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流量隱現

2020-12-04     骨朵星番

原標題:李現:流量隱現

| 星番

《赤狐書生》今日上映,李現番位第二,演一個名叫白十三的「男狐狸精」。

這部戲他去年7月爆紅前拍的,拍了140天,練形體、圍讀劇本花了近2個月,還要吊威亞拍大量動作戲。該片由江志強監製,「胡巴之父」許誠毅監製群妖特效,請來久石讓操刀配樂,大咖多,排面足。

男狐狸精和窮書生的新奇設定,也讓該片未映先火。影片預售累計超2300萬,領跑賀歲檔,排片、場次都位居榜首。雖然目前該片尚未開分,但搜索後發現,豆瓣實時都是一星、二星差評

難逃奇幻電影失真的窠臼、劇本缺失對事件的真實邏輯和人物合理性的尊重、兩位主角演技流於表面、低配《捉妖記》都成為該片備受爭議的原因。英文片名《Soul Snatcher》,但全片看下來恰恰就是沒有「人狐感情」的Soul。

李現的流量起勢於《河神》,乍富於《親愛的,熱愛的》——上了春晚,開年就拿了微博年度人物、微博年度突破演員,在人民日報報社共同參與的首屆「2019年融屏傳播優選」活動,斬獲了「影響力演員」榮譽獎項。

下一個再創流量輝煌的?目前來看,作為李現主演的第一部商業電影《赤狐書生》希望不大。可能還是要押寶在他的後「三張」王牌:電影《古董局中局》、江奇濤封筆之作《人生若如初見》、梅峰導演的《戀曲1980》。

01

流量隱現,演員「未生」

2部新戲,28個代言,7本雜誌封面。

這是繼去年7月「現男友」成為暑期頂流,李現神隱近一年半的動態

他沒有乘勝追擊將流量變現,而是一猛子扎進新戲裡。一部《古董局中局》拍了3個月,一部《人生若如初見》拍了5個月,李現為此剃了光頭。加上早前主演的《戀曲1980》共累積3部存貨。

懸疑冒險、史詩正劇、愛情文藝,都是近年爆款新貴。

《人生若如初見》編劇江奇濤曾打造《人間正道是滄桑》《漢武大帝》《亮劍》多部高口碑國民熱劇,導演王偉掌鏡過《白夜追兇》《隱秘而偉大》,主創都是正劇一流班底。曝光的首支預告頗具質感,雨中的李現仿佛裹挾著歷史的厚重感和時代的悲涼感躍然眼前

《古董局中局》搭檔葛優、雷佳音、辛芷蕾,李現飾演亦正亦邪藥不然,金絲邊眼鏡一戴,有點斯文敗類的feel

他搭檔影后春夏主演的《戀曲1980》剛被官宣成為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早前相繼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兩個A類電影節。原著作者於曉丹看後給予高度評價:「年輕的李現已經有了一部以後可以盡情回甘的代表作。」

當下的李現正如他微博名稱的李現ing,流量隱現,演員「未生」。相較「完生」而言,「未生」是卡在最後一步的關鍵狀態。實力蛻變是現在進行時,連接著過去和未來。

眼下,《赤狐書生》失利,2021年手握三部「硬通貨」的李現將在觀眾的審視下,完成下一次「破繭成蝶」的人氣躍升

02

偶然中的必然,新流量中的老派

小時候的李現學吹薩克斯,所以兩頰鼓鼓。不苟言笑時,他眉頭緊鎖、眼睛看上去會有點凶。李現自評演不了一眼一輩子的神顏角色,長得不帥,更偏好接地氣的角色」。

一旦給這張臉加上1米8的身高buff,再來一點堅持健身、不煙少酒、高度自律下的身材、體態加持,「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這種能將硬漢荷爾蒙與少年意氣兼容一身的男演員,卻不多見。所以他演的霸總不油膩,會有蘇感,主旋律正劇中又能挑戰野性一點的角色。

資深娛評人孟大明白曾稱「中年人眼中李現長著一張不開心的臉,看電視劇要的是放鬆」。

但金牌監製江志強採訪中說李現笑起來很燦爛,「他笑起來很陽光,很討喜的。我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我是覺得很喜歡。」

導演梅峰偏愛的是他身上的「斯文氣」,看起來質樸、同時又能演出成熟感。他現在的寸頭,不少網友看了後覺得多了90年代港片的野性

李現是「新流量」,卻走的「老路子」。北電錶演科班出身,拍大銀幕處女作《萬箭穿心》入行。成名路徑也是一板一眼,憑一部膾炙人口、紅透市場的作品賺得商業飛升和優質演藝資源的機會,形成巨大號召力,突破圈層,提升國民度。

有一條清晰明確的發展路徑,不做鮮肉和偶像,影視項目、代言、活動,都在奔「做有質感的演員」這個方向去。

他在受訪時稱可以清清楚楚地說出自己現在選擇每一個工作和項目的緣由。「我在判斷初期就會選擇所有找我的項目當中最好的那個。這個東西很好分析,導演、製片、製作團隊、投資方、其他演員,盤子一搭你自己心裡就有數了,還是要多學習、多了解、多看,你就知道這一切元素靠不靠譜。」

