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量反噬,「初代四大」們的艱澀轉型,還能否絕地求生?

2020-10-07     骨朵星番

原標題:當流量反噬,「初代四大」們的艱澀轉型,還能否絕地求生?

| 肉鬆 毛豆

曾幾何時,「流量」讓明星紅利來得如此輕而易舉。而誰也不曾想到,當流量一朝反噬,也如此來勢洶洶。

2020的整個暑期檔和國慶檔,觀眾的視線被一眾戲骨和新一波的年輕面孔,切割得七零八碎,不再有一呼百應的流量,甚而連流量這個詞,似乎也業已進入被遺忘的倒計時。

粉絲就像心男友,善忘又無情。不再有人提起2014前後,當流量一詞初初進入公眾討論時,粉絲們曾經有多麼狂熱。當李易峰、楊洋、鹿晗及吳亦凡,這四名被稱之為「初代四大流量」的小生適逢其時,出現在國內尚屬一片荒蕪的偶像市場上時,那些摧枯拉朽的浪潮。他們的臉本身就是熱度,出現就代表正確。只是成名太早,往往後續易成逆旅。在當年,這幾張年輕的面孔也許很難預料: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整個演藝市場一波又一波的嬗變,而作為偶像界先鋒,會經歷所有先行者的茫然與陣痛。

三十而立,生於90年前後的他們如今均已來到30歲的當口。通過嘗試轉型來實現「去偶像化」,幾乎成為四人近幾年的共同選擇。只是轉型之路,卻也分外艱澀難行。

01

「躺贏」到「轉型」的搖擺與遲疑

在四人當中,最先嘗試轉型的是李易峰。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易峰與他在《古劍奇譚》扮演的百里屠蘇,開啟了國內「小鮮肉」流量的先河。到2015年愛奇藝《盜墓筆記》上線之時,因李易峰、楊洋兩位頂級偶像的參演,伺服器一夜間被擠癱。同年,他一舉拿下,百事、樂事、康師傅三大代言,風頭蓋過當年《星你》的韓星金秀賢,成為「小鮮肉」代表。

但爆紅的李易峰也最早在同期嘗到了偶像的聲名負累,儘管聲名鵲起,流量如潮,但時時伴隨的「面癱臉」等標籤卻也一直如鯁在喉。因此儘量天生綜藝感滿滿,他卻毅然放棄了大量偶像劇型和綜藝曝光度,更多地傾向於選擇「演技新技能get」。從《麻雀》開始,他連續接下多部電影和電視劇,試圖在影劇兩屏共同發力,直至2017年的《心理罪》和2018年的《動物世界》,都能看出他持續擺脫流量偶像標籤,向實力演員轉型的決心。

《動物世界》命不太好,迎頭趕上近年來票房最熱之一《我不是藥神》,票房未臻高點,但李易峰在其中為演技付出的努力,在此後續逐漸得到了認可。只是也許流量轉型,天然具有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的劣勢。儘量轉型算得成功,但熱度卻也風光不再。曾一度連續兩個月在流量數據登頂的李易峰,2017之後卻常常從熱度榜單上消失。也許是希望重新拾回流量,在今年2月上線的都市言情劇《我在北京等你》中,李易峰重歸偶像劇,但它播出效果並不理想。根據截至10月2日的相關統計,這部劇的平均收視率為0.6209,在2020年地方衛視劇集中排名相對靠後,從傳播上也接近寂然無聲。

李易峰在劇中的表現,也很難說得上達到預期。在《動物世界》中用心打磨後有所提高的演技,沒有繼續體現。「面部鬆弛」的狀態也是劇播期間的槽點之一,回看《我在北京等你》,很難說這是李易峰正確的選擇,《動物世界》後首稱轉型成功的他,因為這部反響不佳的影視劇,重又讓人開始懷疑他的演技和轉型決心。

