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應該正是春季招聘的高峰期,當然也是跳槽的高峰期,雖然這次疫情把春招延後了,但我認為這影響並不大,甚至會讓大家跳槽頻率更高,畢竟在這次事件中,很多企業不但沒被影響,反而逆勢崛起了,比如在線教育、無人領域、遠程辦公等等......
言歸正傳,很多人也許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跳槽,我也一樣,10多年前,我剛入職第一家公司的時候只有3000一個月,但4年後離職出來時,就漲了5倍多,跳槽實現漲工資確實已經被很多人當成了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加薪捷徑。
很多在職場上打拚多年的人,或許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周圍漲薪明顯的人,很多都是通過跳槽後實現的,反而那些老老實實呆在一個公司多年的人,有些或許已經都是五朝元老了,薪資卻一直原地踏步,甚至還沒有一個應屆新員工收入多,為什麼會這樣?又應該怎麼破局呢?關於這方面,也許你還有很多不知道的職場潛規則。
01 我,36歲,程式設計師,在公司14年,工資卻不如跳槽來的新員工
小霞是我的初中同學,今年36歲,從初中到高中她的理科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對計算機非常熱愛,不出所料的,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省內某211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畢業以後,小霞就被國內某知名IT公司聘用了,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女程式設計師。
在公司這一干,就是14年,在這10多年中,小霞一直都很踏實努力,恪守本分;幾乎每天都是最早一個到公司,同時也是最晚一批下班的員工,而且還時不時會幫助領導做一些私人工作,這些年她不僅承受了領導所有的壞脾氣,還給老闆送過禮、買過菜,甚至連領導家裡的衛生也沒少打掃。
她始終認為,在一個公司乾得久了,一定會升職加薪,但是,小霞即使這樣拚命的堅持了10多年,還對領導這樣的尊敬和伺候,也並沒有換來升職加薪,工資依然還是剛進公司時的那麼多。而且在前幾年網際網路的紅利期,公司賺了不少錢的情況下,小霞也沒嘗到多少甜頭,
最近兩年,我們沒有再聽到她的消息,直到昨天另一個同學給我打電話,聊起了小霞,我才知道,她最近幾年過得不太順。
原來,小霞所在的網際網路公司,招了一批95後小鮮肉進來,工資和福利普遍都比她們這些老員工高了幾倍,有不少人還是小霞親自帶出來的,而公司不僅沒有給小霞加薪,還給她降了點工資,不少老員工紛紛選擇了離職,而小霞想到自己的年紀不小了,孩子剛剛上學,家裡老人身體也不好,正是用錢的時候,於是忍了下來。
反觀另一個和小霞同期畢業的小美,剛畢業時也是做的程式設計師,但她剛工作兩年就發現越跳槽越能給自己"鍍金"。
剛畢業那會,小美幾乎每隔1年都要跳槽一次,而且每次跳工資都有所增加,在畢業第6年的時候,她就已經拿到了我們羨慕的年薪30萬。不到10年時間,小美就賺到了第一桶金,現在她已經是兩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了。
小霞和小美同樣的起點,甚至可以說小霞的起點更高一些,但兩人卻是不一樣的結局,小霞經常也很迷茫,為什麼自己在公司辛辛苦苦幹了這麼多年,能力啥的也不錯,工資卻還不如新人高,這太不公平了。
02 為什麼很多人跳槽後的薪資,比內部加薪高?
根據某權威機構發布的「2019年中國軟體開發者薪資調查報告」,有42%的開發者在過去一年中曾換過工作,其中有72.5%的人實現了薪資上漲。而在未換工作的開發者中,只有51%的開發者同樣能夠漲薪。
為什麼跳槽會比內部加薪高?
