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十句經典語錄,每一句都很精闢,充滿智慧,值得細讀深思

2020-09-28     刺蝟看書

原標題:孔子十句經典語錄,每一句都很精闢,充滿智慧,值得細讀深思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2500多年前,在山東曲阜(當時魯國陬邑)出生了一位日後影響中國,乃至影響世界的人物,他就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後世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今天,我們就來重溫這位大思想家的文字,絕對句句經典,讓你受用終生。

據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名,其中包括曾子、顏回、子路等為大家所熟悉的弟子。孔子曾經帶領他的部分弟子周遊列國數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教育觀念、倫理思想等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論語》一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等主題思想。在上學期間,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作品可能就當推《論語》了,那些耳熟能詳的句子讓人記憶深刻,直到現在也能脫口而出。

孔子主張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孔子關於仁的論述是克己復禮為仁,意思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是提倡人們要以克制和禮讓的態度對待人生。「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這些做人準則深入人心,不論老師還是爸爸媽媽,在我們小的時候都是這樣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為善。

孔子的思想影響範圍不僅僅局限於中國,在國外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對自己一生各個階段做了總結,大致如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據史料記載,孔子與弟子之間,有很多小故事廣為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比較經典:有一次,子路來拜見孔子,孔子問子路:「你的愛好是什麼?」子路回答說:「我喜好長劍。」孔子說:「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誰能比得上呢?」子路說:「學習難道有好處嗎?」孔子說:「驅趕狂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丟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經過繩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們接受直言規勸就會通達;從師學習,重視發問,哪有不順利成功的!」子路說:「南山盛產竹子,不經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來用它做箭,能射穿犀牛的皮,那麼為什麼要學習呢?」孔子說:「把箭的末端裝上羽毛,把箭頭磨得更加鋒利,箭刺入的不是更深嗎?」子路施禮道:「感謝您的指教。」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理念。

今天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讓我們用孔子的十句經典名言,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每一句都無限深刻,值得我們收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w0A3UBURTf-Dn5JW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