李易峰目前還有三部庫存。其中,合作《白夜追兇》導演王偉的年代劇《隱秘而偉大》,中國首部火箭軍題材電視劇《號手就位》,走的都是主旋律路線,這兩部作品的題材和角色都符合他的轉型之路。但同時,讓人質穎的是他正在拍攝中的《鏡·雙城》,除了原著黨反映的人設不符外,還被認為是李易峰自我重複的選擇。畢竟,他當初正是憑同類型的《古劍奇譚》爆紅,從而成為初代流量一分子。他自己也開玩笑,把新角色蘇摩稱作「蘇蘇2.0」。未可知的是,這個升級版的古偶劇男主能夠帶來什麼。

如果說李易峰的轉型最早,那麼最早遭遇轉型挫敗的則可能是楊洋。

作為四人中年紀最小、走紅最晚的那個,楊洋一直苦惱的是少有經典角色。自從《新紅樓夢》中稚真乾淨的寶玉出現在人們眼前以來,這位俘獲少女心的乾淨少年,一直在網絡上民間自發的強大推力下切割著流量,直至《盜墓筆記》中的張起靈和《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肖奈,楊洋紅於角色之前。一名微博上的大V同時作為楊洋粉絲,曾寫下這麼一段微博:總有人批評楊洋的演技,但這根本不是問題,看他靜靜站在那裡就足夠美好了,何況他還動呢!

大概是為了擺脫這樣的「小鮮肉」桎梏,楊洋接下張黎導演的超級網劇《武動乾坤》。卻未想到,正是這次全情投入的出演,一舉成為他演藝道路上的滑鐵盧。

2018年《武動乾坤》收視慘澹、口碑不佳,更糟的是楊洋的演技遭到了大面積質疑,就連之前給粉絲留下的美少年感印象,也遭受了毀滅式打擊:正是從那時起,這位翩翩少年開始被吐槽「油膩」。對於流量而言,這不啻於一場滅頂之災。

幸而2019年播出的電競題材劇集《全職高手》,為他挽回一局。他在其中的角色雖然稱不上精彩,但至少還原接近原本人設的狀態,回復到了滿滿的少年感。但楊洋似乎執意要在轉型之路上決然行走下去:這個國慶檔,他的身影同時出現在電影《急先鋒》和抗疫劇《在一起》中,分別出演國際安保隊隊長和醫生,呈現出相較從前更加硬朗、成熟的狀態,瞄準的方向是硬漢小生,造型和戲路同步調整。

只是可惜,《急先鋒》票房2.02億、豆瓣評分4.9分的品相,很難成為其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他的高燃硬核打鬥也沒能在國慶檔作品討論中掀起聲量。而在眾星雲集的抗疫劇《在一起》里,目前也未呈現出精彩表現。

在《急先鋒》和《在一起》釋出後,楊洋的待播作品是《特戰榮耀》和《你是我的榮耀》。前者也是一部軍旅題材,打造硬漢小生戲路的意圖明顯。有趣的是後者,它改編自顧漫的同名小說,而楊洋走紅的起點正是她另一部作品的改編劇《微微一笑很傾城》。可見與李易峰相似,楊洋的轉型之路也是一步一回頭,在轉型的嘗試當中不敢全部放棄偶像劇作品,但這樣一來,之前為硬漢形象付出的努力,是否有可能再次搖擺不定?

目前看來,一心希望靠成熟形象躋身實力派的楊洋,仍沒擁有代表作或角色。從綜藝《元氣滿滿的哥哥》中網友的評價也能看出,大眾對楊洋是少年感偶像的固有印象,未因影視形象被打破。儘管外形上越發硬朗,但受制於一部成功的作品點亮,楊洋的轉型實力派之路,仍然道阻且長。

02

我行我素抑或絕地反殺?

