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K媽
來源 | 媽咪OK(ID:mami-ok)港大心理學博士、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成員指導的育兒號。0-6歲寶寶大腦發育、早期發展,吃喝拉撒睡等靠譜育兒知識全都有。
欣源有話說
感謝OK媽分享美文哦!
時代進步真是很快!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世界了。一些很珍貴的,不向遊客開放的景點或文物,咱們也能一窺端容。而且圖像非常細緻,可以放大很多倍,還有專業的介紹和解說。
全景故宮,全景敦煌。還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真是不能更贊了。
咱能停下來思考,而不用一直走馬觀花了。只不過,有點選擇障礙啊:P
小夥伴可以了解下哦!咱們能帶孩子一起分享。再看看相關的紀錄片,書籍,更會加深理解。
有關故宮的周邊近年來做得很好了。《故宮100》,《我在故宮修文物》,真是很經典的紀錄片。還有些關於故宮的立體書,甚至有故宮樂高玩具,天壇拼插玩具,孩子都很喜歡。
不過,這些景點,有生之年還是想帶孩子親自去看看!哈!先做足功課再去!吼吼~~
博物館是讓孩子認識世界和歷史的窗口,無論是歷史類的、文化類的、自然類的,它們都是承載人類文明的地方。孩子在生活中吸收的更多是現實的認知,他們也需要接觸和感受到歷史和文化沉澱!
在之前和大家分享的文章《 看遍了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後,我想說的是這個 》中提到非常重視素質教育的國家芬蘭,就是一個隨處可見 兒童博物館的國度。
可能大家會覺得我這時候來和大家說參觀博物館的意義太不合時宜了,這公共場所都關著呢。
是的,但其實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非常好的在線觀看博物館的寶藏資源。剛好因為這 疫情的原因,原先得花 上旅行成本再花搭上幾百元門票才能參觀一趟的大牌博物館,如今都 開設了網上參觀,關鍵是遊覽的效果非常好,配套的講解很到位,或許比你實地去啥也不懂的傻看要強一百倍,而且還全免費!
趕緊分享給大家,你可以帶著娃足不出戶飽覽豐富的博物館寶藏!
01 故宮
全景故宮可以讓你隨時隨地走進故宮,360°欣賞故宮各個院落。
介面一打開標誌性的太和殿就在你面前了,幾個主要的宮殿呈現一圈。輕輕一旋轉就能看到像慈寧宮、延禧宮、養心殿等不同宮殿,可以不同角度來欣賞。
最爽的是,你還能看到雪景的360度 故宮全景。
要知道,那些紅遍網絡的故宮雪景,我們也只能看到靜態的平面照片,而真正在大雪的時候故宮會關門。但線上觀賞可以在整個建模基礎上開啟不同的氣候模式,開到賞雪模式,就能看到被雪覆蓋的紫禁城了。
故宮的觀賞點,一個是建築, 一個是文物。
先說建築。一眼望去能看到故宮建築那熟悉又很有標誌性的紅牆黃瓦。
邊欣賞邊聽配合著的解說,我們會了解到宮殿的很多細節信息,例如太和殿也叫「金鑾殿」,是最壯觀,也是參觀人數最多的。
除此,在介面底部也會給出太和殿四周位置主要建築的圖片和介紹。看到任何一個位置時,如果想近看,都可以隨時拉大。比如這個台階放大後能看到台階上的龍雕刻,達到在現場親眼看的效果。
太和殿中放著皇帝的寶座, 遠處看黃燦燦的一片,很氣派,但其實放大才能看到寶座上精緻講究的雕刻,這恐怕是在實地也未必能看得這麼清晰。
對了,參觀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同步引用些有趣的傳聞故事來增加孩子的興趣度……
比如龍椅,可以告訴孩子,寶座雖說精美絕倫,卻是「世界上最不舒服的椅子」,因為椅子盤繞的13條金龍,是摸不得也碰不得的,坐起來自然很不舒服。說到這,孩子肯定會笑,嘲笑別人的痛苦是孩子最愛乾的事
除了能近距離觀看宮殿的建築、布局,在線上還能看到在線下未開放的區域,比如養心殿等,真的好值!
