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常備藥單。
人生在世,難免會碰到各種小病小痛。
用藥?用什麼藥?用藥時要注意什麼問題?這樣的靈魂三問常常也使你感到疑惑。
今天小編通過整理對比,總結出家庭藥箱中應備的10種實惠有效的好藥,這些藥是可以在各大藥店購買的非處方藥。
感冒藥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類型,多由病毒引起,以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為主,治療普通感冒的藥物理應有抗病毒作用,然而目前尚無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
因此,市面上的感冒藥多以緩解症狀為主,感冒的恢復主要依賴於機體的免疫系統。普通感冒常見的症狀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甚至發燒等,這些症狀也是機體免疫系統自我防衛的正常表現,如果患者難忍這些症狀才需要用藥緩解。
市面上常見感冒藥多數為復方製劑,主要含有以下成分中的幾種: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鹽酸偽麻黃鹼、馬來酸氯苯那敏、鹽酸苯海拉明、氫溴酸右美沙芬、鹽酸金剛烷胺、人工牛黃、咖啡因等。
不同藥物成分的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
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
常見解熱鎮痛藥,適用於體溫≥38.5℃,有消化道疾病的應選對乙醯氨基酚,慢性肝病者應選擇布洛芬。
鹽酸偽麻黃鹼:
減充血藥,能減輕鼻黏膜充血,使呼吸順暢,心血管病、高血壓者慎用。
馬來酸氯苯那敏、鹽酸苯海拉明:
抗過敏藥,緩解鼻塞、噴嚏的作用,有嗜睡副作用。
氫溴酸右美沙芬:
止咳藥,無成癮性,比較安全。
鹽酸金剛烷胺:
抗病毒藥,僅對A型流感病毒有用,應在發病48h內使用。
人工牛黃:
有解熱解痙功效。
咖啡因:
可對抗氯苯那敏的嗜睡副作用。
市面感冒藥種類繁多,大致分為4類,也可從藥名中大致判斷:
復方氨酚烷胺製劑:
含對乙醯氨基酚(氨酚)、鹽酸金剛烷胺(烷胺)、人工牛黃、馬來酸氯苯那敏。
氨酚偽麻美芬/氨麻苯美製劑:
含對乙醯氨基酚(氨酚/氨)、鹽酸偽麻黃鹼(偽麻/麻)、氫溴酸右美沙芬(美芬/美)、鹽酸苯海拉明(苯)。
復方鹽酸偽麻黃鹼製劑:
含鹽酸偽麻黃鹼、馬來酸氯苯那敏。
氨咖黃敏製劑:
含對乙醯氨基酚(氨)、咖啡因(咖)、人工牛黃(黃)、馬來酸氯苯那敏(敏)。
止痛藥
常用的止痛藥物可以分為非甾體抗炎藥和麻醉性鎮痛藥兩大類,後者目前在主要用於癌症疼痛的治療,亦可用於術後的短期止痛,但此類不良反應較多,尤其易誘導藥物依賴,需在醫師和藥師指導下用藥。
作為家庭常備的止痛藥,通常推薦非甾體抗炎藥,也就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此類藥主要用於輕至中度疼痛。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對乙醯氨基酚:
適用於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對阿司匹林過敏或不耐受的患者,本品適用。口服一次0.5g,若持續發熱或疼痛,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一次,24小時內不得超過4次。
用於止痛不超過5天,不宜長期服用。日劑量超過 4 g 可引起嚴重肝損傷和急性腎小管壞死,中毒時可給予拮抗劑N-乙醯半胱氨酸,12h內可達到滿意療效,同時可進行血液透析除去。
布洛芬:
也是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的疼痛,如頭痛、偏頭痛、牙痛、痛經、關節痛、神經痛及肌肉痛。本品鎮痛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比對乙醯氨基酚強。本品緩釋製劑一日2次,每次 0.3g,日劑量不得超過 2.4 g。布洛芬與其他同類藥有交叉過敏性。有支氣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可能會引起支氣管痙攣。服用本品期間不得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不宜長期或大量使用,用於止痛也是不得超過5天。
