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在《三國演義》中,「斬顏良、誅文丑」可謂是關羽的傲人戰績。畢竟無論在演義和歷史記載中,此二人皆為當世之名將。顏良的終局大家都清楚,關羽的一次突襲讓這位河北第一猛將命歸西天。而文丑被誰斬殺卻始終無資料所記載。有人說他被徐晃所殺,也有人說他死在曹操手上,當然還有人認為文丑未死,只是被擒……總之,版本之多數不勝數。今天呢,小編就通過《三國志》中的記載,去挖掘這位河北名將的真正死因。
我們先通過史料,去查找出有關文丑在官渡之戰中的記載。
乃令騎解鞍放馬。是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後至。諸將復白:「可上馬。」公曰:「未也。」有頃,騎至稍多,或分趣輜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馬。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丑。良、丑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
——《三國志 曹操傳》
破劉備,又從破顏良,拔白馬,進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將軍。
——《三國志 徐晃傳》
顏良、文丑臨陣授首;
——《三國志 荀彧傳》
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輜重餌賊,賊競奔之,陣亂。乃縱步騎擊,大破之,斬其騎將文丑,太祖遂與紹相拒於官渡。
——《三國志 荀攸傳》
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丑,再戰,禽紹大將。
——《三國志 袁紹傳》
這五條記載都來自《三國志 魏書》,分別是曹操,徐晃,荀彧,荀攸,袁紹五人的傳記。從這五份記錄來看,文丑戰死於官渡應該是確認的信息,當然與關羽也沒啥關係。
而文丑被擒之說想必是被之後有「良、丑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所誤導。而在袁紹傳中也有「再戰,禽紹大將。」的說法。可見,在斬殺文丑之後,曹操與袁紹又有過一輪激戰,袁紹軍的某位大將被擒,而這位大將是誰,並無記載。想必這也是很多後人認為大將有可能是文丑的原因。
而這五條記載中,《曹操傳》則非常清晰地記錄了文丑戰死的交鋒經過:
曹操大軍擊破顏良之後,文丑與劉備率五六千騎馬追擊曹操。曹操利用糧草堵塞通道。文丑的部隊看到遍地糧草輜重,瞬間軍紀渙散,下馬分贓。曹操見況,趁勢殺了個回馬槍,文丑的軍隊應變不及,被殺個人仰馬翻,而文丑也在亂軍被斬於馬下。
可以說,文丑並沒有敗給任何人。他是敗給了自己的治軍不嚴!
文丑這仗的敗績,最大的原因就是曹操丟下的大量糧草輜重。或許是曹操扔下的東西太值錢?還是文丑的部隊沒見過世面?這兩個的可能性都不大。最大的可能性便是文丑的治軍不嚴。古代經常會有將領為了提升軍隊士氣而放縱軍士在破城後劫掠一番,或許文丑便是這樣的將領。這樣的部隊,打起仗確實勇猛,因為戰勝後的回報也十分巨大,但與此同時,這樣的部隊更像匪,而非兵。
正是這樣的一支部隊,看似戰鬥力滿滿,堪稱虎狼之師。但在官渡,卻結結實實在文丑身上捅了一刀!
對了,我們在《曹操傳》,《袁紹傳》都看到了劉備的影子,那劉備人呢?我們估且認為,文丑心急搶功,劉備被甩在後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