除了三維的,也有二維地圖,能看到故宮的平面布局。如果對故宮的布局感興趣,可以點擊每個宮殿,能看到周圍主要景點的布局。
再來說故宮內的文物展品。
數字多寶閣展示是可以摸的「故宮文物」,這些文物都是一個時代的烙印、歷史文化的傳承。
線上看文物可以看到全角度觀看,看得更清楚。
像下面這個嘉靖款五彩魚藻紋蓋罐,在展廳里看的時候你會好奇它身上有幾條魚,這裡轉一轉,就能數清楚了。
這件廣彩人物圖碗放大,能看到碗上圖的細節,就連人身上穿的衣服一根根毛都能清晰看到。就像自己拿在手上看一樣
每一件文物的底部都有印章,代表著嘉靖款、萬曆款、康熙款、乾隆款......,輕輕翻轉就能看到底部的文字了
而有一些比較奇特的文物,專門配有小視頻,把它「拆」開給你看。
比如說這件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根據專家研究,猜測它的主體部分中間藍色的應該是元代的,而其餘的部分是之後配上的。這裡有個「拆解」開讓你看個透的過程!
觀看地址>>> 把網址複製到瀏覽器即可打開在線觀看頁面,手機和電腦都可以
全景故宮: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index.html
數字多寶閣:https://www.dpm.org.cn/shuziduobaoge.html
02 自貢恐龍博物館
雖然大部分的娃都很愛恐龍,但我們很少人知道,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加拿大,另外一個就在我們中國了,它就是——自貢恐龍博物館。這裡面收藏了侏羅紀時期已知的所有恐龍類目,有地上爬的、水裡游的還有天上飛的,也是世界上收藏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自貢恐龍博物館被美國《國家地理》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不同恐龍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靠什麼捕獵,他們生活在哪個年代,有什麼本領等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展館建築造型很獨特,像一座巨大的岩窟,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現場博物館,帶孩子在其中參觀,會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線上數字博物館可以觀看場館內的每個地方
場館一共分成四個區域: 恐龍世界、恐龍遺址、恐龍時代動植物和恐龍化石珍品。對首批46件重點藏品進行了詳細介紹。
每點開一個,就能放大看細節
點擊進入詞條,還有更詳細的介紹和一個動畫小視頻來解說,特別清晰,幫助小朋友了解恐龍各方面的知識。
每看一個就可以讓小朋友從各個方面了解它。
例如馬門溪龍是目前發現脖子最長的恐龍,它的頭抬起來有3層樓這麼高,大象在它面前都是很小一隻,雖然它長得很高但不要被嚇到,它是吃草的哦。
劍龍小朋友一定很熟悉了,太白華陽龍就屬於劍龍家族的,背上是骨頭長成的板子,看著像一把把長劍,這個板子是用來防禦敵人的,另外這個板子分布著毛細血管,可以根據室外的溫度來調節自己的體溫,可以說是身上背著一個行走的空調。
不同類型的恐龍他們的武器也是不一樣的,和上面的劍龍不同,侏羅紀的李氏蜀龍的防禦武器就在它的尾巴上。有一塊大大的骨頭,是它的尾錘,當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會甩動它的尾巴,相當厲害的。
這塊和平永川龍頭骨,非常厲害,是自貢恐龍博物館非常重要的一枚,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化石頭骨。
除了觀賞性質,孩子們也會了解到相關的知識,比如恐龍蛋長什麼樣,在這裡也能找到答案。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恐龍蛋,圓形的、橢圓形、長的,比我們的雞蛋、鴨蛋要大的多,直徑有2個籃球那麼長。
這裡還能給小朋友賣個關子,「恐龍這麼大,怎麼孵蛋呢?萬一坐上去把蛋壓碎了怎麼辦?」其實,在蛋堆的中間有個圈,這個圈留的大,就不會壓到恐龍蛋了。
不僅有陸地上爬的 恐龍,還有空中飛的,水裡游的 恐龍。
除了能看到恐龍,還能看到和恐龍生活同一個年代的昆蟲。
像我們熟悉的蜻蜓就是的,不過那個年代的蜻蜓可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小小一隻,當時的蜻蜓身型像個小型飛機,翅膀張開有70cm,隨著適應生存慢慢進化這麼小了。
當然,人類對恐龍的研究其實還有很漫長的道路,恐龍是怎麼滅亡的也沒有確鑿的依據,關於更多恐龍的知識就等著小朋友自己去探索了。
觀看地址: http://www.zdm.cn/display.html
03 中國科學技術館
為什麼星星會一閃一閃?
