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研究院洞察檔期大數據:國慶50億,春節100億還會遠嗎?

2019-10-28     貓影文娛

10月25日,由燈塔研究院主辦的「國慶檔回顧電影沙龍」在京舉行。2019國慶檔票房為何創下歷史紀錄?有怎樣的方法論可以移植到2020春節檔,助推電影市場再創新高?伯樂營銷創始人張文伯、阿里影業宣發總經理楊海、燈塔研究院院長牧晨等嘉賓在現場分享了他們的觀察及展望。

針對燈塔研究院的數據報告,幾位嘉賓展開探討並認為,如果明年春節檔能夠從類型和內容上有所突破,保證影片內容質量,另一方面拉動00後和70後新用戶、喚醒一二線95後存量用戶,那麼2020年春節檔票房市場將再上新台階,有望向100億新紀錄發起衝擊。



(圖說:燈塔研究院院長牧晨)


今年的電影國慶檔,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等主旋律影片的強勢帶動下,今年的電影市場誕生了「史上最強國慶檔」。根據燈塔研究院的數據報告,2019國慶檔(10月1日-7日)累計票房突破43.9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30%;加上9月30日上映首日,8天內電影票房市場突破了50億元大關。

燈塔研究院院長牧晨分享道,2019國慶檔的成功背後,出現了一些新的行業趨勢。比如,檔期內購票觀影用戶中,女性占比較去年增長顯著,占比提升7個百分點;同時結合淘票票數據來看,本次國慶檔的「拉新」+「喚醒」用戶占比達到了三成,這意味著檔期內首次通過淘票票購票的用戶,以及首次購票發生在國慶檔的存量用戶,都有了明顯提升。

在這部分用戶中,00後和70後成為了今年國慶檔的新用戶增長主力,19歲以下、40歲以上的新用戶占比都超過了20%;同時,四線下沉城市的拉新最為顯著,新用戶占比超過了檔期均值。而「喚醒用戶」則集中在95後,同時,一二線城市的存量用戶,也開始在今年國慶檔更多地購票觀影。

2019年國慶檔先是在四天內打破此前檔期最高紀錄,又是提前一天助推全年累計票房突破500億大關,為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下一個將持續7天的大檔期——春節檔正在路上,在幾位嘉賓的預測中,強勁的2019國慶檔還將產生連帶效應,在不遠的未來帶動2020春節檔的大盤票房。

燈塔研究院院長牧晨分析道,2019國慶檔的幾個頭部影片,都為2020春節檔即將上映的電影做了貼片,包括《唐人街探案3》、《中國女排》、《姜子牙》等一批影片的熱度,也因此迅速進入了觀眾的視野。根據統計,在距離春節檔還有100天時,淘票票用戶對屆時幾部影片的想看熱度已達到39.8萬,較去年增長了近200%。

張文伯表示對市場看好,但如果要複製國慶檔的成功,在春節檔再創新高,需要將目光投向更廣的社會環境,使宣發內容符合大眾情緒。牧晨認為,春節檔最終能達到什麼高度,要在內容供給的質量基礎上,儘可能喚醒觀眾,讓增量觀眾走進影院。楊海則表示,如果今年春節檔影片能從類型和內容上有新的突破,引發更年輕或更年長的增量觀眾走進影院,會讓春節檔有新的局面。

「通過《中國機長》,能看到《中國女排》的成長機會,因為它也是真實事件改編,與家國情懷相關聯,穿透了幾代人的情感;並且明年還是奧運年。在春節期間,這樣的情感連接會成為一個非常強的力量。我認為《中國女排》會有很強的增長力。」楊海舉例說道。

燈塔研究院對「最強國慶檔」的數據分析,也為接下來這個大檔期提供了理論支撐。數據分析顯示,目前國慶檔和春節檔購票用戶重合度不足四分之一,證明市場仍有巨大潛力待挖掘。牧晨表示,如何進一步挖掘00後和70後新用戶,同時喚醒一二線城市和95後存量用戶,將成為春節檔能否衝擊100億新紀錄的關鍵。

在燈塔研究院的數據分析能力之外,燈塔還在不斷提升其數字化宣發水平,以其大數據和產品技術能力,為優秀的影視作品提升宣發效率。2019國慶檔中,燈塔為《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影片提供了多種整合營銷服務,助推電影票房及影響力不斷攀升。與會嘉賓認為,燈塔所提供的數據分析和綜合宣發能力,也將繼續助推2020春節檔大盤,為中國電影市場不斷開創增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CHHG24BMH2_cNUgqM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