抗過敏藥
常用的抗過敏藥物主要有四種類型:抗組織胺藥、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鈣劑、免疫抑制劑。
其中抗組織胺藥是最常用的抗過敏藥物,家庭常用的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這類藥物均為H1受體阻滯劑,對皮膚黏膜過敏反應的治療效果較好,可用於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馬來酸氯苯那敏:
屬於第一代抗組胺藥,止癢的效果較強,但一代抗組胺藥有使病人嗜睡、乏力這樣的不良反應,適合睡前服。只有成人劑型。
氯雷他定:
屬於第二代抗組胺藥,嗜睡、乏力等不良反應較小,一日用藥一次,有成人和兒童適用劑型。
西替利嗪:
屬於第二代抗組胺藥,嗜睡、乏力等不良反應較第一代明顯減輕,有成人和兒童適用劑型。
祛痰止咳藥
當呼吸系統受到分泌物、外來物、炎症等刺激時,咳嗽作為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將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外來物咳出體外,或因刺激源引起刺激性乾咳。常見的多數咳嗽都是由於痰液刺激,因此止咳需先祛痰。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祛痰藥:
通常選用鹽酸氨溴索和N-乙醯半胱氨酸。鹽酸氨溴索為一種黏液調節劑,調節痰液中漿液與黏液的分泌,降低痰液黏稠度,促進纖毛運動,使痰液咳出,是目前較理想的祛痰藥。
鹽酸氨溴索應避免與中樞性鎮咳藥(如右美沙芬等)同時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氣道。
N-乙醯半胱氨酸對白色黏痰或膿痰均能起溶解效應,使痰液黏稠度下降,易於咯出。但乙醯半胱氨酸有特殊臭味和刺激性,應用時避免引起支氣管痙攣。這兩種藥都有成人和兒童劑型。
止咳藥:
通常選用氫溴酸右美沙芬。針對刺激性乾咳,氫溴酸右美沙芬是唯一非處方中樞性止咳藥,不良反應無呼吸抑制和成癮性。此藥也有成人和兒童劑型。
腹瀉用藥
腹瀉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一般情況下,輕中度腹瀉可適當給予補水、補充電解質、止瀉藥、微生態調節劑。針對腹瀉,病因的診斷尤為重要,特別是嚴重的腹瀉,一定要就醫治療。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補充電解質藥:
口服補液鹽Ⅲ。口服補液鹽Ⅲ能補充水、鈉、鉀、葡萄糖,補液又止瀉,能夠安全有效地治療90%以上的各種腹瀉,且具有安全性好,是治療腹瀉的一種有效且性價比高的治療方式。
止瀉藥:
蒙脫石散。蒙脫石散具有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細菌、病毒及其產生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同時對消化道黏膜有覆蓋能力,保護腸道黏膜。此外,該藥不會被吸收入血,安全性較高,成人和兒童均可用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蒙脫石散不可過量服用,否則易致便秘。
微生態調節劑:
雙歧桿菌、枯草桿菌、布拉氏酵母菌、地衣芽胞桿菌、酪酸梭菌、嗜酸乳桿菌等製劑。此類藥物主要是補充生理性腸道細菌,糾正腸道菌群失調;維持正常腸蠕動。此類藥物通暢要求在冰箱內保存,用藥水溫不宜過高。
便秘藥
治療便秘的藥物主要是瀉藥,此類藥物通過增加腸道內水分、軟化糞便或潤滑腸道、促進腸蠕動、加速排便來緩解便秘。家庭中可推薦的便秘藥有:開塞露(外用)和乳果糖(口服)。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開塞露:
常見的開塞露有兩種製劑:甘油製劑和甘露醇-硫酸鎂製劑。兩種製劑藥理作用基本一致,能潤滑腸道、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易於排出。使用中需注意開塞露擠入直腸內應保留5-10分鐘後再去排便,過早排便不能起到刺激直腸、潤滑大便的作用。另外,開塞露並沒有治療便秘的作用,所以不能長期使用。