為什麼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為什麼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為什麼跑步比賽要逆時針跑?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語言很難說清,因為背後暗藏的都是科學知識點,走到中國科學技術館裡,這座專門給大家普及科普文化小知識的寶庫就可以幫我們掃掉很多難題。
進入數字科技館首頁有很多版塊,我挑了幾個來介紹一下。
聽科學——科學開開門
科學開開門是屬於音頻類的內容,內容都是 從兒童的視角來解答一些科學問題。因為是由中國數字科技館製作的原創內容,所以在權威性上不容質疑。
我聽了聽,雖然比較正統,但風格上並不枯燥,比如像下面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媽媽做了好吃的排骨,開開和心心兩人吃得可歡快了,臉上、手上都是油脂,爸爸讓兩人去洗手然後喝湯,兩人匆匆洗手,發現手還是滑滑的,油乎乎的,媽媽讓他們用肥皂洗手,兩個小傢伙開始好奇了,為什麼用肥皂能夠把手洗乾淨呢?
媽媽的解釋是:水和油像是兩個鬧了彆扭的朋友,兩人誰都不願意理誰,作為兩個共同的好朋友就作為調解員了,這個調解員就是肥皂中的表面活性劑,拉著水分子和油分子。
這像不像是專門給我們的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的資源庫?!
還有很多哦,被難住了,就來這裡搜一搜
玩科學——科普遊戲
聽完科學,還能玩科學,增加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和理解科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例如在消防員這個小遊戲裡面,會告訴小朋友消防員是幹什麼的。
通過連接水管讓水成功被運送到著火的房子上面,這裡考察孩子對長短的理解,選用合適的長度的水管。
不同金屬之間能夠形成電位差,燈泡會發亮,相同的就不可以。
科普小知識還做成了小遊戲,分為:自然科學、宇宙探索、益智樂園、防災自救、虛擬生活、工程技術、動手實驗7個小塊。
做科學——居家實驗
我們經常吃的雞蛋,你知道怎麼讓它站立起來呢?
熟雞蛋可以通過旋轉讓它在某個瞬間站立,但是生雞蛋就不行,你知道為什麼嗎?
那麼生雞蛋怎麼站立,試試在桌子上撒點鹽吧。雞蛋就真的站起來了,你知道為什麼嗎?你還有別的方法讓它站起來嗎?
居家實驗版塊裡面提供了很多小實驗視頻,1、2分鐘操作簡單,道具也簡單。 自己在家動手做個科學小實驗,發現神奇的科學現象。
這麼多實驗,包含了豐富的創意和科學原理,它們當中有的「浪漫」,有的「法力無邊」、有的「驚心動魄」……趕緊試試吧!
觀看地址 :https://www.cdstm.cn/
作者 | OK媽
來源 | 媽咪OK(ID:mami-ok)港大心理學博士、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成員指導的育兒號。0-6歲寶寶大腦發育、早期發展,吃喝拉撒睡等靠譜育兒知識全都有。
聲明 | 本文為轉載文章,已獲授權,如您希望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無意侵權,如您覺得有侵權行為,請速與我聯絡刪除。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