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過「緊日子」成為推進改革的契機

2020-01-16     澎湃新聞評論

評論君說

「一律壓減」「全部取消」「只增不減」,傳遞出厲行節約的決心,傳遞出民生溫度,更傳遞出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長遠眼光。

作者 |西坡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都提出要過「緊日子」。但「緊日子」怎麼過,有限的經費怎麼花,是一個嚴肅課題。今天上海市市長應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上海方案。

應勇說,今年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各部門一般性財政支出一律壓減10%以上,部門預備經費全部取消。確保社保、醫保、教育等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確保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增強城市發展後勁的支出只增不減。

一個「一律壓減」,一個「全部取消」,兩個「只增不減」,傳遞出厲行節約的決心,傳遞出民生溫度,更傳遞出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長遠眼光。

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帶頭就要有帶頭的樣子,所以必須定下數字化的壓減目標。不管日子怎麼「緊」,民生支出必須有保障,因為民生不是「緊」的對象而是「緊」的目的。有壓有保,正是為了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彰顯財政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初心。

「緊日子」不是為緊而緊,而是為了長遠健康發展。確保增強城市發展後勁的支出只增不減,正體現了動態的發展思維。持續投資未來,讓發展的活水不斷注入,未來遲早會以豐收回報今天。

錢少了,事沒少,反而要把事做得更好更精,十分考驗管錢的水平,花錢的本事。近日上海市委常委會指出,緊扣過「緊日子」要求,嚴肅財經紀律,嚴格預算約束,促進財政資金提質增效,促進優化營商環境舉措落地落實。

當「鐵公雞」,打「鐵算盤」,既是當前發展階段的現實要求,也是改革進程的題中之義。讓過「緊日子」成為推進改革的契機,一切難題便都會迎刃而解。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UTaq28BbDmBVZuPHI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