公司願意花大價錢挖新人卻不選擇給老員工加薪,其實是幾乎所有公司都存在的博弈悖論:當員工沒有跳槽機會時,僱主便沒有動力提升其待遇,而當他一旦有更好機會準備跳槽時,公司想通過提升待遇也難以挽留。
因此,大部分人的薪酬待遇就只有在入職的那一刻,才是被人力部門以市場價值評估的。之後的若干年加薪都是遵循企業內部晉升通道,如果企業加薪幅度趕不上同崗位市場薪酬回報的上漲幅度,就會出現跳槽漲薪比內部加薪高的現象。
如果企業要把加薪幅度調整到市場價的層面上,那對大多數內部員工,甚至是所有員工都要按市場價的薪酬體系來漲薪,顯然這樣成本太高,很多企業不願意這樣。
比如:
在2015年,某崗位本科應屆畢業生起薪4000;但到了2019年,同崗位的本科應屆畢業生起薪已經漲到了6000,如果低於6000,面試通知都發不出去;如果2015年入職的畢業生小A合同起薪是4000,小A在工作中盡職盡責,每年都能拿到30%的調薪;那麼4年後,小A的薪酬是15366.4/月(4000*1.4*1.4*1.4*1.4),他已具備四年工作經驗。
同時,新入職的員工小B是應屆畢業生,起薪6000。小A不想走,部門領導也捨不得放,但部門領導能爭取到的調薪上限已經是30%;小A跳槽的話作為4年熟練員工起薪8000,有管理經驗還可以再上浮,這些信息對各方都是公開的,不存在信息不對稱。
但是,部門領導想將小A的薪酬從5000提升到8000,將會面對很多艱難險阻,甚至要高層特批,而外面招一個與小A同資歷甚至不如小A的人,只要提一個招聘需求就好。
最終,小A還是走了,雖然部門領導極力挽留,但30%是越不過的坎兒;之後,小C入職了,4年工作經驗,雖然能力不如小A,但起薪8000,市場價,童叟無欺;小A也成了下一家公司的小C,起薪更高。
所以,在中小企業,哪怕你從車間主任,升遷到部門經理,你入廠的工資是4000,後期能給你再漲1000都算不錯的了,而後即使你的成績再多,能力再出色,也很難加上去,因為在老闆心裡,你永遠被定位在了4000的市場價上,而跳槽就不一樣了,跳槽後很可能你的起步崗位就是經理,一下子就可以有一個幅度性的提高。
03 薪資高低更多取決於自身價值,而不是在公司時間長短
雖然說大多數的企業都會給員工提供升職加薪的機會,但這樣的機會並不是人人都有,尤其是在很多的體制外私人企業,你像頭老黃牛一樣,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的乾了很多年,工資卻原地踏步,幹活你得多干,升職加薪可沒你的。為什麼會這樣?從這2點來講:
第一,老闆更看重員工創造的額外價值
像上面小霞那樣,雖然工作時間長,但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其貢獻價值並沒有隨著年齡的變大而增長得更多,繼續留在公司干,就只能等著被邊緣化,很多機會不會給她,很多核心機密不告訴她,甚至可能很多會議也不會通知她,工資就永遠一成不變,任由通貨膨脹稀釋掉,讓她自生自滅。
對老闆或領導而言,工資給你了,你就得乖乖幹活,只要這活有人能給他干,能幹得好就行了,至於你乾了多久、你資歷多高、經驗多豐富,這不是他關心的,如果你做再多工作但沒有產生實際額外價值,如果讓你多得了,那其他人也會吵著要多得!
