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加點它,一杯頂13杯的功效!喝了這麼多年竟然才知道

2019-10-09   養生中國

對中國人來說,喝茶養生是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在茶葉里加點「料」呢?

綠茶+檸檬

一杯頂13杯的營養

眾所周知,茶多酚是茶葉中非常重要的營養物質,飲茶的大多益處都得益於它。

但是,令人苦惱的是,茶多酚很難被吸收,80%都被人體排出了,進入身體後吸收率也只有2%到5%左右,怎樣才能提高它的吸收率呢?

養生專家戴光強告訴我們,泡茶時只需加兩片檸檬,喝茶的保健價值大大提高,並且味道也更好了。

新鮮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增加人體對茶多酚的吸收!

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表明,檸檬汁中的維生素C可將人體吸收茶中的茶多酚的能力提升13倍。

這樣我們喝了1杯的茶水,就等於喝了13杯茶的茶多酚,最大化吸收了茶多酚。

做法:

首先將茶葉用開水沏好,泡綠茶的開水不要過燙,80℃為宜。檸檬的話選擇兩頭尖尖、中間飽滿緊實、掂起來沉甸甸的,這樣的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

將檸檬洗凈後切成薄片,這期間時間已經過了幾分鐘,沏好茶的水溫相對降低,可以把檸檬片放入。

切記水溫不能太高,否則維c會被破壞,以60℃為宜,水溫過高的話口感也會很苦。

至於檸檬片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添加,一般一兩片即可,否則會比較酸。

如果有些人特別怕酸,不喜歡吃檸檬,則可以用金桔代替檸檬,口感甜絲絲的。

巧妙搭配,效果翻倍

為茶找個好搭檔

除了綠茶和檸檬,每種茶都有個天生的好搭檔,搭配飲用能讓喝茶保健的效果翻倍。

1 烏龍茶+桂花:更開胃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其富含單寧酸、茶多酚、植物鹼等活性物質,它們都可以消食去膩。

搭配上香味清新、有醒脾開胃、緩解咽干口燥、口臭牙痛等功效的桂花,可以讓人胃口大開。桂花性味辛溫,與性平的烏龍茶一起喝很適合。

做法:

泡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或蓋碗杯,而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可在沖泡開後加入3克左右的干桂花。

但需要注意,易失眠的人少選這種搭配,因為桂花還有醒腦的功效,飲後不易入睡。

2 茉莉花茶+菊花:更明目

茉莉花茶辛甘、性溫,不僅具有芳香化濕、醒脾和胃的功效,還能清肝明目。而氣味清香的菊花歸肝經,同樣具有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兩者搭配可謂「強強聯手」。

用開水沖泡茉莉花茶時,放入5-6朵白菊花,也可以再加幾顆同樣有滋補肝腎功效的枸杞,使花茶明目的作用加強。

做法:

茉莉菊花茶泡10~15分鐘以後即可飲用。菊花性偏寒,一般陽虛體質(平時怕冷)和脾胃虛寒(一吃涼東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應注意少喝。

3 普洱+陳皮:更消食

普洱茶品性溫和,對脾胃刺激相對較小,還能緩解肥膩之物給消化系統帶來的負擔。陳皮,就是通風陰乾後的橘子皮,也有健脾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

做法

普洱茶要先用10秒鐘泡洗茶,濾去雜質後,再加幾塊陳皮一起沖泡,兩者搭配既有陳皮的清新果香,又有普洱的陳香濃郁,回味甘甜,最適合積食時飲用。

4 紅茶+姜:更暖身

從中醫角度來說,紅茶性溫,能溫中驅寒,特別適合胃寒、手腳發涼、體弱、愛拉肚子的人飲用。而生薑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溫胃補陽。兩者都有暖身作用,搭配在一起效果加倍。

時值盛夏,不少人受寒濕得了「空調病」,可以用這個組合來驅寒解表。

做法

沖泡紅茶要用剛煮沸的水,再加入少許薑片或薑絲,泡的時間也可以相對更久些,這有利於紅茶中的黃酮類物質充分溶解,有益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熱性體質的人不適宜用生薑配紅茶,喝得太多易出現內熱症狀。

每種茶都有個天生的好搭檔,喝了這麼多年茶原來都白喝了,現在知道還不晚哦,喜歡喝茶的不妨試試吧~

文章來源:健康圈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編輯:高繼明 審核:朱蕗鋆

每天早晨七點鐘

關注養生中國(yangsheng-cn)

每天學點咱老百姓用的上的養生知識~

快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吧!

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