如果說李易峰的轉型最早,那麼鹿晗也許是現階段轉型最果斷、最堅決的那一個。

曾有娛樂圈行業人士指出,在2014年鹿晗歸國之前,從未有明星靠數據而不是作品贏得公眾的矚目,但在鹿晗身上,數據成為了最大的亮點。自此之後,爭搶娛樂圈資源的明星無一不以數據來證明實力,在四人當中,鹿唅曾經走上過毫無爭議的頂流,也遭遇到最瘋狂最嚇人的反噬。 當年一句「我回家了」引發了微博史上最瘋狂的留言大軍,甚而財經作家吳曉波由此感嘆「網際網路造星」正在改變世界,讓鹿晗一時間出圈到盡人皆知。然而三年後,和關曉彤的戀愛消息在微博上,則讓鹿晗經受了一輪粉絲大軍的憤然倒戈。這一勢頭蔓延到《上海堡壘》上映,伴隨著不盡人意的票房,《上海堡壘》成為群嘲對象,而之前因流量收割的紅利,也充分顯示出其反噬時的強大力量。「流量失靈」開始伴隨著鹿晗提供又一例證。

從高高的頂點到眾叛群嘲,放下偶像包袱的鹿晗,膽子似乎反而更大了。今年暑期檔兩部劇無縫接檔,鹿晗借著《穿越火線》里的電競老將肖楓,作為「新人演員」甩開膀子出演;而《在劫難逃》里的醫生趙彬彬乾脆是個反派:戴上大黑框眼鏡,氣質邪惡陰鬱,獰笑起來臉部肌肉抽動。這兩部劇雖然在演技上還稱不上精妙,但至少有肉眼可見的進步,對以往形象的顛覆更是絕無僅有。

《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把鹿唅失去的口碑挽回了不少,但畢竟這並非年度爆款作品。更 有些可惜的是,在演技方面的扭轉後續乏力。鹿晗已經清空了影視劇庫存沒有作品備播。

當小鮮肉不再是小鮮肉了,他還能是個好演員嗎?對大多數網友而言,鹿晗仍然只是曾經的流量巨鱷。想要被全民認可,鹿晗還需要等一個偶像劇之外的爆款。

好在影劇之外,鹿晗一直維持著另一條綜藝賽道。 與當初在《奔跑吧!兄弟》的老搭檔鄧超、陳赫再合體,他的愛奇藝騰訊雙平台綜藝《哈哈哈哈哈》即將在冬季開播。

作為真實人設曝光通道,綜藝節目是流量們穩固市場的另一陣地。在劇綜上大膽轉型的鹿晗,也仍需要綜藝維護其流量,演藝大膽轉型+綜藝穩妥求生,目前來看是鹿晗較為聰明的選擇。

和鹿晗一同歸國的吳亦凡,是四人中唯一始終活躍在綜藝中的偶像,轉型之心比之其他三人更為漫不經心。作為今年唯一沒有影視劇上線的初代流量,上一部作品要追溯到2018年的電影《歐洲攻略》。儘管之前在不少電影里也過了幾把演技癮,但吳亦凡一直更著重於在綜藝上發力。

今年8月《中國新說唱2020》開播,幾乎所有觀眾都注意到,吳亦凡不再如當初那般緊繃和嚴格,而成了主動cue梗的「說唱喜劇人」。相同時間段,他在《潮玩人類在哪裡》中擔任潮流發起人,結合去年參與《潮流合伙人》的選擇不難看出,優愛騰三大平台紛紛布局潮流綜藝時,兩次加盟的吳亦凡正將此拓展為自己繼說唱之後的又一個領地。

和李易峰、楊洋及鹿晗傾心影視領域不同,吳亦凡在演技被小小群嘲後就未再繼續,而是更加堅定了要走音樂道路的決心。只是,和在綜藝節目中收穫的國民度相比,他在演唱方面的實力仍備受爭議。吳亦凡日後若想成為實力派歌手而非綜藝咖,轉型之路也不比其他三位簡單。

僅僅是綜藝畢竟是不夠的,影視劇市場同樣也需要進擊。目前吳亦凡最受關注的還是搭檔楊紫的超級劇集《青簪行》,這不僅是吳亦凡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而且直接擔綱男主,其成敗可能關係到吳亦凡在整個影劇市場的前途。比起電影,電視劇「暴露演技」的可能性要大上許多,並且劇還未播就鬧出撕番風波,不禁讓人對吳亦凡此番的進階捏了一把汗。站在演藝價值的角度,李舒白的角色之於吳亦凡無疑是具有新鮮感的嘗試,只是他一直飽受詬病的演技,才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初代四大流量的後續資源中都沒有出現大銀幕作品,這多少也說明他們的轉型並未受到製作者們的大面積認可。流量和口碑總要抓住一個,長期得不到肯定的初代四大流量,看來轉型之路仍然異常艱澀。

