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先看30秒廣告,這樣的"霸屏"該不該管?

2019-10-24     陸刃波

平時經常聽身邊的年輕朋友議論當下的熱播劇,什麼《外交風雲》、《沒有秘密的你》,等等,也聽到他們抱怨,現在智能電視的開屏廣告太漫長。筆者雖然電視劇看得少,但對於現在的開屏廣告卻深有同感,經常打開電視機以後,從品牌LOGO跳到靜態廣告,再跳到視頻廣告,一晃幾十秒過去了,這才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事實上,自智能電視普及以來,開屏廣告就遭到很多消費者詬病,特別是一些廣告關不掉,還反覆彈出,嚴重影響了觀看電視的體驗。正因為如此,現在一些品牌的智能電視甚至將"開機無廣告"作為賣點,例如華為推出的榮耀屏,就提出了"秒開""無廣告"等宣傳語。

客觀來看,開屏廣告雖然有點令人心煩,但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近年來,家電行業受到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彩電行業也呈現出"生意難做"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廣告投放已經成為智能電視行業的一個重要盈利模式。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大一部分開屏廣告都存在強行植入、時間過長、無法關閉等問題。

因此,筆者認為,對於智能電視的開屏廣告,未必要"一棍打死",其核心就在於如何落實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首先是知情權,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機時,必須要明確告知是否有開屏廣告;如果有,是可以直接關閉,還是需要充值才能關閉。再說選擇權,消費者在"知情"以後,是否有關掉廣告,或者購買無廣告版本的選擇?簡而言之,廣告本很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但如果變成一種強制性的捆綁銷售,那就不能怪消費者集體聲討了。

從長遠來看,智能電視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網際網路廣告與內容運營所帶來的紅利,但這並不意味著商家可以忽略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針對智能電視廣告的"凈化",目前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強宏觀層面的監管,前不久有消息稱,江蘇消保委已經對小米、夏普、樂視等7家智能電視企業進行了現場約談,督促其就商業性開機廣告強行植入進行限時整改,而未來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廣告"霸屏"的現象也將得到有效治理。另一方面,行業的良性發展也有賴於大品牌的示範引領作用,前面說到華為的榮耀屏,且不論其軟硬體能力,單就"1秒開機無廣告"的承諾,想必就能打動不少消費者,而"鲶魚"入場自然會刺激其它品牌"追趕",最終達到了共同成熟、完善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u-BAG4BMH2_cNUgiz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