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概沒什麼喜悅是一頓餃子不能代替的,如果有,那就兩頓,不管大節小節,奶奶特喜歡包餃子,並且一定要自己和面擀皮,自己剁餡兒,在廚房忙活小半天,給大家包一頓餃子吃,她說節日要有儀式感,沒什麼表達的,就給大家做一頓拿手的餃子吧,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餃子想吃隨時可以吃到,但是以前吃餃子那真的就是在大日子的時候才能吃上,條件好的加點肉,一般的就是素餡兒餃子,反正這天會吃飽吃爽,所以,印象深刻,老一輩的人對餃子的情結我們沒法懂,試著去理解就好。
今年回家我跟奶奶說咱家吃頓素餃子吧,家裡可以買到比較好的食材,素餡兒的餃子不比肉的差,韭菜是窄葉的土韭菜,五塊錢一把,回家洗乾淨切碎,炒幾個土雞蛋,捏一塊老豆腐,這個餃子餡兒不能再鮮了,我張羅調餡兒,奶奶擀餃子皮,包的差不多了坐鍋燒水,煮餃子,兩個人緊趕慢趕,中午一家人吃餃子看國慶節目,其樂融融,我們是凌晨從家裡出發,高速上開了五個小時才回來,國慶節沒出門,在家陪父母也好,你呢?
【韭菜豆腐雞蛋餃子的做法】
食材:韭菜1把、土雞蛋5個、老豆腐1塊、麵粉適量、蚝油3勺、生抽1勺、胡椒碎少許、芝麻油適量
做法:1、土韭菜細小,葉子比較窄,味道很香,就是擇起來麻煩,一根一根地挑半天,洗乾淨後晾乾水分,切碎丁備用。
2、土雞蛋加點鹽攪拌均勻,用油炒蓬鬆後盛出來,雞蛋炒碎一點兒。
3、雞蛋稍稍放涼後,加韭菜、捏碎的老豆腐一起攪拌均勻,準備調味。
4、調味用生抽和蚝油就可以了,味道拌均勻就好,不要過度攪拌,以免破壞韭菜的鮮味兒,最後加點胡椒碎。
5、和面、擀餃子皮、包餃子就不一一細說了,自己擀皮包餃子麵皮比較軟,好包,買的餃子皮比較硬,包餃子的時候在麵皮邊緣要沾點水,餃子包好後用濕布蓋著,以免麵皮發乾。
6、燒一鍋寬水,水開後餃子丟進去蓋上鍋蓋煮開,水沸騰後就加一次涼水,兩遍涼水加完,水再次沸騰後趕緊將餃子撈出來。
溫馨小貼士:
1、 韭菜餡兒的餃子是很經典的,有些人不喜歡就是怕韭菜味兒大,其實吃完餃子後喝點牛奶,韭菜味就可以消除了。
2、 素餡兒的餃子調味我都是不放鹽的,用少許生抽加上蚝油就夠了,這樣調出來的餡兒不僅鮮香,也不會有水分析出,下次你可以試試。
3、 寬水煮餃子就是鍋里的水要多,煮餃子開蓋煮餃子皮,加蓋煮餃子餡兒,都是小常識,學會了也不錯。
姚錢樹媽媽,美食原創作者,關注我,我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的美食做法!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