《赤狐書生》他願意二番出演,未必不是看重出品方安樂電影在《捉妖記》系列的成功,想做一番嘗試

李現今年29歲,不算年輕,但能在95後、00後流量的虎視眈眈中後來居上,靠的就是「聰明人下笨功夫」:穩紮穩打地去試。

公開資料顯示:他非技巧動作戲幾乎不要替身,《南方有喬木》《戀曲1980》兩部戲拍戲不帶助理、不拿劇本,台詞都事先牢記在腦子裡,塑造特種兵常劍雄,減脂增肌,體脂最低時只有9%;進組前的案頭工作也做得詳實周全,演清末遺少,就看《末代皇帝》《走向共和》,閱讀歷史資料圖;演80年代青春的《戀曲1980》,就跟導演梅峰一併聊那個年代的精神領袖梵·高、莫奈、安迪·沃霍爾、莎士比亞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身上也呈現出與當下流量格格不入的不合時宜:沒有常駐綜藝、不接真人秀,非宣發、商務活動,幾乎不露面。他明確表示不喜歡粉圈規矩,工作室從不發布藝人每月行程圖;人人爭相立豪門人設吸粉,他採訪中透露想回老家荊州種田種果樹。

難怪之前見過李現的人都說,他的走紅是偶然中的必然

03

完成自我,流量突圍

李現,一個「非」典型流量,想以演員的身份在速成又速朽的娛樂圈「突圍」。

他復讀一年考上北電,《萬箭穿心》成就了「八料影后」顏丙燕,卻少有人記得劇中飾演她兒子「小寶」的李現。他的影視形象是面目模糊的,直到《河神》小爆,李現親歷過「喜歡轉移」的過程,人群圍上來,沒多久又散開,圍著別的人。所以《親愛的,熱愛的》爆紅,他流量隱現,轉身進了片場,拍了兩部好戲。

在拍《戀曲1980》時,接到了導演梅峰給他的一個任務——「成為自己」。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擺脫別人加之於身的期待,塑造自我、完成自我。對明星來說,成為自己是更為重要的命題,自我隱藏在角色背後,他們又被太多人的期待裹挾。

胡歌曾在接受採訪時,表達自我認同的困惑:「有時候我會覺得『胡歌』已經不是我了,很多時候,我是在做大家心目中胡歌的樣子……我有時候也在問胡歌到底是誰?我到底是不是胡歌?胡歌好像已經不是我了,而是一個符號,是一個大家心目中的人。」他在《琅琊榜》名氣巔峰之際,選擇出外遊學,暫時逃離名利場,把胡歌還給自己。

鹿晗早年粉絲評論創下吉尼斯紀錄,引發鹿晗效應,一躍成為歸國頂流,最後又因戀情曝光,甜蜜暴擊粉絲,後作乏力,人氣、口碑雙雙下滑進入停滯期。反倒是在飽受《上海堡壘》口碑負面的重壓下,潛心拍攝《穿越火線》,二度翻紅,找到自我認可的作品

上月李易峰迴答新劇訪問中,提及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轉型」,從《動物世界》到《隱秘而偉大》,選角上也得以窺見他找尋自我的過程,脫去偶像外衣,實力派轉型。

張雨綺一邊乘風破浪,一邊人間清醒發言: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沒作品你站在台上虛不虛?她活出了自我,自信美麗,愛誰誰。

不論是曾經的古偶王子、歸國流量、初代四大、今夏紅姐,他們的經歷都在驗證著一件事——流量易逝,演員突圍。早前五年一頂流,後來資本造星興起,偶像選秀、熱播劇集、爆款綜藝甚至直播帶貨都加速了頂流疊代周期。

最近網友看慣了流水線上的櫥窗玩偶,開始全民追捧「甜野男孩」丁真,喜歡他的自然野性與真實。上月的新版《鹿鼎記》、《情深緣起》(原《半生緣》)接連口碑崩盤,大導+大IP+名角的萬能搭配也開始失靈

有人考古到曾經自己下場引導粉絲的李現,他人粉絲別看路透和代拍、別罵造型師和工作室、相信自己的選擇和安排屢次三番下場勸誡私生。年初粉絲說他一進組就杳無音訊,只能去跟拍那裡看。但拍到的,李現不是騎著共享單車不是去健身,就是吃飯、買咖啡,有時對跟拍不爽還會比6」。李現社交平台帳號的管理權限也未共享給團隊,沒被飯圈文化捆綁,他是少有「支棱起來」直面發聲的偶像。

目前他的很大一部分熱度,是因韓商言的角色紅利。要想以演員身份突圍流量圈,李現的台詞和演技還稍欠火候,他有做演技派雄心和信心,尚缺一味「耐心」去打磨每一部作品。

虛名如空中樓閣,作品和角色方能立身。當紅炸子雞都有賞味期限,但好演員是越熬越有味道的大骨湯,撇去「偶像浮沫」,才見真材實料,更有嚼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2HzMXYBdHeNs4oxRa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