乳果糖: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雙糖,口服後不吸收入血,在腸道內是一種高滲液體,吸收水分,防止大便硬結,刺激腸道,促進排便。最常見副作用是長期使用引起的排便依賴。
胃腸脹氣藥
治療胃腸脹氣,推薦藥物為西甲矽油。
西甲矽油:
用於治療由胃腸道中聚集了過多氣體而引起的不適症狀如腹部脹氣等。其作用機制為純粹的物理性作用,不涉及化學反應,通過改變消化道中氣泡的表面張力,並使之分解,利於氣體排出。
由於西甲矽油口服不被吸收入血,以藥物原型排除體外,所以此藥的安全性高。針對一些特殊患者也是很安全,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均可服用,嬰兒也可以使用,可緩解嬰兒的腸絞痛症狀。
皮膚止癢藥
蚊蟲叮咬時,皮膚瘙癢讓人有種抓心撓肺的感覺,爐甘石洗劑作為一劑皮膚止癢藥,被皮膚科醫生廣泛使用。
爐甘石洗劑:
主要成分為爐甘石和氧化鋅,均具有收斂止癢作用,可用於瘙癢、痱子、蕁麻疹等急性瘙癢性皮膚病。爐甘石洗劑不僅止癢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對兒童和嬰幼兒也是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破潰或者有滲出的皮疹,是不能使用爐甘石洗劑去緩解瘙癢的。
外傷護理
生活中,人難免會擦傷、劃破皮膚等小傷,傷口消毒就推薦碘伏和創可貼。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碘伏:
也叫聚維酮碘溶液,屬於中效消毒劑。碘伏對於大多數細菌包括黴菌都有殺滅作用,可用於皮膚、黏膜的消毒,也可治療燙傷、皮膚黴菌感染等。由於碘伏是以碘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不含酒精,因此,傷口消毒時疼痛感較輕。
創可貼:
又叫苯扎氯銨貼,由彈性織物膠帶和保護性復合墊組成,其中保護性復合墊上附含廣譜殺菌劑苯扎氯銨,彈性織物有加壓止血作用。使用前,傷口先要經過消毒處理。創可貼要經常換,一般12小時左右換一次。
抗感染藥物:
如果傷口有膿液考慮存在細菌感染,推薦的非處方藥物有兩個:紅黴素軟膏和匹莫羅星軟膏。這兩個藥雖然是抗菌藥物,但其安全有效和外用的特點,所以是非處方藥。
暈車藥
對於易患暈動病的人群來說,暈車藥是出門必備。常見藥物包括茶苯海明、異丙嗪、東莨菪鹼等,這裡推薦兩個藥可作為家庭備用藥:茶苯海明片和東莨菪鹼貼劑,且兩藥都是非處方藥。
常用藥物及注意事項:
茶苯海明片:
是苯海拉明與氨茶鹼的復合物,發揮抗組胺和鎮靜作用。用藥時機是在出發前30分鐘服藥,每4小時用藥1次。坐車路程較短者,推薦本藥。
東莨菪鹼貼劑:
東莨菪鹼是一種顛茄類生物鹼。由於貼劑作用時間較長,因此對於路途較長者,推薦使用本藥1貼即可。但是,不足之處有:東莨菪鹼貼劑用藥需在出發前4小時用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口乾。
此外,小編在這裡再推薦兩個很實用的醫用器材:體溫計和血壓計。
體溫計最好選擇電子體溫計,不僅測溫快,僅需要幾秒鐘,而且也比較安全,避免水銀體溫計不慎打碎時水銀對人體的危害,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
針對有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血壓計必不可少。《中國血壓測量指南》中明確推薦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具體其優勢可參考指南,不再贅述。
總的來說,家庭常備藥主要是用於緩解症狀,是基於對病症有清楚的判斷下使用的。如若對病症程度和病因判斷不清時,患者一定要到醫院就診治療,切不可因小失大,錯過治療最佳時機,影響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光承等, 實用臨床治療學. 2010,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5,657頁.
[2].徐杵樂, 家庭藥箱必備的10種常備藥. 康頤, 2017(08): 第70-71頁.
[3].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 2014, 重慶: 重慶出版社. 138,1674頁.
本文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