03

商業代言:「轉型」成績單

流量、數據,轉型,這一切途徑的指向,最終還要以業績來評定。而在四人努力奮戰的轉型之路上,代言的數量和質量,也許可以階段性地反映四人轉型的成功與否。

從四人目前手握的代言上來看,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代言資源最好的,也許還是轉型之意最不明顯的吳亦凡。

藉著「新青年綜藝」的興起和吳亦凡在其間的搶先占位,他成為路易威登和寶格麗兩個頂奢品牌的全球代言人,同時也是LV史上首位華裔代言人,2018年10月至今已連續代言兩年。此外,吳亦凡還手握芝華士、蘭蔻、歐萊雅男士、清揚等十餘個品牌的代言,品牌多呈現年輕精緻化特點。

一方面,綜藝節目保證了吳亦凡的高曝光度,減緩了粉絲的流失。《中國新說唱》自帶的小眾文化和凸顯個性的追求,也幫助吳亦凡樹立「態度」代言人的形象。另一方面,他在綜藝的選擇上高度匹配自己的角色,以潮流綜藝打開了時尚品牌的大門。

相比而言,鹿晗的轉型只能說是初見成效。近日隨著作品上線,他解鎖了頂奢GUCCI的品牌代言人。在此前很久的時間裡,他只代言了佳潔士、小樣等寥寥幾個國產品牌。

2018年前後, 鹿晗在曝光戀情、拍攝低分影視劇的雙重打擊下,人氣和聲譽都跌至谷底,代言數量極速下滑縮減至個位。 2020年乘著懸疑劇的東風,鹿晗重又被市場和網友看到,甚至迎來了口碑反轉。藉助優質網劇觸底反彈的鹿晗,實現了自我品牌價值的提升,這或許是他能夠得到GUCCI青睞的原因。可見,演員身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他。

雖然鹿晗如今也和吳亦凡一樣出任頂奢代言,但從整體數量和影響力上看,鹿晗轉型後尚不夠鮮明的自我定位,讓他在代言層面尚待斬獲。

和吳亦凡、鹿晗在代言上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專攻演員身份的楊洋和李易峰在商業方面平分秋色,均有10個左右的品牌代言收入囊中。

楊洋目前的高端品牌代言有法國嬌蘭,其他的代言多為國民度較高的快消品牌。李易峰則在近日拿下了boss雨果博斯全球品牌代言,之前還有奧迪代言傍身。看得出李易峰在品牌選擇上盡力追求高端,但國民度高、實用性強的品牌,仍是他的主要陣地。

李易峰自2018後的低曝光度讓他逐漸淡出年輕觀眾視野,楊洋這三年來播出的幾部作品也都在口碑或收視上差一點火候。缺乏出挑的作品,少有話題熱度,定位不夠清晰,或許是這兩年年輕品牌不再選擇李易峰和楊洋代言的原因,這二位雖然代言數量可觀,不過都缺乏頂奢品牌加持。

在轉型層面,最不「冒進」的吳亦凡目前商業代言最好。不禁要讓人發問,如此艱難的「流量轉型」真是個好主意嗎?

固然,一路走下來各人的發展和先天特質、經紀公司的運作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而四位「初代流量」終歸也要面臨下一步向何處去的疑問。但影視也好,綜藝也罷,有被全民認可的作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仍會是初代四大流量在市場廝殺的關鍵。

擺在初代流量眼前的集體困境是:還沒有誰能實現作品價值和商業價值雙向出彩。 他們的轉型之路 究竟誰能實現絕地反擊?依舊是對眼光、努力和運氣的綜合考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5VBHUBd8y1i3sJZC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