另外,在很多中小企業,因為沒有專門的HR部門,也沒有整套的升遷機制,老闆的吩咐就是聖旨,就是整個遊戲規則的最終解釋。或許你在老闆眼中的額外價值是你和性格、你的口才、甚至是你的顏值。
第二,陷入「吃虧是福」的誤區
只要細心觀察,每個單位都有一批這樣的人,不顯山不露水,常把「吃虧是福」掛嘴邊,就是這樣一批默默無聞的人在支撐著各單位大量日常工作。有時候,當領導的甚至都叫不上他們的名字來,但是,他們照樣默默無聞地堅守自己的崗位和職責。
慢慢地,領導和同事們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印象:有事交給老實人放心;有事找老實人幫忙不會被拒絕;於是,那些老老實實的老黃牛,就時不時地就會多加幾幅套,多拉上幾掛犁,多耕上幾畝地。
但是,老黃牛們虧是吃了,活也多乾了,但他們還是吃原來那一把分給自己的草,不多吃,不多占,只是多勞多干。
多干點活兒,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吃虧是福嘛。可每當有升職加薪的機會,怎麼也輪不到老實人,他們也不好意思找領導問,有時候甚至因為有干不完的活,連有這些好事情都不知道。於是,你就這樣繼續老老實實地多幹活,5年,10年,20年過去了,你還是拿著你那一畝三分地的工資。
04 想在職場中越混越好,你要搞懂這2點
其實不管你是想通過跳槽漲薪,還是想在一個公司裡面獲得升職加薪,如果你在體制外,你一開始就要非常清楚,自己做的工作,絕對不能像螺絲釘一樣,固化在一個公司的某個崗位上;如果你在體制內,就不要只看重錢。
第一,如果你在工作環境健康的企業,就不要只看重「錢」
如果你有幸進到那些工作環境健康的企業,例如外企,國企,事業單位等。就不要再想著輕易去跳槽漲薪了,特別是35歲之後,即使你有一定的實力積累,但是身體機能的急劇下降,像996那樣高強度的工作,對健康的傷害巨大,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又能幹得了多久呢?
而且除了漲薪,很多人也忽視了工齡,其實這也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如果你能在一個公司服務10年,即使公司有一天要裁你,按照勞動法n+1的賠償標準,在北京就會有40萬左右的的賠償,這筆錢足夠你應對危機相當一段時間了,而且給了你東山再起的資本。
因此,如果你現在還年輕,最好是考慮在30歲前,選一個有前景的方向,選一個環境健康的企業 ,然後不斷積累專業和人脈;如果行業已經下行,需要儘快把自己遷移到另外一個較有前途的行業中,然後持續積累。如果你已經過了30歲,那就更不要老想著靠跳槽來加薪,學會收斂下性格,不要一言不合就跳槽。要看到更多工資之外的價值。
第二,該表現時要表現,該爭取的要儘量爭取
很多員工都是在公司多做事,但不吭聲的老實人,他們也不好意思提要求。
這是非常錯誤的,職場上有句話叫: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有些時候,你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如果自己不能主動表達出來要得到獎勵的意願,領導怎麼會知道呢?很多人在應聘其它公司時,都懂得把自己過往業績、作品、技能經驗展示出來以爭取一個高的薪資,怎麼在平時工作中就忘了?
多表現自己,不是要讓你四處宣揚你乾的多有多累,而是有意無意的要讓領導和同事知道你每天在為解決哪些事奔走,你的日常工作都在忙些什麼,有困難多和上級溝通,最好同時提出自己的幾種解決方案讓領導選擇。
自己悶頭做事,但周圍人都不知道你天天都乾了啥,是最不可取的,容易在一個崗位上原地踏步不說,還可能送走很多後輩上位,自己還沒上去。你要多彙報,多請示,多展示自己的工作,大部分有機會是靠自己去主動爭取的,特別是加薪,沒有哪個老闆會主動找你說加薪的事。
最後,永遠不要忘記成長,不要覺得自己在體制內或大公司,就可以不努力,不學習,這輩子也可以高枕無憂,其實也不一定一直穩,這個世界沒什麼是絕對的,因為你的能力一旦不能適應公司的發展和崗位能力的要求,即使沒辦法開除你,你也會被「邊緣化」,上面不給你安排事情做,不給你好的福利,把你閒著;同事們看不起你,排擠你;讓你一眼望穿40年,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