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富翁到貧困戶,再到致富能手!金寨的他經歷了什麼?

2019-10-01     視覺金寨

現年48歲的王興明,生活在金寨縣湯家匯鎮街道村河灣組,家中共有5口人生活。從勤勞到懶惰,從風光到落魄,再到現在的踏實能幹,王興明的人生軌跡值得品味。



大山里土壤貧瘠、交通閉塞,單靠幾畝田地維持生活十分困難。外出務工是窮鄉僻壤里的人們增加收入、發家致富的最主要途徑,時至今日依然如此。早在1995年前後,王興明夫婦和很多大山裡的窮苦人一樣,選擇外出打工養家餬口。他們選擇的務工地點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州、深圳等沿海地區;在那裡,他們做起了回收廢品轉賣的生意。憑藉著聰明靈活的頭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經過十幾年的辛勤打拚,夫妻二人漸漸積累了財富,在深圳當地還買了房、車;那時的王興明是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是鎮村響噹噹的人物。



然而生活總不是這樣一帆風順的。面對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事業,仿佛萬事遂心的王興明開始志驕意滿,忘記了當初創業時候的艱難困苦,對自己周圍的人和事也放鬆了本該有的警惕,一些居心不良的狐朋狗友打起了他的壞主意。幾年間,十幾年來辛苦積攢下來的財富被清洗一空。王興明也從當年的百萬富翁變成了一文不名的窮光蛋;從讓人嘖嘖稱讚、爭相學習的致富明星,一下子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巨大的生活落差讓王興明一跌不振、狼狽不堪,妻子易成瓊精神上也因此受到了刺激,落下了病根。

回到家鄉後,王興明長時間不能適應,既覺得失望沮喪,又感到赧顏羞愧,經常抱怨命運不公,時運不濟。他不能正視自己曾經的錯誤和現在的窘迫,長期到縣、鄉等上級政府要資金,要政策,只說自己生活困難,要求幫助,卻成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一時間成為有名的上訪戶。



2014年,脫貧攻堅戰打響。政府沒有忘記他,更沒有放棄他,村兩委依然實事求是地將王興明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把他作成為重點幫扶對象。鎮、村幹部經常到戶走訪,了解王興明的思想動態和實際困難。幾年來,在各種惠民政策的支持和各級幹部推心置腹的關心幫助下,看到身邊的人都慢慢脫了貧困戶的帽子,王興明開始正視自己、正視現實,漸漸地從陰影中走了出來,提升了認識,轉變了觀念,堅定了「我要轉變,我要脫貧」的志向。他下定決心開始二次創業,發展特色種養業,搞起了生態養殖。利用家鄉自然環境優勢,養土雞、養鴨、養殖淡水魚。在搞產業發展的同時,光伏入股、扶貧小額貸款、一畝園入股、特色種養業獎補、就業獎補等一系列簡單有效、催人奮進的幫扶政策讓王興明幹勁十足、信心倍增。



2017年7月,由於王興明表現出色,又成功被縣中航環衛公司聘用,成為湯家匯鎮片的負責人,負責湯家匯片區的環衛管理等相關工作。妻子易成瓊看到各級的關心支持和家庭的巨大轉變,病情也日見好轉。經過兩人共同努力,2018年,王興明主動要求脫了貧。

2019年7月,王興明脫穎而出,當選「金寨縣2018年度十大脫貧之星」,成為了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的光榮典範。浪子回頭金不換!王興明給其他人樹立了榜樣,再一次成為了家鄉的「明星」。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RdYiG0BMH2_cNUgw_lx.html