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辦公室檔案管理員劉勵,在病床上,度過了45歲生日。她的丈夫蔡常春來到病房,帶來了他們孩子手繪的生日快樂賀卡。此前,她因感染新冠肺炎,已住院一個多月。
昨天深夜,劉勵病情惡化。腦部出血,瞳孔放大。在幾個小時的搶救中,丈夫蔡常春一直守候在ICU病房外。
今天上午9時許,劉勵搶救無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
加上李文亮、江學慶、梅仲明、朱和平,武漢市中心醫院已經痛失五位醫生。
劉勵是2013年之後調來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先是在醫院實驗室工作,後來去了倫理委員會。她是隨著丈夫一起調來市中心醫院的。
劉勵所在的倫理委員會,主要負責醫院相關臨床試驗審核,一般不在臨床工作。劉勵是如何感染新冠肺炎的,現在還不清楚。
武漢市中心醫院去世的5人中,劉勵有點特別。
她不是一線醫生,並且是唯一的女性。她還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父親是外科老教授,雖然劉勵自己沒有拿起手術刀,但還是找了個拿手術刀的丈夫。
劉勵是個好妻子好母親。結婚之後,她把人生的重心轉移向了家庭。把丈夫和孩子照顧好,是這個溫柔善良女人的全部。工作上,雖然她很低調,但了解她的同事,都說她勤懇踏實,性格很好。
娶到這樣的女人,蔡常春是有福氣的。他的朋友圈頭像圖片上,有一句英文,「The love of a family is life’s greatest blessing」,意思是「家庭之愛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今天起,這張圖片已經變成灰色。
妻子住院,家裡三個孩子要照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段時間下來,蔡常春心力交瘁,瘦到脫形。
如今,永失我愛。
蔡常春應該會後悔回到武漢。如果他留在美國,或去國內別的城市,他的家庭一定還是完整的,孩子也不會失去媽媽。
蔡常春在事業上是非常成功的。他今年49歲,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畢業後,赴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後來又先後去了香港、日本進修。2008年,蔡常春去了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博士後。妻子劉勵陪著丈夫,直到2013年回國。
2013年,蔡常春放棄匹茲堡大學的優厚待遇回到武漢,來到了中心醫院。
30年前,他從湖北農村考入同濟醫學院。20年前,他從武漢出發,兜兜轉轉,最後又回到武漢。
武漢,有他的青春和愛情。無論走到哪裡,他都忘不了這座城,以及這座城裡的人。
他和劉勵,以為能在這座城市終老,看著三個孩子一個個長大成人。
他是一個可以為事業獻身的醫生。他的同事、去世的江學慶醫生,是「60分貝」暖醫生。蔡常春也一樣。
他有獨特的「語言處方」,非常善於用話語安慰患者。他相信看病首先是看病人,多用語言傳遞關懷,冰冷的手術刀也會變得溫暖。這一事跡還上過武漢報紙的頭版頭條。
不管手術做到多晚,不管平時還是節假日,他都會堅持每天早晚兩次查房,即使出差在外,也要習慣性打電話到病房問問情況。
我看過他的病人接受採訪的視頻,那種發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讓我深受感動。我知道這真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好醫生。
2016年,他成為「湖北最美一線職工」,也是該省衛生計生系統惟一的獲獎者。
寫這麼多蔡常春的事跡,我是想告訴大家,武漢市中心醫院真是一家好醫院,醫生能力強人品好。這樣一家醫院,卻死傷如此慘重,真是讓人又痛又恨。
醫院的蔡莉書記彭義香院長,你們什麼也別說了,謝罪吧。
工作上太投入,顧此難免會失彼,蔡常春只好把家庭丟給了劉勵。
幾年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劉勵對記者說:「這個家現在是指望不上他了。」妻子嗔怪,在他們家中,從來沒有「共進晚餐」一說,丈夫晚上一回到家就癱軟在沙發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年幼的女兒以前常喊著要爸爸,可等爸爸回家了,她已經睡著了。
以前劉勵在的時候,不管工作到多晚,蔡常春都不用擔心家裡。但現在不行了,照顧三個孩子的責任,完全落到了他一人的肩上。
一方面要承受喪妻之痛,一方面還要假裝堅強,我不知道這個高明的醫生,如何醫治自己的心傷,又如何撫慰崩潰的孩子。
同為男人,同為丈夫和父親,我懂你的崩潰,也知道你的堅強。
蔡哥,保重!
劉勵的大女兒正讀高三。在微博上,我聯繫上她的同學。這位同學告訴我,現在學校非常關心她,心理老師準備給她做心理輔導,還有老師幫忙規劃學業規劃。
感謝這所溫暖的學校,感謝那些溫暖的好人。
我想跟這個讀高三的孩子說幾句話。
有些事,是我們生命中早晚都要面對的,比如親人的離去。我們會哭,會崩潰,會拒絕接受,但這就是人生啊。我沒有什麼安慰的話,你就盡情地哭吧。在這種最深沉的痛苦中,會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我跟你說,媽媽其實並沒有離開你。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尋夢環遊記》,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只要還有人惦記著,她就永遠活著。想媽媽的時候呢,看看天上的星星,那裡面有一顆,就是媽媽。你在看著她,她也在看著你,真的。
你是爸爸媽媽的大女兒,應該滿18歲了吧,是個大人了,你的是弟弟還是妹妹,我不太清楚,他們還需要你和爸爸照顧。所以,哭完之後,擦乾眼淚,好好學習,和爸爸一起撐起這個家。讓天上的媽媽看到,你考上了滿意的大學,你為爸爸分擔了很多,你比以前更懂事了。
讓媽媽放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