
而再往後的情況恐怕也是如此,中央氣象台的中期天氣預報中也指出,未來11-20天(2020年1月9-18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仍然不強,這樣的結果將是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高,就連目前氣溫偏低的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等多地氣溫都可能扭轉為偏高水平,按照中央氣象台的預測,偏高幅度可達2度或以上。
因此,不僅12月持續偏暖,從目前的預測上看,可能1月上旬和中旬都要一直偏暖下去了,至於會不會一直暖到過年還得再觀察。總的來說,這個冬季(12月-2月),前半個冬季可能真要是暖冬了。
由於農村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出來的,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准。其實早已經有氣象專家對於今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給出了答案,今年是冷冬的機率幾乎是0,受到溫室效應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年冬天的氣溫要比往年高2-3度,所以今年冬天幾乎可以確定是暖冬了。
來源:獨家時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