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實在在治理鼠患,就能消除公眾疑慮|澎湃社論

2019-09-03     澎湃新聞評論

評論君說

當地的滅鼠工作進行得怎麼樣,恐怕只有當地百姓最清楚。急著下結論,並沒有必要。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大余縣下發通知,要求自9月1日起開展「全民滅鼠」活動。凡捕捉到老鼠的居民可到附近村、社區居委會,由工作人員現場認定後,立即兌現5元/只的獎勵。

創衛工作千頭萬緒,讓居民不勝其擾的鼠患問題,顯然是其中的痛點和難點。地方政府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把創衛工作當做一件實事來抓,下大力氣開展鼠患治理,其工作方向值得肯定。

但是,就這一治理鼠患的形式,網絡上存在著一些不同的聲音。部分網友認為,鼠患不是導致城市衛生環境惡化的主因,相反,若環境衛生得到改善,鼠患自然會消失。

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但具體到當地實際情況,若鼠患當真已經十分嚴重,那麼發動群眾力量來滅鼠,並無不當之處。只是,有獎滅鼠政策的持續性和效力,還需要更審慎的評估。不管如何,口子一開,就不能不考慮如何張弛有度,避免虎頭蛇尾。

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是城市衛生和居民健康的公害,這一點無需贅言。不過,既然現代治理的分工已經越來越細化,在發動全民滅鼠之外,當地政府也不妨尋求更多元化的執法方法。

實際上,市場上早已興起了一批專業化程度高的滅鼠公司。如果政府既有力量不足,完全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會上的專業力量解決鼠患問題。這樣一來,政府只需做好對滅鼠效果的監督即可。

必須指出的是,公眾的質疑,針對的並非是當地政府搞好環境衛生工作的熱情,也不是滅鼠工作的必要性。讓部分網友感到擔心的是,「全民滅鼠」的行動聲勢大、輻射面廣,有可能被異化為另一種形式主義。畢竟,評價工作成績不能比誰嗓門大,更不能一味依賴發動人員的規模。

當然,擔憂和實情不能划上等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地的滅鼠工作進行得怎麼樣,恐怕只有當地百姓最清楚。急著下結論,並沒有必要。

治理鼠患,人人叫好。因此,只要當地政府真的能把衛生工作做好、做實,一些疑慮自然會煙消雲散。

※ 編輯|李勤余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3A0_WwBJleJMoPMAs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