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這份「平安經」更實用!

2020-07-30   健康時報

原標題:相比之下,這份「平安經」更實用!

「初生平安、滿月平安、百天平安、1歲平安、2歲平安、3歲平安……」「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

最近, 這樣一份從頭到尾以「xx平安」造句《平安經》的「書」令人覺得荒誕,更詫異的,寫此書的作者是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

不少網友稱,這本書的出版刷新了對「書」的認知。對於看這本書的人,它可能起不到任何的幫助!相比之下,我們根據國內醫學專家的健康提示,整理的這份「平安經」,可能更實用!

1、按時吃飯,是保平安

人體有一定的生物鐘,所以一日三餐要有規律的吃,如果長期飲食不規律,可能引起身體多種不適,腸胃、免疫系統、內分泌… …都容易遭殃。

2、吃飯七分飽,是保平安

胃腸道就像一個袋子,如果每次都吃的很飽,不僅體重會越來越重,還會傷害胃腸道。所以吃飯要吃「七分飽」,即既不覺得飢餓,也不感覺到撐。

3、細嚼慢咽,是保平安

吃飯過快對身體的影響,不僅僅只是增加體重。由於神經中樞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產生飽食的感覺,所以吃飯過快時,會導致進食過多影響心率,從而影響心臟健康。

4、口味「三減」,是保平安

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三減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這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2016~2025)的重要內容,每一項都跟慢病防控息息相關。

5、不亂吃保健品,是保平安

保健品不具備藥物的功效,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代替良好的生活作息,而且吃大量的保健品還容易增加肝臟、腎臟的負擔,甚至引起損傷。

6、會喝水,是保平安

大部分人靠渴不渴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但其實當體內水的丟失量為體重1%時,身體機能已經受到影響,當感到口渴時,機體已經缺水近2%~3%。正常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500~1700毫升,按照普通杯子200~250毫升的大小來算,每天應喝7~8杯。

7、戒煙限酒,是保平安

煙、酒是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而且喝酒不能帶來任何的健康益處,適量飲酒有益的說法,也並不存在。最有益的做法就是,不抽煙、不喝酒。

8、早睡早起,是保平安

堅持早睡早起的人,身體也會更健康。因為早睡早起的人一般睡眠質量更高,少了熬夜對身體的傷害,不僅身體新陳代謝更順暢,腸胃、大腦、免疫力也更加健康,精神狀態也會更好。

9、老人緩慢起床,是保平安

早晨醒後不要馬上起床,尤其是老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變體位,可能發生意外。醒後可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再下床。

10、不要憋尿,是保平安

憋尿可能引起相關器官的炎症,比如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憋尿,還可引起心臟疾病。

11、不用力排便,是保平安

排便時用力過度或不當,都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

12、夏天出出汗,是保平安

夏天多運動出汗,可以增加新陳代謝,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同時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使血液循環加快。出汗還能消耗身體多餘能量,有助於促進脂肪的分解,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

13、多動少坐,是保平安

久坐少動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要比經常運動或體力勞動者高4倍,因為久坐血液循環減緩,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肌收縮乏力,時間久了,就容易導致心臟疾病。所以平時工作中要隔一段時間起來走動走動,或者上個廁所。

14、別讓肚子大起來,是保平安

腹部肥胖的人,可能與脂肪肝、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多種疾病有關。俗話說「褲帶越長,壽命越短」。只要男性腰圍超過85厘米,女性超過80厘米,就得趕緊為身體減「負」了。

15、重視檢查,是保平安

很多大的疾病查出來就是晚期,原因在於很多人不注重身體檢查,主觀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強烈的不適,就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甚至有人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舒服,也覺得沒什麼大事,不需要就醫,等到最後實在不行才去檢查,病情已經越來越嚴重。

16、不隨便生氣,是保平安

跟別人生氣,損傷的是自己。著急生氣,不僅對軀體有影響,對心腦血管、神經系統都會造成巨大的衝擊。這種衝擊和地震一樣,來得很快,傷害很大。

17、生活慢一點,是保平安

許多人在患癌後反思自己的生活都發現,得病的原因離不開「透支」自己,過度的勞累讓大腦、身體都超負荷運轉,最終不堪重負,就連機器過度使用都會罷工,更何況是人。

18、別壓抑自己,是保平安

壓力大、鬱悶等不良的情緒會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如果帶著不良的情緒進食,還可能損傷腸胃,導致積食、消化不良等。

19、經常用腦,是保平安

大腦屬於「用進廢退」的器官,越用越聰明。經常用腦可以使腦部得到更多的血液以及營養供應,可以提升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平時可以挑戰一些記憶力遊戲,或者多看書,學一門外語等等。

20、生活有目標,是保平安

生活有目標的人,長壽幾率更高。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追求,有一個追求的目標,一切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服務,那麼周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為然了。

2016-07-08 健康時報 《輕鬆把控七分飽》(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營養科王磊)

2017-09-29 健康時報 《細嚼慢咽有道理!吃飯太快影響心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臟科主任醫師李靜)

2017-06-06 健康時報 《健康生活「三減三健」》

2016-05-13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2018-12-09 健康時報 《不到兩成人能早睡早起,早起的人生更美好》

2018-12-11 健康時報 《老年人晨起「五宜」》(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幹部病房劉雪微)

2018-10-16 健康時報 《憋尿會致心臟病》(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幹部病房趙敏)

Cardiovascular and neurological causes ofsudden death after ischaemic stroke. The Lancet Neurology, February, 2012.

2019-08-06 健康時報 《夏季就要出出汗》(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陳燕清)

2017-02-14 健康時報 《久坐傷身傷在哪兒》(北京地壇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強)

2013-06-03健康時報 《別讓生氣惹出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春勇)

2015-05-12南方網《廣東職工大講堂第十四期 鍾南山:健康掌握在你的手中》(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