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裡面確實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細細推敲和學習。
現如今,酒桌文化更是在職場上有更加彭勃發展的趨勢。
「無論什麼樣的同事關係、領導關係、客戶關係,沒有一頓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酒桌文化在當下職場的重要性,但是酒桌上並不是為所欲為,相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禮節,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最基本的就是,賓客之間的相互敬酒了,一是為了交流溝通,二也是表示自己的禮貌和敬意。
但是,我們會發現,酒桌上總有一些人,別人敬完他以後,他就是不回敬,這其實是對敬酒人的不尊重。
我們不奉行酒桌上的斗酒、酗酒,但是基本的禮尚往來還是要做到的,否則如果你是與領導同事,或者客戶一起喝酒,會給他們留下不懂事、不靠譜的印象。
所以,接下來,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酒桌上只喝酒、不敬酒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需要做出哪些調整和改變。
對於一些初入職場,或者不太懂的酒桌文化的小白來說,他們一般也不知道回敬這一說法,可能為了合群,有人敬酒自己就喝,沒人敬酒自己就埋頭吃菜。
要知道酒場不是吃吃喝喝,酒場是人情世故,有些酒局是幾個好友,親戚朋友在一起還能隨意一點,不必在意太多禮節。
但是參與職場中的酒局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一些領導、客戶非常在意酒桌上的「禮尚往來」,其會通過酒桌上你的表現,給你貼上一個標籤,從而初步認定你的能力和情商。
所以,對於不懂人情世故的職場小白,在職場的酒局中,最好不要光顧著自己喝酒或者吃菜,有機會多敬一敬領導或者客戶,拉近雙方的距離,增進感情,獲得對方的認可。
當然,有空的時候一定記得惡補一下酒桌文化,這不是形式,或者逢場作戲,而是現實的職場規則,掌握一定的酒桌文化對你的職業發展確實有很大幫助。
千百種人,有千百種性格,酒局上拼的確實不只是酒量,更多的還是每個人的性格和情商。
有的人酒量不好,但是酒局上總能左右逢源,混的風生水起,讓領導或者客戶非常滿意,滿心歡喜。
而有的人無論酒量好不好,他總不願意與其他人有過多交流,那更別談主動去敬酒了,很容易得罪人,說到底,這是一種性格問題。
有的人平時就是那種驕傲孤僻的性格,認為酒場上都是逢場作戲罷了,不需要做那些虛偽的套路,職場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樣能得到領導的欣賞和提拔。
這樣想是看沒錯,但是酒局上自顧自的喝酒酒、吃菜,一副看透世俗的姿態,會顯得特別不合群,無形之中就被大家所孤立了,這樣的狀態也會延伸到職場工作中,不利團隊建設,想必領導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現象。
而且,這個社會上,尤其是職場中靠個人能力單打獨鬥,是註定走不長遠的,所以無論如何,讓自己儘快適應職場應酬,即便不樂意,也不能表漏出來。
當然,還有一種人,酒桌上自顧自的吃菜喝酒,這種人很可能是酒量不太好,或者身體不太舒服,不適合大量飲酒。
遇到這種「心有餘,力不足」的情況,也不要一言不發,這樣容易讓人誤解。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應該向跟你敬酒,但是你無法回敬的人說明自己的真實情況,並表達歉意和敬意,這樣也能得到對方的理解。
酒桌文化會一直存在於職場或者生活中,我們可以不會喝酒或者不能喝酒,也不提倡無腦的拼酒、酗酒,但是一定注意「禮尚往來」,表達對賓客的敬意。
這不是虛偽或者形式,而是一種職場情商的體現,也可以說是一種職場「潛規則」,對我們職業發展影響重大。
—— END ——
責任編輯|肖歌
一站式飯局攻略;模板化酒桌秘籍;範本式話術教學;指南式應酬技巧。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玩轉社交,輕鬆搞定人脈。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