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快樂大本營》20多年的何炅,在眾人眼中永遠都是溫暖樂觀、好友成群,讓人喜歡……但其實,熱鬧喧囂之下,孤獨才是他的「大本營」。
走出童年的孤獨
1974年4月28日,湖南長沙一個普通的家庭迎來了一個新生兒。由於出生時沒有一絲頭髮,這個男孩便有了「小和尚」的外號。由於他的哥哥叫何昊,父親想取一個相近的名字:「就叫何炅吧。」
雖然名字相近,但哥倆的性格截然不同,何炅打小就和同齡人不一樣。在別的小朋友長高長壯的時候,他總是顯得較為瘦小,在男孩子堆里找不到自信。所以他一直都不願意和別人打交道,性格逐漸趨於孤僻。和喜歡到外面瘋玩的哥哥相反,何炅更願意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書,寫日記。
多年之後,何炅回憶童年才發現,那時自己沒有什麼玩伴。他說:「那時生活其實挺單調的,我不太會玩,直到今天都還在為人際關係發愁,如果可以重來,我想換種活法。」
1980年秋天,長沙市南區長塘里小學多了一名叫何炅的學生。在老師們的眼裡,這個孩子很優秀,但他不願與老師和同學交流,上課的時候,不管多尿急,他都不會向老師示意要去上廁所。
後來,老師提議何炅去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那天,儘管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等到上台的時候,看著台下齊刷刷的眼睛,他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講著講著漏掉了好幾段。演講結束後,他才發現自己緊張得摳破了手指。
他不願與孤獨為伍,就逼著自己去做一些「出風頭」的事情:出黑板報、編舞、當大隊長……在得到眾人的認可後,當時的他也確實從孤僻中走了出來。然而,他沒想到,骨子裡的孤獨已經形成了習慣,始終不能驅散。
在經歷了兩次保送後,1992年,何炅只身前往北京,帶著一股青澀,成為了北外阿拉伯語專業的一名學生。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他拼了命地學習,還成為了學校的宣傳部、文藝部的部長。
由於學生會工作很忙,每天晚上舍友上床睡覺後他才回到宿舍,所以他幾乎沒空和其他同學相處。舍友眼裡,何炅一直都在封閉自己的內心,總是示人以最好的一面,從不願讓人擔心。
越繁華的人就越孤獨
何炅上大二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演的小品《滲透》登上了中央電視台首次舉辦的大學畢業晚會的舞台,之後便受到了不少導演關注。隔年,帶著「大拇哥」的角色,何炅走進了一檔少兒節目《聰明屋》,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歡。
炎夏時節,為了節目效果,何炅依然穿著很厚重的服裝,汗液全部黏在身上,直到拍完才脫下來,而他始終不說熱。
有一次到其他城市拍攝,由於水土不服,何炅得了急性腸胃炎,但他不願意麻煩別人,把苦往肚子裡一咽,一直堅持到拍攝完成。
不管吃下多少苦,他都不會和任何人傾訴,以至於後來大家都認定了他是一個樂觀的人。
直到今天,他依舊帶著這個習慣。他的微博從來不會發表任何關於自己內心的東西。
在一次採訪中,他說:「我的節目就是為了給大家展示快樂,而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的展現,當然很多事情沒有必要展現在別人面前。」對何炅來說,其實所謂樂觀,不過是自己把悲觀埋得很深、很深,內心有一塊地方禁止任何人踏入。
畢業那年,何炅面臨著兩個選擇:留校擔任老師或者進入央視。一邊是清靜安穩的學校生活,一邊是光芒萬丈的舞台,何炅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最終,他選擇成為一名老師,但在第二年,《快樂大本營》因男主持崗位空缺,節目組找他試鏡。揣著幫忙的想法,何炅利用空閒時間拍攝節目,沒想到節目播出後收穫一眾好評,他開始紅了。
在我們的印象中,台上的何炅能言善道、活潑開朗,但私底下你總能看到他截然相反的一面:每當暫時不用上台時,他要麼安靜地站在後台候場,要麼閉上眼睛休息,從來不會去打擾別人。
每次工作結束回到家,還能堅持為他點亮的就只有冰箱裡的燈。
由於工作需要,他得到處飛,不得不開始習慣住酒店的生活。回到酒店時,他時常一個人在房間裡發獃,不知道要做些什麼,也很少會去找別人聊天。有時哪怕心裡有再多的負面情緒,第二天起床後,他還是面帶微笑去工作。隨著工作越來越繁忙,他的休息時間一再被縮短,便再也無暇顧及自己內心孤獨的一面。
何炅的多年好友龍丹妮曾這樣評價他:「一個人把自己置於這麼繁忙的境地時,內心某個角落是脆弱和孤獨的,越繁華的人就越孤獨。」
孤獨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20多年來,何炅的名字已經成了《快樂大本營》的代稱。雖然主持的是一檔快樂的節目,但他自己還是沒能和快樂掛上鉤。
在《嚮往的生活》里一次座談會上,黃磊說:「炅炅的內心世界裡其實是以悲傷為主體,在他所有快樂的間隙都充滿了不知所措。」但所有的悲傷都被他掩蓋了起來。哪怕在最懂他的黃磊面前,何炅也沒有過多展露自己內心悲傷的一面。靠著自己慢慢消化,才有了今天溫暖似陽的何炅。
這些年,因為太了解悲傷的滋味,深知快樂有多珍貴,所以何炅都在為別人製造快樂。可自始至終,他都沒能驅散自己的孤獨與悲傷。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里說道:「曾經我認為,孤獨就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現在我認為,孤獨就是自己都忘了與自己對話。」這句話用來形容何炅再合適不過。
以前的何炅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已經習慣了忘記自己那個孤獨的世界。可能很多人覺得孤獨不是一個很好的詞語,會覺得何炅很可憐。但孤獨並不能算是一個貶義詞,孤獨的人更能清醒地看待這個世界,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因為孤獨,何炅變得更加專注,更加有耐性,更加為別人著想。從另一方面講,何炅的孤獨也成就了他今天的輝煌。只是,人總會有累的一天,假裝若無其事這麼多年了,何炅應該很累了吧。很想和他說:「何老師,我無法減少你的孤獨與悲傷,但往後的日子,可以的話,你不要再一個人咀嚼孤獨了。」
文:阿喪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