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重陽節,本想像各大開發商一樣,發張賀圖。後來想想,還是聊聊房子吧。本文不長,權當節假日休閒小文看。
聊的話題正如標題:叫城市潛力在強大購買力前不堪一擊。當然,標題我隱藏了一個詞,叫:暫時。
言歸正傳,為什麼會聊到這個話題呢?這源於整個國慶節,我的一次外出調研。
國慶節幾天,考慮著旅遊人太多,太擁擠,加上一位朋友決定在深圳買房,商議之後,決定利用節日放假時間在深圳看看房。
之前的文章其實有寫過,深圳的二手房在先行示範區之後有所上漲,但這樣的上漲雖然沒有辦法精準預測到底哪一個月會漲,但基本上是可以預料到的。
並且幅度也沒有那麼驚人的大,屬於尚且能接受的狀態,但部分區域新房卻讓人大跌眼鏡。
深圳南山向北半小時,原來的寶安,現在的光明區。
大鬍子說房團隊在2019年上半年有過考察。
當時的光明幾個在售大盤基本都有貨可賣,勤誠達、龍光、星河、宏發。
均價大概在四萬五上下,個別盤稍高一些。
而如今,再走一遭。
離地鐵比較遠的勤誠達,一平方漲了5000塊,賣到了五萬多,並且基本沒有房可買。
一期賣完準備賣二期的龍光,按照對外釋放的價格,一平方比過去一期漲10000塊,這還是基於龍光一期本就是光明最貴的盤。
比較中規中矩的星河,一期除了頂復,已經無房。正常面積段臨近賣完時,比上半年漲了接近10000塊。
星河旁邊新入市的綠地項目,尚未備案,對外釋放價格不超過5萬,但便宜的背後是沒有小區,每棟樓下樓就是道路商鋪的尷尬,和一些商場上蓋不同,就是純粹的獨棟電梯直接出街,連空中花園都沒有。
也就是說,在光明這樣的地方,這半年來,每個項目基本漲了幾千到一萬。
可怕麼?吃驚麼?
剛聽到這幾個盤的價格時,我們也是吃驚的,但回想一下,都是有徵兆的。
也不久,就是前一兩個月,一個在深圳灣實驗室工作的朋友透露,他們的單位要搬到光明。
隨後在9月底,新聞官宣了這一消息。
在我們的印象中,這種名稱的大牛科研單位不應該在深圳灣最好的位置辦公麼?其實不然,這家單位原本辦公在南山的大學城,未來要去往光明的科學城。
這樣狀態的單位,深圳不止一家,高層讓去哪裡,就去哪裡,在此我們不是重點討論實驗室的問題。而是說,購買力和消費力的問題。
一個實驗室只是光明的一個小組成部分,後續可能還有千百家企業、單位、科研機構、以及大學,給這個區域帶來強大的購買力和消費力。
而同期,國內的大多數二線城市都處於從火熱跌到熄火、平靜的一個階段,甚至不少的二三線樓盤,在這個半年裡,還處於促銷甚至陰跌的狀態。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城市潛力,在強大購買力前不堪一擊。
這個城市潛力,自然是說的二線城市的潛力。
你也不用那麼快反駁我,前文,我也提到了,這句話,其實還埋了兩個字,叫:暫時!
因為讓城市房價上漲的不是城市的排名,不是城市的GDP,更不是城市到底引入了多少產業園,引入了什麼世界500強。
而是這些原生的本地人(及周邊縣市)富裕程度,以及這些引入的產業,引入的世界500強,滯後性的孵化出足夠多的富人,才是真正讓這個城市上漲的核心推力。
一個華為的分公司,一個阿里的分公司,一個小米的分公司,一個騰訊的分公司,一個銀行、證券、信託的分公司,剛紮根一個城市,都不能分別影響一個城市的房價。
但他們能綜合在一起,通過發酵,影響一個城市的房價,這是一個聚少成多和財富膨脹的過程和效應。
二線城市,大多數現在就處於這麼一個階段,杭州除外。
你可能會覺得我和之前的文章有些前後矛盾,其實不然。
整個文章言簡意賅的說,如果未來你要漲幅,請去購買力強大的地方或區域挑一挑。二線城市的經濟和活力爆發後,房產是有滯後性的。
也就是說,你現在選擇2線城市,按照漲幅比例未來不一定會差過一線。但至少這幾年看,可能整個上漲曲線沒有一線那麼好看。
並且未來,如果你沒有辦法洞知一些內幕,或者一些線索,恐怕很難在房產這個維度賺到大錢。
就如同,我前邊提到的光明和深圳灣實驗室。
正文完,我是大鬍子說房團隊言先生,如果你不討厭這篇文章,請戳一下文末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